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谋定天下之扶明在线阅读 - 第九十五章 京师一日(上)

第九十五章 京师一日(上)

    上文说到,王启年到了京师第一天,便和周祥春拜了把子。接下来两人互相伤害,几坛子酒下去,都被放倒了。

    一宿无话。

    第二天一早,王启年便准备带着方汉去京师转转,顺便去兵部申请批文。

    熊珊大腿受伤未愈,行动不便,自然没有办法跟着出来。却拉着王启年的袖子,死也不依,一定要王启年留下陪自己。一般男人对撒娇的女人没多大防御力,对漂亮女人的撒娇是负数,对暧昧中的漂亮女人的撒娇是负无穷。

    倘若是平时,说不定王启年就答应了,今天却无论如何也不敢答应。京师城外还有四十多个哥们翘首以盼呢,在皮岛上苦了那么久,眼见着就要进京师这个花花世界,可以好好享受下。却差临门一脚,被堵在了城外,换了自己处在他们的情形,肯定也是急躁的很。

    女人天生就会演戏,越是漂亮的女人演技越好,从小练出来的。眼见着撒娇无效,熊珊脸色一变,换成了一副凄惨的模样,眼睛中含满了泪水,怯生生的看着王启年,开口说道:“年大哥,你可千万别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啊,我害怕!”

    看到美女这可怜兮兮的样子,王启年心都软了,只好软言软语的相劝,又许下了许多承诺,一定带回来好吃的好玩的,这才让美人转为嗔笑。

    两人又在房内磨磨蹭蹭了半天,眼见着都日上三竿了,再不出门就得吃午饭了。门外的方汉咳嗽着催了好几次了,王启年这才走出来。

    周府管家看到二爷带着下人要外出,便凑了过来,行礼之后,开口说道:“二爷这是想上街逛逛?可需要老奴安排一个妥当的下人带路?”

    王启年自然摇手拒绝,倘若有人领着,方便倒是方便了,可惜不真实啊。不管到哪里,领路的下人把周大人的牌子一亮,普通老百姓谁都得小心应对。自己想要听得,想要看得,还是这京师真实的风土人情。

    根据谋士守则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五十六小节,作为一个谋士,到了某处,得先去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却是很紧要的。

    谋士这一行当,说穿了算计人心。算计人心之前,你总得先了解下当地的风俗人情吧。

    倘若到了五代十国的南唐,流行的却是婉约风,人人都没有硬骨头,你去用激将计,能有效么?倘若到了南宋时期的蒙古,流行的是一言不合就抡刀子。这种环境去做说客,开口就来个“专为**吊唁而来”,风险也是极大的,到时候说不定给谁吊唁呢。

    而要探听当地民风,去茶楼便是不二选择。一方面茶楼人杂,各色人等都有,完全是社会的小型缩影,大体可以看出各个阶层的态度。另一方面,茶楼人员流动频繁,各种情报也泛滥。即使大逆不道的事情也有人敢说,说完后拍拍屁股走人,谁又知道谁是谁?

    二人走出了周府,来到了附近的茶楼。在熊珊房里耽搁了半个多时辰,现在已是巳初初刻,茶楼里面却仍然是人声鼎沸。

    二人上了茶楼,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座了下来。这茶楼却不是光做茶客生意,除了茶水小点外,其余的酒菜之类也都有经营。

    虽说方汉此时身为下人,以前却也掌握过千军万马的,身上自然有一股气势。王启年在东江呆久了,打交道的都是东江高层人员,气度也自由几分不凡。

    茶楼小二每天迎来送往的,见识的人多了去了。一见这二位,便知道是久居人上之人。赶紧靠了过来,先行了个揖手礼,然后开口道:“二位老爷想用点什么茶?小店各类茶色小点均有,保证老爷们吃的满意。”

    王启年看了看旁边的方汉,这可是大肚汉,便开口道:“最好的茶水来一壶,各色精致小点来八碟。”

    须臾之间,茶水和小点都端上了桌子。趁着小二还没下去,王启年指着桌上的一碟包子开口问道:“这碟包子多少钱?”

    小二回答道:“回老爷,这一笼精致包子,半两银钱。”

    王启年吃了一惊,一笼包子半两银,这京师的物价还真是昂贵。

    没想到小二继续开口了:“老爷您要的是精致包子,价格自然要贵点。这包子不仅表皮雕花,里面的馅料也是特意精选的三个月大的小牛rou。一天不多,一天不少。味道绝对让老爷满意。”

    王启年接着问道:“普通包子多少钱一碟?”

    小二回答道:“回老爷,普通的大包子,却是论笼卖的,一笼包子也就十个大子儿。不过用的料就难说了。”

    王启年这些心里明白过来了,看来不管是官场还是民间,这京师流行的都是奢侈风啊。接着开口道:“倘若在贵店宴客,眼下京师流行的三等酒席,能否办的出来?”

