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南宋之工业革命在线阅读 - 2.66 电机

2.66 电机

    刚刚完成了几家工厂的视察,又有消息传来,电机的制作条件已基本成熟。李不伟听了大喜,决定进行下一个大的行动,那便是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制作。按计划,这次准备制作四台电机,分别为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其实,这四台电机也是两两配套使用的,而且对于同一台直流电机来说,既可以当作发电机,也可以当作电动机。当然,交流电机也是相同的道理,但是由于发电机使用了同步式,而电动机却使用了异步式,因此其原理稍有不同。

    在此之前,李不伟对于发电机基本不是很懂,至少他从未见过发电机的内部结构。但是既然来到了宋朝,好像只有他自己才最有资格进行电机的设计,因此早在一个多月之前,李不伟又搬出《大百科全书》,在其中查看了一些资料,又让周依依与香儿画了一些简单的图纸,这图纸便是历史上最早的电机设计图了。

    按理说,如果只是由发电机到电动机的做功转换,异步三相发电机是最简单的选择。然而李不伟当时并不清楚异步发电机是如何励磁的,也不知道其初始电流到底该如何提供。后来等他弄得明白些了,又发现使用同步电机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因此,这次试制的交流发电机,正是借鉴了后世的那种标准的交流三相同步发电机。

    发电机的定子由十二组线圈组成,而转子是采用励磁线圈产生磁场。励磁线圈的励磁电流,则是由同轴的直流发电机供给。如此一来,整个发电机并无外接的供电环或者电刷,基本上不会造成机械磨损。然而这种设计又会使得转子的制作比较复杂了。因为交流发电机的转子需要接上励磁线圈,而励磁发电机的转子需要切割磁力线的线圈,所以实际上是要制作两组同轴的转子。至于定子,励磁发电机采用永磁体定子,而交流发电机采用绕组定子,只不过绕组间的绝缘尚未经过检测,李不伟一时也不知道这种设计能否成功。

    交流发电机定子的材质是个关键,但目前并无条件制作后世的那种硅铁芯,因此只好经过一系列简单的电磁实验,最终选用了一种磁通量相对较大的铁合金,又经过了多层铸造,然后再定位叠加,最终固定成为一个筒式的定子。这样一来,发电机所发出的电压,就可以通过改变励磁线圈的电压来调整,而频率则只能通过发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了。因为总共有十二组线圈,因此发电机的转速只需十三圈左右,便能达到所需的频率。按目前的计划,发电机将只带动三相电动机,但李不伟还是从发电机引出了四条线,以备将来的单相电机之用,又或者说,至少也能给笔记本充一下电,毕竟他带来的原装充电器还没用过一次呢。

    异步三相电动机制作就简单了些,至少转子不需要励磁线圈,只是用普通的铁材做成笼状就可以了。只不过为了避免受到过大离心力而便其变型,在转子的中间部分,还需要用硬木制作的圆盘进行加固。其实这种交流电动机与异步发电机完全一样,而定子的绕组也与发电机完全相同,只不过作为电机动,除了要考虑转速之外,还要考虑转距的问题。由于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而转速与交流电的频率有关,也与绕组对数有关,因此这种电机一旦制作出来,除非改变发电机的频率,否则基本上是定转速的。直流发电机更为简单,其实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在结构上没有差别,只不过直流发电机是用其他机器带动,使其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不断地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把机械能变成电能。

    既然各种问题都已分析得透彻,而且电机的基本零件已制作完毕,李不伟便将接下来的组装与测试问题交给了范文进。而徐永红则有另一个任务,便是制作出一批电流表与电压表,至于这两种电表刻度的标定,李不伟准备由自己做出基准数据,然后再以此作为参照,将其它仪表分别标定便是。另外,由于交流电尚无法变为直流电,因此这次制作的电表,也只能测量直流电的电流与电压了。当然,整流器件的研制也已开始了。

    电流表的关键部件是表头。目前实验室与仪表厂所制作出的游丝,基本是一种完全的线性弹簧,李不伟书房桌上摆着的这台电表,其表头正是用游丝制作出来的。对于电流、电压表盘的标定,其实并不是太难,用现有的一些设备完全可以输出较为精确的电压。例如笔记本的USB端口就能输出5V的直流电压,然后从一些机器上拆几个电阻,便能制作好电流表的表盘了。有了电流表,电压表也不是问题。

