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南宋之工业革命在线阅读 - 3.12 攘外必先安内

3.12 攘外必先安内

    回到临安仅仅数日,李不伟又恢复了往常的习惯,每天都要去实验室和几家重要的工厂察看一番。然而今天却有一件事让他大跌眼镜,而且真的是与眼镜有关的事情。

    看着范东来额头上绑着的那两块玻璃片,李不伟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只有明朝或清朝的电影中,才会出现戴着眼镜的人。然而范东来此时佩戴的这两块玻璃镜,只是用铜丝做了一个框架,框架中镶了两块玻璃片,然后用绳子随便绑在头上。虽然与后世的眼镜大不一样,但也算是一副真正的眼镜了。

    李不伟奇道:“范大人,前两日见你还未带着眼镜,怎么今日忽然带上了?”范东来听得一愣,忽然笑道:“大人见笑了。下官在制作游丝时,因其尺寸太小而无法看清,便想到了透镜的放大功能,一试之后,果然能将细小的物体拉近放大。后来下官又突发奇想,倘若将这种透镜一直放在眼前,岂不是随时都能看得清了?因此下官让司天院的几位学生做了这两块镜片,随时佩戴着,果然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了。不过大人给这镜片起得名字甚好,能让眼睛看得更清的透镜,自然要称为眼镜了。”

    李不伟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此时第一副眼镜刚刚发明,显然世人还没有这个概念,更没有‘眼镜’这个词了。但他还是忍不住心中好奇,道:“范大人可否借我一观?”范东来笑道:“这是自然。”说着,将绑在头上的绳子松开,又将那副简易的眼镜递了过去,继续说道:“这绳子绑起来极是繁琐,因此下官又想着用杜仲胶与绵布带做一个绳子,这种绳子即舒适又有弹性,更不用每次都打结了。”

    李不伟笑而不答,伸手将那副眼镜接过,正准备照着范东来的模样绑在自己的头上,谁知他刚将镜片放在眼前,便觉得前面的景象一片模糊,手中动作也为之一滞。范东来见状笑道:“大人正值年轻,目力还好使着呢,自然用不着这种镜子。下官发现,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配上这种聚光镜之后,就能看更清楚了。”

    李不伟微微点头道:“是啊,看来人的眼睛也是一种透镜,这才能将远处的景像尽收眼底。如今范大人带上这种玻璃镜之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显然是调整了其焦距。不过范大人是否想过,若是在铜制框架的两边分别连接上挂件,便可直接佩戴在耳朵上,根本无需什么绳子了。”

    范东来闻言,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忽然笑道:“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只想着用绳子来固定,竟然没想到如此妙法。若是这眼镜能够按大人说的方法制作出来,配戴时就更为方便了。下官这就吩咐人去做两个挂件。”忽又补充道:“倘若那种挂件可以折叠,将更加方便了。”

    李不伟笑道:“范大人果然才思每捷,如此正是再好不过。但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若能在光学实验室中开设一小的实验室,专门研究这种眼镜的制造方法,岂不可以造福百姓?虽然望远镜此时仍属机密,但等过了几年江北平定,眼镜也可当作普通货物出售了。”范东来点头道:“其实下官也正有此意,并且早已命实验室研究镜片的制造之法。另外,光学仪器厂已开始试着磨制这种镜片,同时还有些测量镜片的仪器在造。”

    李不伟点头道:“如此甚好。若能在玻璃片中加入各种颜色就更好了。例如深色的镜片可以在强光下或雪天使用,而带有布边密封的则可以遮挡风沙。眼镜的功能也将更多了。”范东来喜道:“大人说得极是。没想到眼镜不仅可以用于增强目力,还有这么多的功能。”如此说着,对李不伟早已是佩服之至,心道:李大人今日第一次见到这种镜片,便能想出许多的主意,不仅为其加上了挂架,而且还想到了加入各种颜色,若是换作我等,一时之间哪能想到这么多?还有,‘眼镜’这个名字,显然极是贴切。

    其实在宋朝时,眼镜还没有出现。眼镜最早出现于几十年之后的意大利,这也是因为意大利最先发明玻璃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中国人在汉朝时就发明了眼镜,当然这只是一些学者的假设,史无考。尽管眼镜发明谁为先至今仍是个谜,但有确实史料记载,中国在明朝中期出现了眼镜,却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因为李不伟的到来,眼镜却成了范东来的发明,这又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以至于一百多年之后,史学家在考证眼镜的发展史时,将其功劳大都归于了范东来,以及光学实验室中的另一名学者。