    眼瞅着似乎来了豪客,小二精神振奋起来,态度也更加的恭敬,开口说道:“看来老爷不常来京师啊!眼下京师流行的三等酒席,大多数茶楼酒楼都能办。宴席用的精致器物各店都有。至于菜肴,小店也有两道招牌菜进了酒席的菜谱。需要从其它店运来的菜肴,小店也有保暖的小车儿,里面盛满热水,菜盆儿放在热水上面,运过来刚刚好。这位老爷请看,小店共有三层,一二两层用作茶楼,第三层却另有楼梯出入,专门用来举办宴会。别说三等酒席,就是二等酒席,小店也能给老爷您办的滴水不漏。另外,倘若需要接送客人的轿子等物,小店也能代为租赁。需要陪酒的花魁,小店也和八大胡同几家有名青楼都有来往,老爷只需要吩咐一声,小店便能给您办的妥妥的。”

    谁说明朝没有资本主义啊,这就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只要有钱,随便找家店,都能给你办全套。京师的氛围尚且是这样,久被这种氛围熏陶的京官们,肯定是个个向钱看了。看来这京师流行的竟是金钱风,要在京师办事,就只有银钱开路了。

    王启年二人正要开始吃喝,楼下却传来了一阵争吵声。间或响起几句“这昏庸皇帝”“这土匪一样的毛文龙”“这丧心病狂的袁崇焕”“这老jian巨猾的王启年”。

    王启年摸了摸鼻子,尴尬的笑了笑。你们讨论皇上和毛文龙、袁崇焕就好了,何必扯我下水呢,何况我也不老啊!

    旁边的小二还没有走开,见状又凑上来赔礼道:“二位老爷勿怪,这是楼下的王秀才和李大膀子又开始拿辽东的事情开吵了。不过老爷们放心,绝对动不起手来。”

    王启年开口问道:“因为辽东何事争吵?”

    小二回答道:“还不是前阵子传来流言。说袁督师的功劳都是从东江毛文龙手下王启年那边抢来的。虽说官面上已经澄清了,民间却仍然是争吵不已。”

    事涉自己,王启年也懒得再问,转换了话题,开口道:“刚才楼下那人辱骂皇上。也没人管么?”

    小二嗤的笑了一声,想了想知道不对,赶紧又赔礼,然后开口道:“倘若是天启年间,别说骂皇上,就是骂阉党,也要小心厂卫前来拿人。这厂卫衙门可是龙潭虎xue,进了去不倾家荡产就别想出来。还是崇祯爷圣明,一登基便废了厂卫。如今只要不被当场抓到,背地里谁还拿朝廷当回事,还不是想骂就骂。”

    王启年听到这里,不由得开始沉思起来。明朝灭亡的一大因素,便是厂卫的撤除。

    大明地域广阔,靠皇帝一个人治理,肯定是管不过来的。唯有把权力分散给百官,通过金字塔的模式,才能完成治理。地方官员管理民政,六部管理地方官员,皇帝管理六部。旁边再加一个内阁给皇帝出主意。到了仁宣之治时,内阁夺权成功,在皇帝和六部之间横插了一杠子。变成了内阁管理六部,皇上管理内阁。

    事实上,这种一根线到底的管理形式却是极其危险的。倘若下面的人想隐瞒事实,只要中间某一级隐瞒成功,作为最高权力的皇帝,肯定得不到实情。而朝廷的政令需要根据下面的实情来调整,反馈上来的消息都是假的,要想施政恰当,有可能么?

    唯有另外再拉一根线,直接联系皇帝和民间,才能获得正确的反馈。于是,厂卫便充当了这根丝线,直接把民间的问题反馈到最高权力手中。从而使得皇帝施政时有事实参考,同时也使得执行政令的百官不敢太过分,做事得有底线。

    除了直接反馈民间声音外,厂卫还有一个功能便是监察百官。

    厂卫和文官是天生的死对头,相互之间都在寻找机会攻击对方。有了这种相互监督,大家做事都得有底线。倘若过了线,大多会被对方告黑状。也正是有了这种对立,皇帝便能很好的把持权柄,不用担心大权旁落。所以历史上明朝出了好几个奇葩皇帝,躲在深宫几十年不视事的都有,大明照样玩的很转溜。

    等到崇祯皇帝上位,在东林党众人的忽悠下废置了厂卫,这下就惹下大祸了。不仅得不到民间的真实消息,连对百官的约束也变得无力,甚至连民间都有了失控的迹象。

    虽然在大明的制度里面,还有都察院管理的科道言官,可以用来督查百官。可惜督察一系却没有自成系统,今天这个官员在六部,明天转眼便调到了都察院。后天这个都察院的大佬,又调去任了六部尚书。人员在都察院和六部之间流动,调来调去,还是那批老人,二者成了一家子。

    如此情况下,自己人查自己人。有了问题也是罚酒三杯的小事情,酒桌上吃吃喝喝就解决了。这样下来,所谓的督查便名存实亡了。

    厂卫的废弃,不仅让民间的实情无法反馈上来,百官能轻轻松松的忽悠皇帝。也同时让皇帝失去了cao纵百官的得力工具,虽然崇祯皇帝后来用暴力来解决这一点,连首辅都有赐死的,可惜却越搞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