    李不伟将自己带来的一些电器设备全部翻了一遍,却始终不知道该拆哪个电器上的电阻。笔记本电脑、MP3、手机是肯定不行了,因为这些电器中的大都是表面元件。如此看来,只有拆对讲机了。李不伟找了一把这几天刚刚制作的小螺丝刀,松开了对讲机锣丝,小心翼翼地移开了后盖,结果他发现自己是幸运的。对讲机内有十几个金属膜电阻,看其尺寸大都是0.25W的功率,再仔细观察这些电阻的色环标识,又找到了几个五环的电阻,这种电阻的精度应该是比较高了,然后他又检查了代表精度的最后一环,终于找到了三个最容易拆卸的电阻,其阻值分别为470欧姆、1K、以及100欧姆。

    当然李不伟也知道,平常的表头是万万承受不了一安培的电流的,所谓的测量大电流,都是串接了电阻之后进行的,实际上通过表头的电流都以毫安计的。因此李不伟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用火烙铁取下对讲机的100欧电阻,然后串联到表头上,再从USB取5V电压,如果一来便能得到50毫安的电流了。如此忙了半天,李不伟终于搞定了电流表的两个刻度,即50毫安与100毫安,此时100毫安的刻度仍然处于中间偏右的位置。有了这两个刻度,其余的刻度便可以按等分的方法进行标定。等到仪表厂批量制作出电表之后,也可以对照着这两个刻度进行标定。

    接下来,李不伟要制作一个标准电阻了。有了这个标准电阻与电流表,电学实验室与电子元件厂就可以很快地制造出其它阻值的电阻,然后将不同的电阻串接到表头上,就能测量一系列的电流值与电压值了,当然此时仅局限于直流电的测量了。

    这个标准电阻的阻值为100欧。李不伟的做法是:先将这一整圈电阻丝与1K的金属膜电阻串联起来,得到了一个电流读数,然后他估算出这一整圈电阻丝的阻值大约有600多欧,然后他再从对讲机上拆下470欧姆的电阻与这圈电阻丝串了起来,经过多次的试验,最终得到了一截阻值为100欧的电阻丝。现在,李不伟终于有了标准电阻丝,以及带有标记的电流表。实验室有了这两样东西,便能制作出任意读数的电流表与电压表,以及任意阻值的电阻了。当然,电表的内阻此时已忽略不计了。

    按原计划,四台电机还需要十多天才能制作完成。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天,李不伟除了早上去了解一下电机的制作进度之外,余下来的时间便在几家工厂来回查看。毕竟实验室中所有人都知道,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兵器的制造,而兵器的制造又离不开机床设备,机床又离不开轴承、齿轮、润滑油、刀具,因此这其中任何一个工厂出了问题,都必将影响到兵器制造的进度。

    其实到了最近,李不伟也越来越觉得兵器制造的重要性了,因为按他以前所知道的历史,再过几年便是南宋与蒙古结盟灭金的时间,而且在此之前,还会有镇压山东李全作乱的一战。然而在几天又出了一件大事,便是金国在均州一带与宋朝发生了一场战争。李不伟得知这个消息之时,这场战事已经结束,但他还是吃了一惊,因为这场战争在史书中并无记载。

    “难道是这场战争规模不大,这才未被载入史册?还是历史已经发生改变,本来不该有的战争竟然发生了?”李不伟这样想着,终究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直奔火炮营,准备去找只冀问个清楚。谁知赶到火炮营之后,却未见到史冀,就连周伍与程风两人也不知去了哪里。李不伟心中大惑,再一打听,原来临安军校虽然仍在建造之中,但史冀与周伍、程风三人在昨天便已赶了过去,竟然开始讲授火炮在战事中的应用了。

