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宦海风流在线阅读 - 第七部 襄州刺史 第四十八章 换将(上)

第七部 襄州刺史 第四十八章 换将(上)

    第七部襄州刺史第四十八章换将

    第四十八章换将

    “胡闹!”解放听得叶僧建议丁刺史临阵换将之事后。十分生气地拍了桌子。

    他的好友李清正好在他府上,忙劝慰道:“怀祖勿怒,这事其中大有计较,某劝你还是安稳地在家悔罪,不要管闲事的好。”

    解放生气道:“如何可不管?兵家大事,岂是儿戏,如果丁刺史听信了叶僧的胡言乱语,随意指派一个外人到我团结兵中,到时,将不知将,兵不知兵,吃败仗是小,就怕可惜了那些热血儿郎的性命啊。”

    在旁边的武平出言道:“卑下觉得李先生的话不无道理,大人还是听一下他的解释吧。”

    解放瞪眼道:“少废话,老子让你去走动一下丁大人,你不仅没有办好,还给老子带回来这么一个坏消息,真是气死我了。”

    武平不好意思地笑笑,他现在已经被老头子骂习惯了,被骂了还不能和他一般计较,谁让两人是义父子关系呢。

    解放骂完武平。又对李清横眉竖眼:“笑什么,你心里是不是又有了鬼主意?有屁就快放,老子听着呢。”

    李清促狭地笑笑,对解放的无礼也不为怪,清了清嗓子,他勉强正容道:“叶僧是丁刺史的幕僚,幕中商议之事,岂能随意泄露?又为何正好有小吏透露给武平?”

    解放闻言,面色立马沉了下来,缓缓道:“你是说,这是丁大人故意想让我知悉?可是,他这又是何意,如果他真想换将的话,本官就算气不过,也无可奈何,谁让他是上官呢。”

    李清笑道:“他如此做,自然有其深意。某猜测,他的一个用意,是想在正式换将前,试探一下你的心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某要恭喜怀祖,丁使君这是看重于你,你的地位无忧也。”

    “呸呸呸,狗屎。”解放不信道:“先是将老子调回襄阳接受审查,现在又要将老子的兵交给一个还不知道蹲在哪个旮旯里的混蛋掌管,他这是看重?”

    李清慢条斯理地喝了口香茶,才慢悠悠地继续道:“说狗屎。也是你走狗屎运。不知道这位丁使君看上了你哪点,嘿嘿,你别板着脸一副吃人的样子,某给你讲,如果丁刺史这次真要和你过不去,不用别的,单单扣你一项贻误战机致使匪兵袭击地方的罪名,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解放黑下脸,默不作声,李清算是说到了他的痛处,这一次,他亲领大军,直搞得是旗鼓喧天、声势惊人,但征剿数月,却是收效甚微,这还罢了,紧接着又发生了大洪山土匪袭击谷城的严重之事,当时,他听到消息后,几乎吓得三魂跑了两魂半,如果不是谷城牛畏那个粗野小子阻挡得力。这场祸事恐怕就无法收场了。

    武平见解放不出声,问出了心中的疑问:“既然丁大人看重义父,那为何如此对待?”

    李清笑道:“丁刺史新官初任,不过手段略施,属下官吏皆畏服,而唯独团结兵这一块,他不懂兵事,你手下众人又惟你解大人之命是从,真正有点水泼不进的威风,你想,丁大人看到这样的情况,他心里会高兴吗?”

    “这又如何?难道丁大人就因为这点对本官不满意?可是老子还听他的话呢。”

    “这点难道还不够?”李清笑解放的幼稚,点醒他道:“就这一点,置你于死地,也是寻常事,自古以来,权力斗争,从来不比战争的惨烈逊色,而且还是笑里藏刀,杀人不见血。上官自有上官的考虑,他们想得更多是自己的利益,你如果阻碍了他们,别看此辈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杀死你不会比踩死一只蚂蚁困难多少。嘿嘿,这一次换将之事,明显就是要打破你团结兵铁桶一般的情形,这也是早晚要来的事情,你有怨言也没用。谁让你大权在握让上官感觉到不安呢。你不服?你敢不服?对方拿着一把随时可以治你死命的利刃,你只有乖乖驯服,才能保全性命,这还是丁刺史对你另眼相看,格外开恩,也或许他有别的考虑,总之,你只要不再犯错,你的富贵前程暂时是无妨的。”

    武平气道:“如此说来,丁刺史这是要安排自己人进来夺权了?他倒是寻的好时机,难怪义父常说读书人心思最jian诈。”

    他这句话,将全天下的读书人都骂上了,李清正喝茶,闻言噎了一口,险些喷了出来,咳嗽了几下,李清苦笑道:“臭小子,没大没小,连某都被你骂了,什么叫读书人最jian诈?应该说这是当官者必须的品质,别看你义父现在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他肚子里的花花肠子,不会比丁刺史少多少。”

