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宦海风流在线阅读 - 人物篇 第十五章

人物篇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三十、

    李景俭以“口蜜腹剑”著称于世;当时朝中人都异口同声说:“李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

    李景俭早年依托“家族荫恩”入仕。

    但他的家世实在有点可疑。他自称出身陇西李氏,但又称李阳冰为从叔。李阳冰却为赵郡李氏。李景俭正是在时任吏部侍郎的李阳冰的推荐下,被朝廷“察举”,从而成为正式官员。

    当时就有一种谣言说李景俭根本不是世家子弟,他出身庶族,为了仕进,于是诡称自己是陇西李氏,后来又靠厚颜无耻的拍马之术巴结上李阳冰,通过李阳冰的关系,终于成功迈入仕途。

    很少有人是天生jian佞,李景俭就是罕有之徒。这个人的无耻嘴脸,在年纪尚轻的时候已经暴露无遗。

    当时,李景俭为了寻求快速“进步”,将主意打在了权臣武澄宇的寡妹身上。为了吸引武meimei主意,李景俭特意为她写了一首诗,卖弄自己的才情。

    这首诗的全文是: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平心而论,此诗从观赏性、艺术性上来说,确实不错,本应打动富有才情的武meimei。可惜。李景俭不仅没有得到美人青睐,反而被武meimei当众嘲讽了一顿,这是为的哪般?

    原来,这首李景俭自誉为平生得意佳作的七言诗,却原来是纯粹的抄袭。原诗为: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懒整鸳鸯被,羞褰玳瑁床。春风别有意,秘密处也寻香。

    原诗为前唐宰相李义府所著,很明显,李景俭是在人家李义府的诗中每句加了两个字,就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被武meimei嘲讽后,李景俭这种“偷名人文章”的行为,被当时的人传为经典笑话,要是换了一位脸皮薄的人,早就羞不可言,可李景俭倒好,照样若无其事地出入武澄宇的太师府,当别人故意提起此事后,他还一个劲大赞武meimei的才情不俗,真有一种唾面自干的超然风度,由此可见李景俭做人的无耻。

    可惜李景俭费尽心机,不仅没有泡上美人,连武澄宇的大腿也没有攀上,原因就是人家武太师根本瞧不上他。

    李景俭相貌长得很漂亮,却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说他是“绣花枕头”都有些对不起枕头。起码枕头没有像他那么无赖无耻,这样的人,向来自负的武澄宇怎么会看得上眼?

    李景俭油滑成性,善于见风使舵,见在武派这里讨不到好处,立即就投入了宰相高爽的旗帜下。

    当时,李景俭任职长安县令,整日为高氏摇旗呐喊,上跳下窜的犹如一个小丑,得到高爽的一些口头表扬后,李景俭更加得意忘形,仗着有后台撑腰,竟然和上司京兆尹刘岩唱起了对台戏。

    可是没想到人家刘岩来头更大,后面有宰相曹斐暗中撑腰,到了真正对决的时候,李景俭的大靠山—高爽反而先怯了下去,为了撇清关系,这个更善于见风使舵的老狐狸将李景俭推出去擦屁股,可怜李景俭犹如丧家之犬,被刘岩狠狠收拾了一顿,过后又被发配到山南西道当了一名小县丞。

    这时。李景俭又遇到一件更恶心的事情。

    当日,他自称出于陇西李氏,及至他投到高爽门下,发达显贵后,陇西李氏的各支纷纷前来和他叙亲疏远近,一些李姓子弟,趋炎附势,附和苟合,称他叔拜祖者不少,李氏族长李崇德还郑重其事地将李景俭的名字录入族谱。可是等到李景俭被贬为普宁县丞时,时任给事中的李崇德直接将李景俭一支又从陇西李氏族谱中抹去。

    李景俭在普宁遭遇的不是人生的低谷,这段贬官经历反而成为他仕途的转折点。

    他在这里结识了一个同样不学无术的家伙—普宁恶霸高增寿,高增寿自身没什么能耐,但他的义父却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就是肃宗皇帝的亲信—大宦官高师成。