    李不伟只好又匆匆赶往临时的校址,等他赶到时已是下午时分。

    史冀听了李不伟的来意,点头道:“李兄弟,其实这十多年以来,宋金两国在边境上经常会发生一些战事,然而金国全力对抗蒙古,因此其主力大都投入到北边的黄河一线。金国与大宋之间的战事虽然不断,但与黄河一线的战事相比,规模却是要小得多。在兄弟来到临安之前,宋金每年都会有一两场较大的冲突,然而金国此时已不比二十年前,再加上蒙古在北方用兵不断,大宋这几年已接连取得了几场胜利。兄弟所说的这场冲突,是在六天前发生的。当时,大约一万多名金兵南下入侵大宋,结果刚好赶上四川制置使于大人前往汉水训练水师,因此金兵被我军两路夹击,经过三日作战,金兵在损失了三千多人之后败退。”李不伟忙问道:“史大哥,可知道大宋的损失如何?”史冀道:“大宋只损失了一千八百多名士兵,另有十六艘战船。但金国的损失却是更多,因此这一仗我军算是大胜。”李不伟听得皱眉不语,因为在他看来,已方的损失如果超过敌方的一半,便算是打了败仗。

    史冀看出李不伟的心思,又道:“其实兄弟来到临安这一年多以来,宋金的冲突从未停止过,然而大都是些小规模的战事。此次双方出动的人马也不算多,但战事发生在均州以西,便有些奇怪了。按理说,均州以西属于汉水流域,虽然也属军事要塞,却比不得襄阳重要。”李不伟道:“史大哥,兄弟并不清楚宋金边境到底哪些城市才算是军事要塞,但金兵既然发动此次攻击,显然必有所图。不知道汉水流域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史冀沉思半晌,摇头道:“汉水流域大多是些产稻区,论战略地位不及襄阳府与建康府。其实不仅是为兄,就连枢密院的众位大人也不清楚金国此次发兵的意图何在。”

    李不伟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忙于临安附近的工厂与实验室诸事,对于宋金的战略布防却始终未有研究,此时听史冀如此说来,一时也不明所以。然而他后来听到‘产稻区’这三字,心中一动,不由得又记起一件事来,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个想法不太成立,当下问道:“史大哥,金兵既然在西线南攻大宋,此次落败之后可能还会卷土重来,不知朝庭是否会将火炮或机关弩投入均州的战事?”

    自从火炮能够批量制作以来,大宋已有了各式火炮几百门,炮弹万余发,李不伟自己也忍不住想看看这种几百年后的兵器到底有何效果。

    史冀摇头道:“根据这几天的情况来看,枢密院还未有使用火炮的计划,倒是临安军校的培训却忙碌了起来。这几天,为兄与周伍、程风二人也被调离火炮营,来到临安军校,对军校中的学生进行火炮的行军、布阵、瞄准射击、以及后勤保障的讲授。赵范将军也带了几十人一同赶了过来,专门讲些机关弩的行军打仗之法。”说到此时,史冀又在那里皱眉不语,显然他极不愿意来到这临安军校担任教师一职。

    李不伟听说火炮并不准备用于和金国的战争,也不禁颇觉纳闷。按理说,宋金百年世仇,此时将火炮用于攻金,应该是人人期盼的事情,为何枢密院又迟迟不做决定?难道是担心此举泄露了大宋的军力?不过这也说不通啊,对金主动开战是迟早的事情,难道朝庭是准备完全准备好了之后,再行致力一击?李不伟想了半天也不得其因,又看史冀此时闷闷不乐,笑道:“史大哥也不必烦恼,临安军校虽然需要史大哥这样的教师,但等到第一批培训过后,便有更多的人掌握了火炮的行军布阵之法,到时史大哥还是会回到火炮营中的。”史冀本是愁眉苦脸,听了李不伟此话,不禁神色一动,继而又叹道:“兄弟有所不知。赵范将军本就是两淮制置使,因此临安军校中的培训结束之后,赵将军自然可以回到弩车营中,又或是返回原职,将来对金开战时还可以带兵北上。然而为兄虽然是左卫上将军,在官职上也比赵将军略高,但并无带兵作战的权力。虽然我也曾对家父多次提出请求,然而此事终究是不好办的。我本想着成立火炮营之后,便可一尝夙愿,谁知前段时间枢密院又成立了临安军校,看来日后的北伐作战,近一半的将领都要从临安军校中选出了。”