    解放又在瞪眼。李清可不怕他,笑道:“其实不用某多费口舌,你也应该明白事情的轻重,要不然,依你那臭脾气,怎么可能被某两句话就说住?或许早就跑到刺史府和丁大人理论去了。嘿嘿,这样就好,某建议你就老老实实地在宅子中呆着,悔过也好,干什么都行,总之。对外界之事,要做到不听、不见、不管,哪怕是军中熟人找上门来,你也要尽量躲着,实在躲不过,敷衍应付即可,千万别冲动学人做什么出头鸟。只要你能忍耐过这段时间,自然有拔开云雾见明月的时候。”

    解放摇摇头,叹息道:“你说的都对,可是我还是忍不住,一想到丁刺史如果所用非人,那么那些忠勇的将士可能白白送命,怎么能忍心?老子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人的性命前途,而行如此苟且偷生之事。”

    李清劝他不要急躁,说道:“这次征剿失利,丁刺史也难逃责任,你以为他不着急?他即便要换将,也不会草率行事,如果所料不差,丁刺史很快就会询问你人选之事,你可如实给予建议,但不可存有私心,否则,反而可能坏事。”

    ………………………………………………………………………………

    在这一点上,李清猜得很准,丁晋接受了叶僧提出的换将之议,并且郑重其事地向几个知兵事的人询问合适的人选及剿匪对策。

    铁保推荐牛畏,他认为牛畏此前治理谷城治安非常有成效,表明他在剿匪上有独到的手段,而且,牛畏面对势众的大洪山匪兵,敢于率领弱小的衙兵正面相抗,并且以计诈退,也显示他是个有勇有谋的指挥员,有这些优点,牛畏足可以担当统领团结兵的大任。

    团练兵副使段宝玄推荐了三个人:武平、彭大翼、张归霸。不过前面两人都是团结兵的将领,叶僧当场站出来反对。并重审了自己反对内部选将的原因:他们僵化的战法不适合剿匪。

    段宝玄暗骂一声:胡扯,但是并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到了此刻,聪明人都已经看出来,虽然叶僧背着坚持换将的骂名,可是幕后指使者是谁,已经不言而喻。

    他推荐的第三人,引起了丁晋的注意,这个张归霸,不仅铁保提过,而且解放同样大力推荐,他到底是个什么的人,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有能力剿匪呢?

    丁晋翻阅了张归霸的档案卷宗,这人是个奇人,他的经历既丰富又奇特,张归霸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曾做到新泉军“军使”的显赫高位,虎父无犬子,张归霸天生神力,勇不可挡,十六岁就在长安城中了武举第一名,也就是百姓俗称的武状元。

    到了这里,张归霸的人生之路算得上顺风顺水,可是,命运之神不会永远眷顾同一个人,张归霸十七岁在同州折冲府做旅帅的时候,因为一次意气之争,失手打死了自己的上司—一位果毅都尉,这是以下犯上的大罪,虽然朝中有人为他走动关系,张归霸还是被叛了个流刑,发配边疆屯田。

    如果老老实实地去屯田,也许凭借家中关系,熬上几年,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惜那不是张归霸的性格,听得自己竟然成了“流人”的张归霸,大怒之下,竟然打翻牢兵,越狱而逃。

    张归霸一路忘奔,回到了老家襄州,此时,正赶上淮西兵乱,襄州已经失陷,乱世之中,人命如草,张归霸走投无路下,又不想投靠淮西军,最后,一狠心,索性拉起一帮兄弟,跑到山中作起了逍遥自在的土匪山大王。

    这样,悠忽几年,张归霸杀官兵、杀叛军、抢富户,势力不断壮大,张大王之名,响彻襄、唐数州,竟然成了方圆五百里内,声名赫赫的强人头子。

    后,襄州光复,李刺史奉朝廷之命,收拢亡命,为了显示宽大为怀,特昭告:一切盗匪逃兵,流民刑徒,只要到官署登记,过往之罪既往不咎,但是这份谕命,刚发布时,收到的成效很小。

    李刺史无奈,求教贤人,这位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贤人便指点他道:如能收服张大王,诸事皆善。

    于是,李刺史开始了一段求才若渴、三顾山寨的故事,不过要强调的两点是:这个“顾”之人不是李刺史本人,而是他的使者,不过考虑到李刺史千金之体,身份尊贵,派遣代理人踏足险地,也在情理之中;第二点是,张归霸不是诸葛亮,他没有那么大的架子,也不敢有那么大的派头,让使者三顾而几乎三返,非他所愿。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亡命的刑徒,现在若不是李刺史想要利用他治理襄州的乱局,他算什么东西?在这个认识上,张归霸是很清醒的,而之所以让使者三次无功而返,原因只有一个:张归霸愿意归顺或者说投降朝廷,可是手下的人未必个个都愿意,所以,他需要肃清异己。