    肃宗皇帝在世时,非常宠信几个大宦官,因为这几个人对他登上帝位有很大的帮助,肃宗认为他们有“拥立之功”,又是容易掌握控制的身边人,于是常常委以重任,信任尤甚大臣。其中,高师成任职内常侍,陪伴念宗,须臾不离左右,对皇帝的喜好非常熟悉,常能取悦君上,于是成为宫中最有权势的阉人。

    通过高增寿这个中间人,李景俭千方百计地巴结上了高师成。

    高师成是太监,最大的心结就是没有子孙。于是李景俭像孝敬父亲一样恭顺高师成,称称呼他为恩府先生,无论是什么场合,只要有人提起高师成的名字,李景俭便立马跪倒在地,虔诚地磕头,旁人窃笑,李景俭也不当回事。

    此外,李景俭很贪财,而且敛财有术,小小的一个县丞,他却能做得有滋有味,收刮了很多财货。同时,李景俭又善于利用财富,他将大部分财物都献给高师成等宦官,以取得他们更大的信任。

    这样,高师成经常就在肃宗面前为他铺路,夸奖他有“贾物之才”,如果让他执掌财柄的话,一定能为国家创造许多财富。

    靠着高师成等宦官的帮助,李景俭一步登天,被肃宗皇帝授为“户部度支司郎中”,不久又迁升“度支使”。兼“盐铁使”,掌管天下租庸税收,开始进入大周帝国的政治中枢。

    初登高位的李景俭总结了以前的失误,年轻时,他在政治上见风使舵,那派强他就依附谁,但是不仅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吃了不小的亏,问题就在“强出头”三个字上。他傻乎乎地作了别人互相争斗的打手,不管谁胜谁负,打手从来没有好下场。

    这一次。李景俭终于学乖了,他认识到政治斗争实在是凶险万分的事情,这种事情最好不要沾手,任凭别人划阵营、分派别,明争暗斗,自己只要坚持一个真理:哪派都讨好,闷声发大财,谁也不得罪。

    但是,除了这些政治厮杀外,那些得罪自己的人,必须施以报复,当然,其中的手段要分外讲究,最好是收拾了对方还不让对方察觉。

    李景俭首先报复的人就是落井下石的李崇德,李崇德是当时正和武澄宇集团激斗的萧嵩、王博派系的人,他巧妙地利用了两派的矛盾,挑拨离间,唆使俞平伯攻击李崇德,并暗中为俞平伯罗织了李崇德的很多罪名,结果李崇德下狱,不久后,俞平伯迫其自杀。

    李景俭深知,为官之道便是要能揣摩最高领导—皇帝的心思。因此,他想尽办法与后宫嫔妃及宦官套近乎,以便从他们口中得到皇帝的真实想法。史称李景俭“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

    李景俭得到了肃宗皇帝的信任,尤其是大宗朝后期,肃宗暴虐成性,往往因一些小事而对臣下降罪,而李景俭往往能体会上意,皇帝的心意还没有说出口,李景俭已经把事情做得很圆满。这让肃宗更是对他另眼相看,视他为自己的腹臣。

    李景俭素来品行才望不高,被朝中百官瞧不起,但颇为机灵乖巧,善于钻营。历任户部郎中、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户部侍郎等职位。黄龙元年,慧帝即位后,李景俭以顾命大臣的身份坐上宰相之位,为户部尚书、参知政事。

    当时窦刚为中书令,卢士琼为侍中,李景俭还不是主要的执政者。窦刚鄙视他的为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李景俭虽然心里恨得要死,但因为窦刚大权在握,李景俭表面上还不时讨好他。大臣们议事时,李景俭从不敢公开反对窦刚的意见,背后却处处设陷阶,挑拨离间,制造窦刚和卢士琼以及君臣间的矛盾。

    天复二年的时候,李景俭主持的“经济政策”饱受批评,被撤销了参知政事的宰相职务,其时,钱伯芳案暴露出了“盐铁署”的种种不法行为,李景俭身为最高负责人,难逃其咎,遂被贬为鄯州长史。

    李景俭再一次被贬官,他的那些野心和**没有消失,他在北庭的风雪严寒中默默等待着,机会终于在天复五年810年来到。扬钜叛国案,震惊天下,李景俭知道,他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本书有关李景俭的情节:

    1,维州事件:李景俭因左右逢源之术,坐山观虎斗而得到渔利:

    原文:维州事件不仅直接导致太后党的衰落,其后也牵连了众多中枢官员,几十名大臣或左迁被贬或削职降罪。主张和议虽是政事堂会议通过,但窦刚身为首席宰辅,无法逃脱领导责任,原宰相制度中,当有一位是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从此事件后,窦刚不得不让出这份殊荣,改为诸位相公轮流执笔,窦派声势大损。

    最大的得益者,当算是“侍中”卢士琼。随着大批重要官员的获罪和致仕,窦刚也以丢卒保帅的魄力避免了自己集团的伤筋动骨,一些把持的重要位置不得不让出,卢派党羽趁机占据其位,许多要职被卢士琼集团和落井下石的“李猫”李景俭故旧亲信瓜分。

    2,贪官归登来正是因为投靠了李景俭而发达:

    原文:归本为长安城净善寺一名僧人,因做得几首华丽小诗,为当时的宰相王博赏识,归登来倒也机灵,立刻留发还俗,紧抱上宰相公的大腿,被提拔为秘书省校书郎,可惜这份工作虽在中枢显赫之地,但却没什么实权,干了几年,他见王老头不再提拔自己,于是立马投靠了“参知政事”李景俭,靠着“献媚邀宠”,当上了尚书都省的郎中之位,这是五品之官,已经算是可以穿绯衣的朝廷中级官员了。这也符合李景俭一贯的手段:他敛财从来不抛头露面,而是指使一些如归登来这也的人来为自己谋取财货。

    3,“盐税专卖法”出台,因谭孝移的病逝,李景俭成为负责人:

    4,丁晋的老上司—宇文成和李景俭之家发生的矛盾:归根结底一句话:为权利而起的争斗。

    原文:由于现任的“太常寺卿”年老多病,宇文成这个少卿实际上成了主持太常寺工作的“第一把手”。但是新盐政改革后,“门下侍郎”加“参知政事”、“检校户部尚书”李景俭,开始负责全国的经济工作,为了加强对经济各部门的了解和控制,他上书让朝廷任命了一位户部的属下担任“兼太常寺少卿”的职位。

    虽是兼职,但这个人被赋予的权利却越来越大,不断挑战宇文成的权威,这还罢了,问题是他所施行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和宇文成的原则有很矛盾的冲突,一个部门有了两个大领导,可想而知混乱情况。

    5,淮西出兵之争:李景俭原为主和派,后看主战派势大,立马改弦更张:

    原文:以户部尚书、参知政事李景俭为首的一部分大臣认为:帝国财政枯竭,国力已不堪承受一场战争,朝廷应该正好趁淮西镇内乱的时候,巩固国本,而不是擅动干戈。

    这一部分从国家财政考虑的官员,以李景俭、杜黄裳为主,他们两人是主持经济工作的长官,虽然这一段时间互相之间颇有摩擦,但他们是最清楚帝国财务状况的人,自然知道现在绝对不是起战争的最好时候。

    原本为主和派的李景俭首先附和“兵部侍郎”刘嶙的意见,要求尽快捕获刺杀宰相的凶手,严惩幕后指使者,矛头直指军镇。并质问负责京城治安的“京兆府”和负有监督之责的“御史台”,堂堂宰相之尊在光天化日下被人刺杀,是不是严重的失责?

    6,得罪李景俭的倒霉官员的下场:

    原文:在“刺客风波”中,便有一位御史台的官员,获罪贬到雷州,因为是待罪之身,还不许居官舍,只得租民屋。这位官员曾得罪过“参知政事”李景俭,听说李景俭便让雷州刺史下令州府究治胆敢借房给管制分子居住的民众,结果这位前御史大人,挨了数日风吹日晒,才找到一处居住的房子。

    7,丁晋的座师杜黄裳因和李景俭政见不同而遭到他的排挤陷害:

    原文:幸好,杜黄裳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在主持经济工作中,和李景俭颇发生了一些冲突。这早在丁晋预料之中,杜黄裳此人,极为的清廉正直,一般人如果不是同样廉洁之士,恐怕很难和他共事。……