    今日诸事已了,李不伟闲着无事,索性与范东来一同去光学仪器厂查看。远远就望见工厂外站了几十名士兵,李不伟心中大奇,因为在通常情况下,除了工厂区内驻守的士兵,其它士兵是很少来到工厂的。但看这些士兵的装束,显然又不是工厂内的守卫。然而更令李不伟惊讶的是,他看到了一名武将打扮的人,正是赵范,看样子这些士兵是随着他一同前来的。

    赵范远远看到李不伟,忙迎上前来,面带笑容,却是压低了声音道:“李大人,听说前一阵子您去江北,如今安然返回,下官理当恭贺一番。”说着,也不待李不伟有所反应,又继续道:“近日有二百六十台望远镜出厂,这些望远镜将全部用于川陕一线的驻军,下官此次前来,正是要将这批货物押运出临安府。”

    李不伟听得一怔,再左右一看,果然见几十名士兵正忙碌着将一些木箱搬上马车。这些箱子大小不一,有的是装有手持式望远镜,而有些则是安装到弩车上,作为远距瞄准之用,更有些包装严密的箱子,显然这里面的器械甚是精密,士兵搬动时极为小心。

    赵范悄声道:“大人,这十八只小木盒中装的,正是用于远程瞄准的望远镜。听说长管火枪还在试验中,因此这些望远镜暂时也只能用于狙击枪弩弩了。”李不伟顿时恍然大悟,当下也悄声道:“赵将军,此事我也有所耳闻。长管步枪的确不易制造,仅是其内部的膛线,便极难加工,更何况枪弹的形状与重量,以及火yao的装药量,均需经过严格测试才行。好在那些台式弩机的精准性也不差,射击二百米外的目标,基本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了。”赵范笑道:“是啊,八九不离十,大人说得甚妙。若是十台弩机同时瞄准,即使有几台出了差错,还有剩下的几台能射得中的。”二人同时哈哈大笑。

    范东来听到二人的笑声,转过头来一看,却见李不伟与赵范已恢复了正常,又在那里低声说着话,他也未放在心上,继续与那负责磨制眼镜片的工人交流着。

    李不伟忽道:“赵将军,今日将这批望远镜运往四川,可是朝庭准备即刻开战了?难道我离开这十多日间,又有了新的变动?”赵范忙道:“出兵的日子仍然未变,但为了做足准备,兵部早在十多日前,便将一些军用物品陆续运往各地驻军,同时又派出临安军校的一批新将领,分别任命于各地驻军。只是这些军需品大都是些衣物、胶底鞋、水袋、水壶、雨衣、帐篷等物,又或是纱布、绷带、碘酒、红药水、白药等医用品。至于兵器,虽然也有一些分发给各地驻军,却是只有兵器,而无弹药。各式炮弹、枪弹、以及几百万支弩箭,仍然由兵部统一管理,只有一小部分到了驻军手上,估计是用于战前训练吧。”

    听说马上要打仗,李不伟顿时来了兴趣,当下问道:“赵将军可知道,普通步兵的装备都有哪些呢?”赵范略一思索,道:“寻常的野战步兵,配有水带或水壶、匕首、两天用口粮、有铁板防护的胶底军用皮靴、简易急救包。至于服装的颜色,大都为丛林色或灰绿色。长枪兵另配有重甲、护面、长枪。远距攻击的步兵或骑兵,配有全身轻甲、钢盔。”

    李不伟听得有些发蒙,继续问道:“赵将军,那些轻甲包括些什么?难道有铁皮护着身体?”赵范道:“轻甲仅有护胸、护肩、护膝、护肘,其余部分为锁子甲或文山甲。帽盾则是二尺左右的圆形轻盾,可以戴在头盔上,用于抵御抛射过来的小块石矢,也可以遮挡雨水,更可以拿在手上当作普通盾牌使用。”

    李不伟笑道:“赵将军如此一说,我便明白了许多。不过望远镜这东西,估计不是每人都有,应该是那些通讯兵或等级稍高些的将领才配备的吧?”赵范点头笑道:“大人说得没错,望远镜的用途正是如此。”

    虽然早就知道了用兵计划,但此时亲眼看到诸多军需口陆续运往各地驻军,李不伟也感到异常的兴奋,因为他深知,这两年前做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几个月后的战争而准备的。

