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逆唐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八章 天下大势

第二十八章 天下大势

    这一章其实是交待一下背景,难免的~下面会更好看,新书深夜更新,请大家投票收藏啊~

    ================================================================

    李渊听了唐俭这话,不由得猛咳一通。

    就连李世民也面露尴尬之色,冲着唐俭猛翻白眼。

    只有李元霸不明所以,跟着在一旁发呆。

    可怜他文史知识简单粗糙,隋唐演义的小人书倒是看过不少次,让他说四猛八大锤没问题,涉及到真正的国家大事,却又是多半不知道了。

    其实这唐俭所说的,就是隋朝末年时流传天下的童谣《桃李子》。所谓: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勿*,道谁许?

    就是这看似简单,又极为复杂的几句话,被有心人传遍天下,有术士枷迤对隋炀帝言道:“此歌言李氏当得天下。”

    杨广忌刻寡恩,一听此语立刻查考群臣,将军李浑最受猜忌,权臣宇文述唆使李浑儿媳告李浑谋反,于是杨广立刻诛杀李浑全家,以消弭这个可怕的谶语。

    虽然如此,李氏当得天下的谣言却传遍天下,李渊虽然与杨广亲为表兄弟,却也极受猜忌,多年不得掌握实权,甚至装痴卖傻,树叶砸了头也喊疼,这样做作,才使杨广对李渊渐少戒心,逐渐让李渊手握河东、太原两郡军政大权。

    此事说起来是唐公毕生之耻,唐俭这么当面说来,等于是给李渊一个重重的耳光。

    眼见室内气氛尴尬,唐俭却不以为意,又侃侃言道:“当年桃李子一出,人都说是李浑当有天下,谁知道害的李浑家破人亡,全家百余口横死刀下。今以侄儿看来,唐公您日角龙庭,实有帝王之像,侄儿来此之前,曾请术士为唐公推算造命,都说有天子之命数。今又再去想桃李子的歌谣,谁当为天下之主,岂不是不语自明?”

    李渊老脸涨的通红,一面大咳不止,一面指着唐俭斥骂道:“唐俭你这小儿,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怎么敢对着老夫说!”

    唐俭冷笑道:“唐公宦海沉浮多年,天下大势看的比侄儿清楚多了。自征辽以来天下sao动,辽东城下一战,数十万精锐府兵战死荒野,大隋根基已经摇动。天子不思已过,又有第二、三次征辽之举,哪一次不是发全国的民壮从军,哪一次不是尸横遍野?那知世郎王薄说的好,与其死在辽东,不如反向官军,反正一死罢了。唐公您想,哪一朝哪一代,民心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不灭亡的道理?”

    李渊似有所悟,看了一眼室中诸人,沉吟道:“可是大隋立国不久,难道气数就这么没了?大业九年杨玄感起兵,也没几天就败亡了。”

    唐俭嘿嘿一笑,接道:“杨玄感纨绔公子,不懂军事,不晓大势,起兵的时机不对,当时天下虽然乱象已成,不过还没有到今天这个地步,而且起兵之初犹豫再三,不肯先攻下黎阳,坐失良机,安有不败之理?”

    他见李渊意有所动,便又加大力道,用更亲热的语调说道:“叔父,您怎么自降身份,和杨玄感那种纨绔公子去比?您在地方多年,天下事哪有瞒骗得了您的?况且李家与杨家不同,论起军事才干,李家随便出来一个子侄,也比杨玄感强过百倍。他不过是被李密这个骗子所蛊惑,妄想一步登天,事先没有谋划,事后自乱章法,小侄当时看在眼里都颇为不取,他怎么能和叔父您相比!”

    李渊唔唔连声,似有所动。

    唐俭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将李家上下夸了个遍,也亏他好记心,把李家子侄记了个清楚,便是李元霸与他刚刚见面,在河东讨贼时的事迹此人也记得清楚,把李元霸说的直如天神下凡,一槊能击杀千万兵马一般。

    李元霸听的脸也红了,心道:“二哥请这人来做说客,当真也算是有知人之明。”

    李渊听了半天,终于意动,向唐俭问道:“依贤侄之见,若是李家起兵,当如何举事?”

    唐俭与李世民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欣喜之意。

    当下精神一振,又向李渊大声道:“依侄儿之见,当分五步来走。”

    李渊道:“贤侄请细细说来。”

    唐俭答道:“其一,在太原开仓放粮,收买人心,将来起兵可无后顾之忧。其二,书信给李密,以同姓之义拉拢结交,不与瓦岗军为敌,此是远交近攻之法;其三,与突厥交好,甚至可向其称臣,不论对方借兵或是不出兵,以势强突厥为后盾,太原北面无忧,且可令群豪侧目,此为驱虎吞狼之策;其四,派大将夺取河北;其五,速取关中,关中富饶可为帝王之基,只要夺得关中,则汤武之业,指日可待了。”

    这平定天下的五策,是唐俭与李世民多日集合幕僚,一起根据天下大势商量而得,远交近攻,臣服突厥,攻取关中等计,都是有识之士的共识,饶是李渊老狐狸一条,也知道眼前这个侃侃小儿,说的其实都极有道理。

    他几乎要答应下来,只是低头思忖片刻,又将到了嘴边的话压了下去。

    时机,李渊仍然觉得时机未到。

    隋朝已失民心不假,但是他现在直接掌握的军队不多,到太原的时间不久,军队和民心没有真正的依附于他,贸然起兵,光是潘长文和王威等人,说不定就能将李家大小全部斩杀在晋阳城内。

    太过危险了……李渊凭一条老狐狸的直觉和多年的经验,还是觉得李世民等人太过心急,太过cao切,只看到有利的几步,却看不到潜在的危险。

    李渊只顾低头思索,李元霸却突然插嘴道:“唐公子说的几条,元霸也觉得有理。不过,要臣事突厥,儿子以为不妥。此举就是一时有利,将来必定要被人斥骂非议,孩儿以为,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