    而杜黄裳在为国理财方面,也很有一手,他是最早着眼于南方的人,在念宗皇帝时,他就曾建议朝廷大力征调江南财税以缓解国家困难,后成为“户部侍郎”后,身体力行,创办良多。他又完善了李景俭等人施行的有很大缺陷的榷盐法,使盐利收入达到了国家总收入的一半。可以这么说,这几年帝国兵革之际、战事剧烈,而国家财政极度困难而危危不倒,靠得就是杜黄裳施行的一系列有利的经济政策,如果没有这些积极的政策支持,恐怕,大周帝国现时的局面,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过,李的贪财和杜的清廉,不是他们结怨的矛盾点,造成他们之间激烈冲突的,主要是工作问题,也就是彼此施政观点和经济政策的严重对立。……

    现在,李景俭抓住的便是这一点——这白骆驼到底是刘挚赠送给杜黄裳的礼物,还是行贿给他的脏物呢?……

    8,李景俭政治上毫无建树,屡出昏招,实行了“卖官售爵”等受士大夫唾弃的新政:

    原文:这个事情还启发了一个人聪明的大脑,正为破败不堪的国家财政焦头烂额的副相李景俭,由这个争抢爵位的火爆情形,灵光一闪地想出了一个暴敛巨财的念头。

    虽然这个想法显得有些荒唐,也必将会被那些清明之士唾骂,但是走投无路的李景俭显然已经顾不上其他了,只要是能帮他自己摆脱现在这个危险的政治困境,他绝对不惜行险一拼。。……

    键是李宰相后面的话,接着,他话锋一转,悲天悯人后,以一副无奈的姿态宣示,为了替朝廷积敛财力,支援前线战事,朝廷准备试推行“刑罚钱当“和“钱爵”的政策,也就是被处以流刑、徒刑的罪责后,可用钱物来代替;至于“钱爵”,李景俭虽说得尽量婉转,遮遮掩掩,且再三强调受爵人将有严格的要求和审核条件,避免所授非人,可是说白了,它就是为清流士人深恶痛绝的卖官售爵。

    9,襄州剿匪,查出王保等人的不法行为,李景俭担心自己受牵连,决定消灭知情人,并先发制人指使人弹劾诬告丁晋:

    任何人都会得意忘形,包括李景俭。襄州的巨大收益,让他欣喜若狂,相应地也放松了警惕。在这条“门路”上,他第一次抛头露面,原本是想拉拢王保,做点感情投资,可是现在看来,却成了很不谨慎的行为,也成了危险的把柄。如果要掐掉这条线,那么就必须先清理掉有可能的隐患,比如胡铁头,比如王保。……

    就在这个时候,王保得到了不妙的消息:武元宗派心腹周侠,统两千健卒,驻扎襄阳,协助丁晋调查山匪逆乱真相。雪山加霜,紧接着,和宰相李景俭联系的人突然失去了消息,过了几日,长安城的探子才查明情况,原来那个jian诈的李老猫,想要和己方断绝来往,撇清他在其中的关系。……

    10,走私案发,更牵扯出盐铁署的种种不法行为,李景俭安排钱伯芳做了自己的替罪羊:

    原文:李景俭从眯着的眼缝中透出一缕精光,暗暗打量惊慌失措的钱伯芳,半响,他展颜一笑,安慰道:“钱公无须忧虑,此事虽然颇为棘手,但也不是没有化解之道。到底是哪位高人指点相公宅中风水,钱公可否告知?”……

    钱伯芳一走,李景俭马上派心腹向御史台秘密举报:钱伯芳曾召妖道郭行真进入府内,行“蛊祝”之术,并且将钱伯芳告知的郭行真的藏身之所,也透露了出来。……

    李景俭开始虽有异议,但很快就反戈相向,成了坚定的“倒钱分子”,不遗余力地主张严查……

    钱伯芳还是有一定政治敏锐感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要置他死地之人,竟然会有李景俭在内。……尽在中文网更多:

    看书累了吗?来7432小游戏休闲放松一下吧!网址:.

    重要声明:“"所有的文字、目录、评论、图片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阅读更多最新章节请返回,支持宦海风流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阅读。

    Copyright2008-2009AllRightsReserved黑龙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