    李不伟也是吃了一惊。他只知道史冀与赵范都是将军,却不知道大宋的将军竟然还划分得如此清楚,有的能带兵,有的不能带兵,有的是地方的驻官,有的却只是朝中的官职。听史冀如此说来,他这将军的名号应该是不能带兵了。李不伟暗自寻思道:我平日常与史大哥交谈,早知他有报国之念,又不时流露出一雪靖康耻的愿望,如今听他的语气,竟似无法实现这一愿望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我如有机会,还需帮他说说话才是。想到此处,李不伟笑道:“史大哥不必担心,其实等到战事一起,朝庭必定会安排最合适的人选作为带兵之人。史大哥对火炮战术研究已有一年,整个大宋再也无人能及得上大哥了。到时朝庭自然会选出最佳的人选的。”史冀苦笑道:“兄弟如此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其实做哥哥的并不只是想着自己痛快,只要大宋能够收复失地,我又岂会在乎谁带兵打仗呢?”说到此时,又微微摇了摇头。

    李不伟一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大宋的官职编制竟然如此复杂,有了将军的称号,而且训练火炮营近一年,竟然没有资格带兵出征。史冀的情况既然如此,看来周伍与程风也多半不能参与北伐了,又或者他们二人与史冀有些不同,毕竟官职低微,或许可以改编到其它的军中担任职位。

    李不伟既然对此事有了疑问,还是忍不住找到了枢密院使郑清之,准备就此事问个清楚。一是为何现有的火炮不用于对金作战,二是史冀等人到底有无可能参与出征。

    郑清之听了李不伟的来意,笑道:“李大人终日忙着实验室与兵器厂之事,对于出征作战一事并不十分了解。其实早在八九日以前,枢密院就得到了金国南侵的消息,然而当时枢密院与兵部做了商议之后,决定暂不将火炮用于对金作战。”李不伟奇道:“对于两军交战或是兵力布防之事,我的确不懂多少。但是火炮既然制造了出来,不正是要装备到大宋军中的么?难道是时机尚未成熟?”郑清之点头道:“李大人如此说来,也是没有错的。”说着,又压低声音道:“皇上对大人极为重视,而且整个大宋的新式武器制作,也全部由实验室发起,因此大宋的所有军事机密,对于李大人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大人试想,如今整个大宋军中,也只有几百门火炮,以及近万枚炮弹,另外加上七十多台机关弩与几十万支弩箭,基本上已是大宋的所有新式武器了。虽然另外有近千支十字枪弩弩,但比起火炮与机关弩来说,枪弩弩的威力终究不敌。倘若将这批火炮与机关弩运往四川,自然会增添了不少胜算。然而以目前的运输能力来看,火炮与炮弹运抵四川之后,已是过去了八九日,显然是有些迟了。”李不伟点头道:“郑大人如此一说,我便明白了。但是近两月来,大宋已有几百门各式火炮,又有炮弹万余发,又为何不将这些武器运往经常发生冲突的宋金边境一带呢?倘若大宋守军有了火炮与机关弩,又有了充足的弹药,便可以大大降低将士的伤亡数量了。”郑清之摇了摇头,又笑道:“看来李大人还是没有弄明白。大人试想,一支五万人的部队,配备一百门火炮与一万发炮弹,外加五十台机关弩与几十万支弩箭,可以对抗多少金兵?”李不伟想了想,道:“如果金兵数量在十万左右,我军必有胜算。”郑清之笑道:“其实远远不止。枢密院与兵部经过计算得知,配备一百门迫击炮与五十台机关弩,五万大宋的官兵完全可以与二十万敌军对抗。倘若再配备有二十门神武一号与二号直射大炮,不仅是野外作战,便是攻城掠寨,也是易如翻掌。”李不伟听得微微一惊,他以前只是觉得如果有了火炮,大宋的军力必定大增,却未仔细算过,有了这些火炮之后双方兵力的变化情况。

    历史上的宋朝部队,多以步兵为主,而步兵配备的又主要是弩与弩车。宋军的弩威力极大,这才使得蒙古攻宋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然而此时有了更远攻击距离的迫击炮与机关弩,军队的战力显然大为提升。但李不伟也没有想到,这种装备竟然已达到以一敌四的程度。