    当然,他同时也明白,战争虽然可以推进科技的发展,但科技却并非只是为了战争。例如今日范东来配戴的眼镜,正是玻璃技术的沿用。还有赵范刚才提到的碘酒与红药水,不也是化学工业发展的结果么?既然化学可以用于医疗,光学知识的应用又可以增强人的视力,那这些学科只有相互紧密结合,同步发展,才是人类进步的正常规迹。

    李不伟又记起范东来说的那些关于玻璃透镜的原理。按范东来的认识,他只知道玻璃透镜可以改善人的视力,却并不知道其中的底层原理。眼睛的晶状体其实就是一个透镜,倘若对焦不准,自然会影响视力。可惜目前并无人知晓其中的道理,看来医学要进一步发展,还要做更多的工作才是。

    想到医学,李不伟忽然觉得自己忘记了一件事。在他去徐州之前,曾交待宋慈一些事情,其中包括青霉素的培养器具,以及撰写一些外科书籍,也不知道现下进展如何了。

    正待唤齐大年准备马车,前去查看一番药品的培育器皿,却见院中进来一人。这人一见到李不伟便哈哈笑道:“多日未见,李大人的精神竟然好了许多。”李不伟定睛一看,这人正是兵部尚书宣缯,当下微微吃了一惊,心想今日是怎么了,竟然连兵部尚书也来到了这小小的光学仪器厂?

    然而他紧接着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宣缯之所以来到此处,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因为宣缯没有任何多余的话,直接凑在自己耳边道:“李大人,枢密院郑大人有要事相商。我刚从火炮厂离开,得知大人正在此处,便想着叫了大人一同前去。”

    枢密院,向来是掌管兵马调度的,如今枢密院有事,显然是与战争有关。李不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当下二话不说,与宣缯直奔枢密院,将宋慈的事情记得一干二净。

    枢密院军机厅中,众人都肃然而立,没有一人坐在椅上。李不伟正自惊讶间,又看到一人在那里踱着方步,原来理宗赵昀竟然也到了此处。李不伟又四下环顾,却并未发现史弥远的身影。按理说,凡是涉及到朝庭的重大事情,史弥远必定会参与的,难道今日的事情竟然与史丞相无关?

    李不伟正惊讶间,忽听枢密使郑清之说道:“皇上,早在一年以前,晏梦彪便集合了数百名盐贩,在潭飞招兵买马意图造反。当时朝庭正忙着在临安建造各家工厂,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谁知道那批乌合之众,此时竟然已达四万多人,并且看情形,似乎有了将陈三枪一众并入的心思。倘若这两股势力合在一起,朝庭要顺利平乱就更加不易了。在十几日前,这晏梦彪竟然派出五千人,从连江附近的一家船厂中抢了三十艘战船,看其动向似乎要转到海上,甚至有可能以流求为据点。”

    说到这里,李不伟顿时吓了一跳,大宋水师的战船仍属机密,如今尚未与金国开战,竟然先被自己的百姓抢了去,而且又准备发动内战,这可是大大的不妙。正焦急间,又听郑清之长嘘了一口气:“好在连江船厂中的战船,并未安装蒸汽机与火炮,只是些旧式战船,原是准备改装为近海商船的。想必晏梦彪也知道福州船厂有重兵把守,因此不敢轻易下手。”李不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理宗微微点头道:“朕听人说,这晏梦彪外号晏头陀,并且声称是自己是齐国大夫晏婴的后人。哼哼,晏子爱国忧民,极有远见,又以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怎可能有如此的后人?晏头陀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为救百姓于水火,却不知道后人对晏子的评价。‘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头陀要是知道这些,又怎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此人既然抢了几十艘战船,想必是在海上也有了藏身之所。若是真的去了流求,朝庭要平定判乱还需出动水师。既然需要在海上作战,朕准备将大宋水师的名字也给改了,以后的水师全部称作海军,众卿可有异议。”他说此话时虽然轻描淡写,但在场的众人都已觉得其势夺人,一时竟然无人再敢出声。

    李不伟听到晏头陀三字,顿时想起自己曾研究过的那段历史。在他所看到的资料中大概是这样记载的:南宋时期,福建内陆食盐实行官方专卖。地方官员利用掌握食盐专卖的权力,弄虚作假、从中谋取暴利。他们往往以高出原盐价格数倍的金额,强行‘计口敷盐’,而且向民众出售食盐中还掺以灰土,不堪食用。正因如此,民间贩卖私盐活动十分普通。官府为了强制推行官盐制,颁布了十分严苛的《盐法》,并且把为生活所迫挺而走险去贩卖私盐的贫苦农民诬之为盐寇,每年因贩私盐被判罪的达数万人。绍定元年,晏梦彪集合数百名走投无路的盐贩举行武装起义。

