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定秦曲在线阅读 - 第四十章 继承制度的负面历史(中)

第四十章 继承制度的负面历史(中)

    除了玄武门之变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继承制度,烛影斧声这个主要流传在野史当中的说法,应该是仅次于玄武门之变,对于传统继承制度的挑战事迹。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

    烛影斧声在历史上有诸多说法的基础,主要就在于两点,一点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突然重病,第二点是赵光义为何能够绕开宋太祖已经成年的儿子,直接继承帝位。

    赵光义即位皇帝之后,史称宋太宗,而其在即位之前,据的描述,是基于“金匮之盟”所能够得到的莫大好处。

    金匮之盟,又称之为“金匮遗诏”。

    “金匮”一事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开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即太平兴国六年九月。此次为赵普所献,并为太宗发现和公开的“金匮之约”正为“独传约”。

    其内容则是即传位于弟赵光义,北宋官方文献中、等所记录和承认的“金匮之约”也只是“独传约”。此即金匮之盟的由来。

    另一方面,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多有“三传约”的记录,即“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

    尽管亦同样为世人所知,但没有一条材料记载是由赵普献与太宗的,也没有任何官方材料记录和承认过它。

    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

    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云:“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

    在司马光、王禹偁、李焘等史著中对于两种说法都有大致类似的记载。

    而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司马光固然是在当中描述了这些说法,但是其在影响力更大的当中,却没有相应的说法。

    而正式流传“金匮之盟”的说法的典籍正是。

    ……

    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史部正史类。其于元末至正三年开始,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与、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全书四十七卷,一百六十二卷,三十二卷,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列传多出一倍。

    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共有十五志,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

    十四卷,相当于的七倍。根据宋朝的情况,还有四卷、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只不过从的创作时间来看,当其时元朝已经逐渐处于风雨飘摇当中,

    元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蒙古贵族已完全成为封建的大地主,各自占有大量的田土。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在其即位以前,曾献给朝廷七千顷土地,元顺帝时,公主奴伦陪嫁的土地由朝廷转拨给大臣伯颜的也有五千顷。

    献纳和拨给的土地尚如此之多,占田的实际数量当然更多。元朝皇帝为了笼络蒙古王公,一登帝位,就把金银和田土分赐给他们。

    元世祖时,政府赐给大臣田一次不过百顷,以后增至千顷、万顷。以前赐田多在北方,后来更转向江南大部分如苏州等膏腴之区了。蒙古贵族把从农民那里收夺来的土地,再以苛刻的条件租给农民,用租佃的方法进行剥削。

    元武宗时,“近幸”为人请田一千二百三十顷,每年收租五十万石,平均每亩要收四石,这样苛重的剥削,必然要陷农民于死地。淮南王的家人也在扬州广占田土,时常派人纵骑至各乡“索债征租,驱迫农民,剽掠麦禾”。

    元文宗时,大臣燕帖木儿请求皇帝把苏州一带的官田包租给他的兄弟和女婿,再由他们转租给农民。<>汉族地主兼并之风与日俱增。福建崇安县有田税人户共四百五十家,纳粮六千石,其中五十大家即纳粮五千石,占全县纳税户九分之一的地主大户,竟占有六分之五的土地。

    在江南地区,田主除向佃户征租外,还随意向佃户征收丝料,勒派附加粮,甚至迫使佃户代服差徭。有的地主还用飞洒、诡寄等办法躲避差役,赋役不均的现象非常严重,其结果是“大家收谷岁至数百万斛,而小民皆无葢藏”。在北方地区,由于赋役不均,也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在泰定二年,河南息州赵丑厮、郭菩萨的起义,提出了“弥勒佛当有天下”的口号,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顺帝至元三年,又有广东朱光卿、聂秀卿的起义,称“定光佛出世”。同年又有河南棒胡的起义,棒胡烧香聚众,起义者“举弥勒小旗”。至元四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义,起义农民五千余人,“背心皆书佛字”。到了至正初,小规模起义、暴动已遍及全国,仅京南一带的起义即达三百余起。