    郑清之又道:“倘若将一百门火炮与五十台机关弩配发给边境的将士,必定会迅速扭转战局,然而这些数量的火炮与机关弩,已占到整个大宋火炮数量的一半还要多。倘若万一有个闪失,这些武器不幸落入敌军之手,到时我军与敌军的武器数量相同,作战时又哪来的优势呢?”李不伟奇道:“郑大人的意思是说,朝庭担心这些武器落入金兵之手?但是……”说到此时,李不伟已多少猜到了一些,恍然道:“啊,我明白了。郑大人的意思是,倘若将大宋超过一半的精良兵器全部配备给一支部队,万一这支部队……”说到此时,李不伟又忙住嘴,转头再看郑清之时,却见他正在那里微微点头,显然自己猜得没错。

    郑清之道:“李大人,最近几日,临安军校已经开学,估计再过半年之后,便有近百人完成学业,这些人中有近一半是一些年轻将领,其余的都是各地的驻军首领,甚至是各路制置使。当然,大宋各地的驻军将领并无太多的时间前往临安军校,不过这些将军都身经百战,此时多了火炮与机关弩等武器,对这些将军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十字枪弩弩,因为其cao作简单,因此直接发给普通士兵便可以了。近几月以来,大宋所有的弩厂都进行了改造,以前的神臂弓全部停止制作,全部的人力都投入到三种十字枪弩弩的制作中了。只有武器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才能将其中的一半用于北伐,而剩余的一半却要留在大宋境风,一是防止敌军乘机南侵,二是为了应对来自其它国家,或者是内部的威胁。”

    李不伟点头道:“郑大人说得极是,对于大宋官兵来说,火炮与机关弩都是新式武器,理应当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才是。至于三种十字枪弩弩,其中滑轮弩的射程已与神臂弓相差无几,又因为使用了棘轮上弦装置,因此射速已较以往快了三倍有余。”郑清之笑道:“十字枪弩弩的优点不止如此。首先,这种枪弩弩带有肘托,完全可以单臂射击,对于骑兵来说,如果能够转身单手射击,其威力非同小可;其次,目前的三种单兵弩机,即使射程最近偏心轮弩,也达到了三百米,而且其精准度又较以往大大提高,显然不是旧式的弩机可以相比的;最后,由于有了各类制造机械,尤其是钢臂弩的使用,更使得弩机的制作进度已较两年前提高了五倍有余。倘若以此速度发展下去,不出一年,十字枪弩弩便可大量装备于大宋军中。”

    二人又交谈了一阵,李不伟已完全明白了目前的局势。自从转炉与重型机械投入生产之后,短短数月时间,大宋的生产能力又提高了一大截。虽然目前有几百门各式火炮,然而朝庭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倘若控制这批火炮的将领起了异心,又或是不小心落入敌军之手,由此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但是如果有了一千门火炮,然后将其分配给十路大军,则其风险要小上很多。如此一来,即使最坏的事情发生了,例如其中有三路军队发生了叛乱,朝庭也有能力镇压,更何况,目前的炮弹厂全部掌握在兵部的手中。

    其实,南宋时期发生军队叛乱的可能性很小。宋朝对于军队管理极严,就连岳飞都能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更何况其它的地方制置史。再说,此时正值大战前的关键时期,军中一些地位极高的将军都知道大宋的军力日上,又怎会起了异心?然而皇帝与朝庭可不这么想。眼看着收复江北有望,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差错都不会允许发生,凡事做到有备无患,将各种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也许就是帝王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吧。李不伟已将此事想得清楚,也明白了一件事:史冀能否带兵出征,自己是万万不能开口求情的了。

    既然枢密院已有了北伐收复失地的打算,又有了详细的计划,李不伟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在后方搞好建设。当然这是李不伟自己的想法了,后来等到北伐开始之时,他竟然也要随军离开临安。此乃后话。