    其实,南宋确实有过这一段历史,而且朝庭的反应极为迅速,当年便派福建左翼军将邓起率兵前往镇压。后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邓起在途中遭到义军的伏击,溃不成军,连邓起也被杀死。再后来,朝庭又想到了招安的方法,便派人前往起义军招安。晏梦彪准备接受朝廷招安,把起义队伍暂时撤离汀州城。然而汀州知州却贪图军功,乘着义军撤离汀州城时进行偷袭,招安失败。到了第四年,朝庭费尽心力,终于将义军合围,晏梦彪的起义宣告失败。至于郑清之所说的陈三枪,则是另一支义军的首领,但这支义军也在随后的一年被镇压了下去。

    当然,这些都是李不伟从《大百科全书》中看来的资料,而且根据这两年的观察,他也深信这段记载无误。但他没想到的是,朝庭忙着在临安大建工厂和实验室,在获知福建起义的事情后竟然没有像原历史中记载的那样迅速镇压,从而使得判乱人数很快就达到四万多人,而这个数字,应该是一年后才会出现的。李不伟更没想到的是,朝庭现在虽然有了更先进的制盐工业,却一直想着如何打仗,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将其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否则也不会有人因为盐税而判乱了。

    理宗转向李不伟道:“李卿,这海军一词原是出自你口,不知李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不伟躬身道:“皇上,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虽然现下大宋的战力无人能敌,但皇上既然准备对北方用兵,还需得将南方的判乱平定了,才能专心攻打金国。若是自家院中失火,又如何能在外专心办事呢?”

    理宗大笑道:“李卿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内!我大宋官兵若连自家的事情也管不了,有何能力对付外夷?史丞相若不是抱病在家的话,也定会同意李卿的说法。”听得史弥远身体抱恙,李不伟微微一惊,史丞相向来没什么大病,为何会忽然身体抱恙呢?难道是因为金国公主的缘故?

    然而他听得理宗出言夸奖,也是颇为得意,心想这句话原本不是我说的,但此时讲出来,正好应了眼前的形势,还能显出我的一些文字功底。

    然而李不伟有所不知。‘攘外必先安内’这六个字,大多数人都以为是蒋公说的,其实蒋公也是引了典故,而且这典故正好出自宋朝。在北宋时,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曾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作为当今皇帝的赵昀,又如何不知道这六个字的来源?但他却不清楚李不伟是如何知道这句话的,只道是李大学士知识渊博,这才记住了那封奏折的原话,而此时再讲了出来,也甚是合他的胃口。

    ……

    “什么!皇上要你去打仗?这算是什么好消息?”周依依显然吃惊不小,在她看来,李不伟虽然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羸弱之人,却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当将军的料,同时,她也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

    李不伟忙示意她不可太大声,又压低了声道:“依依,我说的好消息并非打仗。皇上说了,此次福建之事一了,便会亲自为我们主婚,这算不算是好消息?”

    周依依并未如何吃惊,显然早已知道皇帝既然为自己和李不伟定了亲,他们成为夫妻显然是迟早的事情。但眼下李不伟要奉命前去打仗,她又如何能不担心?

    李不伟知她心中所想,当下坐在椅子上,将周依依搂入自己怀中,笑道:“依依,你知道两淮制置使是谁么?是赵范将军。此次领兵的也是他。至于我么,只是去督战,顺便看看福州船厂的情况。依依你别担心,有几千官兵保护着我呢,而且我们这次是乘坐战船前往的。”

    周依依自然清楚李不伟口中说的几千士兵,与几年前的几千名士兵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士兵的数量不多,但武器装备却是大为改进,况且战船的威力也不容小视。一艘装有火炮的福级蒸汽战船,至少可以抵挡十艘普通投石船。然而她仍是心存疑惑,当下又问道:“不伟哥哥,你是临安大学的校长,又是大学士,皇上有那么多将军可以用,为何偏偏要你去呢?”

    李不伟道:“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与你一样不解,后来皇上又对我说了些话,我便大概明白了一些。此事甚是机密,本不该告诉你的,但谁叫你是大宋的公主呢?依依,我饿坏了,吃过饭之后再细细讲与你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