    举行起义的农民多是汉人、南人,因此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南人更加仇视。元丞相伯颜等人曾提出了要杀绝汉人张、王、刘、李、赵五姓的主张,同时又重申汉人不得执兵器,不得执寸铁,并且下今北人殴打南人不许还报等。这些禁令的实施,更激发了反抗的火焰。反抗蒙古统治者的各种各样的民谣到处传播。

    刘福通以“贫极江南,富跨塞北”为号召。当时有人说:“塔儿白,北人是主南是客。塔儿红,南人来做主人翁”。又说:“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

    从这些情况来看,采用“金匮之盟”的说法,事实上很有可能是有政治含义在内。

    比如说元朝灭亡宋朝,是天命所归,而元朝正好是长生天所庇护的存在云云。

    而更重要的一点,以元朝的情况来看,其在两百多年之后才正式修订,其部分内容可信程度,实在有问题。

    ……

    而“金匮之盟”最大的疑点就在于为何在赵匡义在即位六年之后才公诸于众?

    很有可能这是赵匡义其对自己臣民对于其登基已久,是否还有其他想法的一种试探。

    在明面上,赵匡义得到的似乎是他想要的结果。

    但是在暗地里,烛影斧声的说法却毫不间断。

    ……

    而赵光义原本的继承位置,应该是远逊于在杜太后死前就已经十岁的赵德昭。

    建隆二年,杜氏患病,宋太祖服侍杜氏用药进食不离左右。五月初一日,宋太祖因杜氏有病,特下诏赦免杂犯死罪以下囚犯。杜氏病情加重时,召丞相赵普来听取遗命。杜氏问宋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

    宋太祖悲泣不能回答。杜氏再次问他,宋太祖说:“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积德所致!”杜氏说:“不对,只是由于后周世宗柴荣让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长德高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你去世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头绪太多,如能立长者为君,真是国家的福气!”

    宋太祖叩头悲泣说:”我不敢不听你的教导。”杜氏对赵普说:“你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命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谨慎小心的宫人掌管。

    而有一点很是有意思的是,赵普在杜太后死前,并不是宰相:

    建隆元年四月,勾结北汉刘钧起兵反宋。赵普看到形势可虑,力主太祖亲征并随同前往,宋太祖从其议,御驾亲征,命赵普和留守京师,赵普请求随军出征。宋太祖笑着说:“你能够胜任战事吗?”六月,石守信、高怀德攻陷保泽州,李筠自焚死。

    二李叛乱的平定,从献策亲征之意义上来说,赵普之功显著。遂迁以兵部侍郎、枢密副使之职。

    建隆三年,晋赵普为枢密使、检校太保。

    乾德二年,宋太祖部署中枢与地方政权既定,时机成熟,就尽罢留用后周的范质,王溥、魏仁浦三相,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中书省没有宰相签署敕令,赵普以此为由上奏宋太祖,宋太祖说:“卿只管呈进敕令,朕为卿签署可以吗?”

    赵普说:“这是有关部门官吏的职责而已,不是帝王做的事。”宋太祖命令翰林学士讲求旧制,窦仪说:“现在皇弟任开封尹、同平章事,正是宰相的职任。”宋太祖下令签署权赐给赵普。赵普任宰相后,皇上把他看作左右手,事情无论大小,都向他咨询以后决断。

    当时,赵普兼任监修国史。太祖命令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以辅助赵普,不能宣布皇帝的诏谕,位次列在宰相之后,不掌印,不参预上奏议事,朝会时不领班,只是奉令制作敕令而已。原先,宰相副署敕令,都用内制,赵普任宰相后只有敕,不是原来的典章制度。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到的是,杜太后死于公元961年,而赵普在公元964年才被提升为宰相,这种职位上的差距不是一个严格的史官有可能出现的疏漏。

    但是从“金匮之盟”流传的内容而言,赵普在这一方面并没有什么错误,因为无论是枢密副使还是宰相,都只不过只能够称臣。

    历史上有一个记载同样很有意思,那就是赵德昭在死之前,很有可能根本不知道“金匮之盟”的内容。

    而到底赵德昭是否是因为赵匡义的逼迫而自杀,最终成为了宋真宗登基的最重要前提……

    赵德昭有可能顾虑到自己五个儿子,最终选择的是一条自尽的道路。

    本书来自//.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