    又过了八九天,发电机的制作终于要完成了。李不伟赶到之时,电机厂的车间已围了一大群人,正在进行最后一台电机的安装。李不伟凑了过去,又仔细地查看了一番,眼前这台电机果然是完全按照设计的要求制作的。电机的各个线槽中都铺了油纸当作为绝缘层,范文进将最后一根铜线卡入定子的线槽之后,又将绝缘纸对折重叠,完全包住了绕组,然后再塞上了木制的卡条。至此,整个布线工作便算是完成了。接下来,范文进又忙碌一阵,将各个线头对接好,用火烙铁加锡做了焊接,便站起身来。此时安装钳工在一旁已等候多时,这钳工将电机尾端的端盖用锣丝固定好之后,又有另一名钳工过来安装了轴承,两人又共同上好前面的端盖。如此过了约半个小时,交流发电机便算制作完成了。

    其它的三台电机早已制作完毕,此时四台电机摆在一起,占了一大片地方。这四台电机都只是试制的样品,因此其功率与体积都不是很大。交流发电机因为带有同轴的直流励磁电机,因此体积明显要大一些,大约与两只小水桶差不多,而其余三只电机就要小上一些了。李不伟知道,眼前的四台电机只是些实验品而已,如果要运用到实际生产之中,必须经过不断地改进,才能批量地生产。虽然目前的绝缘层已采用树脂与虫胶进行加工,而且其绝缘层厚度也是极薄,但比起后世的那种漆包线仍是要粗上不少。

    众人又忙碌一番,已有两台蒸汽机准备就绪。范文进低声问道:“校长,先试哪组?”李不伟也比较紧张,想了一想,道:“还是先试直流发电机吧,毕竟其结构要简单一些。”

    众人将直流发电机小心翼翼地抬到铁架子上,然后将蒸汽机变速箱的传动轴与发电机轴连接,并用单键固定好,又从发电机上引出两根橡胶包皮的导线,与直流电动机的接线柱相连。至此,整个电路已经连接完成。

    眼前的两台直流电机,其制作工艺比起李不伟的第一台简易电动机,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至少这两台电机已经安装了完全意义上的轴承与轴,另外,永磁体也采用人工制作,磁场强度也要大上许多。至于转子,也是专用的铁片叠加而成,虽然与后世的硅铁片无法相比,至少比上次的普通铸铁要好上许多了。

    蒸汽机已缓缓运转,随着蒸汽机变速箱的驱动,直流发电机也随着开始慢慢转动。等到发电机转得快了一些之后,电动机也跟着转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电机已是越转越快。众人看得惊喜之极,一时都忘记了欢呼。过了一会儿,李不伟方才醒悟过来,忙叫人停下了蒸汽机,道:“小范,赶快检查一下电机的情况。”众人忙将蒸汽机关闭,等到蒸汽机停止运转之后,又有几人上去将发电机的端盖打开。范文进伸手进去摸了摸线圈与电刷,喜道:“校长,情况还好,线圈与电刷都不怎么发热,而且紧固件也没有松动现象,看来这种烤粘胶还算不错。”说着,又按相同的方法检测了电动机,情况一切良好。随后,众人又将电动机与发电机相互调换了位置,此时电动机承担起发电机的任务,而发电机却变成了电动机。等到蒸汽机又运转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切均是正常,显然从功能上讲,这两台直流电机已没有太大的问题。范文进掩不住内心的喜悦,急问道:“校长,这算不算成功了?”李不伟也是又惊又喜,连连点头说道:“是成功了,是成功了!最起码这两台电机能够转动了。”

    其实自从李不伟来到宋朝之后,已经历了太多的惊喜,他此时早就习惯了。

    众人又是一番庆贺,这才想起还有交流电机尚未测试。范文进又叫几名工人将交流发电机抬了过来,与另一台蒸汽机的轴出轴相连。由于此次制作的是三相同步电机,因此发电机与电动机是不能互换的。众人早已知道了三相电机的连接之法,不一会儿便将发电机与电动机连接起来。等到蒸汽机开始运转起来之后,果然不出所料,电动机也缓缓跟着转动起来。

    由于发电机与电动机的绕组相同,从理论上讲,二者的转速应该是同步。但是眼前这台电动机,其转速还是要较发电机慢上一些,这也正是异步三相交流电机的特性了。不过,交流电机的优势此时终于显示出来,其运转起来要比直流电机平稳多了。