    好在,李刺史在这事情上罕见地很固执,一次又一次失败,还是第三次派出了和平使者,这一次,张归霸已经统一了内部声音,不过不是杀掉那些和自己意见相悖的人,而是发生了分裂,一部分和他打天下的老兄弟各奔东西,继续在襄州山区散布打家劫掠的**火星。

    李刺史郑重其事地将张大王请下山,并且为他洗白了过去的罪行,并承诺,如果张归霸立下功勋,将保举他重新为官。

    应该说,张归霸的内心还是很渴望获取那种正统意义上的锦绣前程的,也就是出仕当官,这是他自小受到的教育和家庭熏陶的影响,现在,一份宝贵的机会,重新摆在他面前,他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因此,张归霸开始投桃报李,或出谋划策,或亲自带兵作战,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帮助李刺史治理混乱的社会秩序上,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果。据后面的统计显示,单是他孤身犯险,劝降的山寨头目、乱兵贼首,就有数百号人,还有更多的不法之徒,摄于他的威严,不得不向官府投诚。

    可以说,张归霸对于襄州光复后的治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另外,他不畏强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贪婪蛮横的寿州军的“吃食”要求,并建议李刺史和军纪相对严明的昭仪军达成协议,巧妙地阻众饿虎之军于襄州门外,对本地百姓的休养生息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立下了如此多的汗马功劳,按照正常意义来说,李刺史对张归霸,自然是极为爱护重视,但实际上,两人的关系越到后面却是越来越紧张,而且,丁晋从铁保等人的讲述得知,李、张二人,甚至发生过几次严重的争吵。

    造成二人之间严重对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张归霸性格的强势。只要是他认为正确的事情,容不得别人丝毫的反对,即使反对之人是上官,也不能例外。

    到了后期,襄州的社会秩序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乱兵、逃兵基本被肃清,残余的一些盗匪暴徒也只能躲入山区中逃避官兵的追剿,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张归霸和李刺史的分歧开始明显,张归霸主张趁胜追击,彻底歼灭所有盗匪,而李刺史顾虑作战时间的延长可能拖累百姓的农业生产和官府的财政收入,而这直接关系到他的政绩,相对于那些躲入山中的残匪,李刺史自然更重视这方面的东西。

    意见相左,直至激烈争吵,两人的关系出现了尖锐的矛盾,最后,李刺史不知出于什么考虑,选择了妥协退让,而张归霸开始剿匪准备。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襄阳纵火事件发生,混入城中的土匪们制造了一场挑衅事件,并声称如果李刺史坚持要出兵,他们将不惜代价地让刺史府的各位大人们也付出一点点小小的代价;而如果刺史大人能网开一面,他们保证以后只会老实地呆在山中安居乐业,不会出来sao扰地方百姓。

    面对这种狗急跳墙的威胁,李刺史最后竟然选择了退让,这是让当时所有人,包括后来看卷宗的丁晋都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过除了李刺史本人,或许再没有一个人知道当时他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或者是一时糊涂,而做出了这样一种不明智的选择。最终,剿匪之事罢议,李刺史和张归霸的关系彻底决裂,而且,李刺史后来的被贬职,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张归霸当众怒斥李刺史,使李刺史恼羞成怒,本来是给张归霸奏请的校尉之职,最后也落到了更识时务的彭大翼手上。而当时的彭大翼不过是张归霸的一个小兄弟,他的功勋,连张的一根小指头都比不上。

    这还没完,接着,张归霸很快就被李刺史收回了所有权利,不久,又被驱逐出官署,再次恢复了白丁身份。

    丁晋深深叹息,既为剿匪即将建功而最终的半途而废,也为张归霸英雄落魄的遭遇,他问解放:“那这位张义士,后来又如何呢?”

    这是在解放的私人府邸,丁晋今日来此,一为看望称病的解放,二是询问他有关换将之事。

    解放听从了李清的建议,既没有推荐团结兵将官,也没有推荐有交情的牛畏,而是大力推荐曾和自己闹过矛盾的张归霸。事实上,张归霸和他有很深的旧怨,当日,解放也是不主张剿匪的坚定分子,两人争吵激烈,而张归霸失势后,解放将他的旧部全部收编,虽然这出于李刺史的授意,但难免给人落井下石的感觉。

    对于解放不避前嫌的推荐,丁晋感觉很满意,这个人确实不错,最关键的是知进退、识大体,让这样的人继续统领团结兵,也是比较放心的。

    当然,这种心意,还不能透露给他,这次解放无功而返,丁晋是比较恼火的,决心要好好敲打他一番,此外,分化解放的权利,也是必须的,这无关对解放是不是有意见,而是领导者便于掌控的需要。

    只听解放叹息道:“英雄走投无路,最是让人怜悯,说起那张校尉现在的处境,确实让人感叹。哎,虽说下官和他有缝嫌,也实不忍见他此等落魄,真正是苍天无眼啊。”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