    看着眼前这四台电机,李不伟感叹万分。从去年开始准备铜线,到铜线的绝缘、定子与转子铁芯的试制、轴承的研制、其它配套零件的准备,以及各种锣钉的制作,足足经过了一年的时间,才有了眼前这四台电机。如此看来,这四台电机之所以能够一次试制成功,也不是偶然,实在是经过了太多的前期准备,而且算上配件工厂的技术人员与工人,几乎有两千人在为此工作,如此还不成功,也太对不起那本《大百科全书》了。

    接下来的几天,四台电机都处于测试状态。具体的测试方法,便是让发电机保持运转,同时电动机也需要带动负载工作。交流电动机的负载是一台最新的车床,而直流电机带动的是一台磨床。虽然现在无法测量交流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电压,但如何让其稳定运行才是关键。当然,试运行期间也偶尔有些问题,例如电刷的安装位置不合理,会造成的接触不良,或者机盖的位置精度不准确而造成轴承磨损发热。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绕组部分始终没出过问题。

    如此过了几日,在更换了几个端盖之后,两台电机运转一切正常,其带动的两台机床均可以正常工作。比起蒸汽机来说,电动机驱动的机床不仅减少了震动,而且其转速也极稳定,又大大方便了开机与停机。当然李不伟也清楚地知道,蒸汽机输出的机械能,经由发电机变为电能之后,再由电动机还原为机械能,其中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和机械能的方式损耗了。尽管如此,电机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容易控制其运转状态,而且体积也减小不少,更重要的是,有了大型发电机之后,整个车间便不需要复杂的蒸汽管线,也不需要随时供应木炭了。

    又过了几天,徐永红已完成了三台电流表的制作。这种电流表带有回零调节装置,其线圈也已不像前几次那般庞大,而是采用了内置线圈,外置磁铁的方法,从结构上讲,与后世的表头已没有太大区别。另外,这批表头已配备了游丝,而且安装得极为巧妙,回零装置正是通过调节游丝的弹性系数来实现的。

    与此同时,李不伟又有了下一步的计划,这便是要制作出电压可调的直流发电机。当然,这种发电机的磁铁不再使用永磁体,而是使用励磁线圈了。

    由于电机试制成功,以前的电线厂已陆续分为许多小的工厂,其中有电子元件厂、电机厂、电线厂、变压器厂等等,尽管目前并未有变压器的设计方案。当然,皇家实验室的输电网也开始布线,电线杆的位置已经定好,各种电线也已准备了足够的数量,就等着电杆制好之后,便可以搭建远距输电线了。

    这条输电线路的主线负责交流电的传输,从十公里外的一个小瀑布开始,经由多家工厂,最终到达主实验室。电学实验室的众位学者早已计算过,如果使用表层镀铜的电线,短距离传输时的电阻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发电机输出的电压不高,但是从发电站到主实验室只有十公里,基本不会有太大线损。与此同时,用于驱动小型的水轮机也早已开始研制了。

    眼看着自己来到宋朝已近两年,李不伟万没想到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大宋竟然有了四台电机。尽管大型发电机尚未开始制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出一年,整个实验室便可以使用电能作为动力了。

    对于一些工厂来说,如果厂区的附近没有瀑布,还是需要建造小型的火力发电厂。当然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尚无法造出汽轮机,因此火电厂的发电设备也只好使用效率极为低下的蒸汽机了。

    直流发电机是必须的,因为电解法会大大提高铜等金属的纯度与制造效率。对于那些需要直流电的工厂,也将由直流电机驱动各种设备。李不伟清楚地知道,虽然眼下已有了四台电机,但离电能的普及还有一段距离。虽然电机并不能作为打仗的武器,但是电机驱动的机床,却可以使制作武器的效率大增。

    不过此时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之后,直流电机竟然真的用到了武器上面。

    (注:喜欢看打仗的读者,可以暂停一两个月不看本书。因为接下来的四十章,还未写到打仗。其实我也想马上写以打仗,然而接下来的三十多章都是存稿,所以还是要继续发完的。真正要打仗,是从现在书中的日子算起,再过上十个月。----现在是秋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