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章 襄阳之局
襄阳总兵王光恩现在在囚车之中是如风箱里的老鼠,坐卧不安。最新得到消息,他被逮捕之后,弟弟王光泰造反了。他与满清委任的郧阳抚院潘士良闹的不大愉快,却被逮捕,这让他的部下们很不安。而后杨文富署理总兵,准备吞了他的队伍,他的弟弟带兵造反了。 想他王光恩出身草莽,绰号‘小秦王’,在勋阳的时候,连李自成的大顺军都在他手上吃亏了,能带起今日这份势力是相当之不易。满清军南下之时,无奈投降了满清,却想不到落了个身陷囚牢的下场。 “这位兄弟!帮个忙。” 可惜看守他的侍卫眼睛一翻,拿起鞭子就抽:“狗东西,连个爷都不会叫,活该去死。狗奴才,少来这套,爷跟你个囚犯受这罪,奶奶的,招谁惹谁了。” 被抽了一顿鞭子的王光恩怒了,他何时有这么狼狈过:“姓彭的。好言好语的和你说话,别不识抬举。” 不想对方却笑了:“哈哈…………狗奴才,告诉你,爷不姓彭,哥几个都叫我彭秋,你以为爷就姓彭?没见识,告诉你,爷姓富察名彭秋,没点眼力劲,少他娘的放屁,老实待着。” 王光恩无奈:“这位爷,能不能帮忙送个信。” “送信?别做梦了,能让你活着已经是恩典了。你就别妄想了,你弟弟那不知死活的东西还敢造反,你也就等死吧。贱奴………………” 吃了一顿鞭子加侮辱的王光恩绝望了,看来自己是要死了,早知今日如此憋屈,真不如当初战死沙场,也省的受这份折辱。满清人从来没有将他们当人看,就算他是一方总兵又如何?还不如人家满大爷一个小兵呢。 心灰意冷之下,王光恩闭目。耳边却传来一阵弓弦与火器鸣响之声。路上的草丛冲杀出数十命黑衣人,看起来是埋伏很久了。 ‘有人劫囚’‘杀死他们’之声顿时从慌乱的看守队伍中传出。只是被埋伏,押送者也不过百人,更有几名清军抽刀守护在王光恩囚笼边保护他,没有多久押送队伍被杀散,对方的火器实在厉害,有和明军新军作战的都知道,这些犀利的火器要了他们多少人的命。 王光恩看着走来的黑衣人砸开了囚笼,问到:“诸位好汉是什么人?为何救我?” 为首一人,浓眉大眼,倒是豪爽的很:“我们是什么人就不要问了,跟我们走就是了。等回到你的大军之中,你便知道一切了。” 三日后,王光恩回到勋阳,在弟弟王光泰那里才知道,这些神秘的黑衣人是大明军法处的人。 王光泰在公开造反之前,就已经联系了明军。襄阳位置十分关键,襄阳总兵的事情也让明廷很上心。朱慈煃亲自发出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救回王光恩,作为交换,王光泰会带着大军投降,并且固守勋阳,直到明军到达。 对于清军,王光恩不是太担心,目前襄阳地区,是他的兵力最为雄厚,他清楚弟弟的性格,没有把握的事情也不会做。当下问到:“明军何时能到?” “已经出发了,最多五日便到。” “便这样降了?” 王光泰也要摇头:“大哥,我清楚你的心思,就别想那么多了,只要能把你救回来。我给他们做牛做马都认了。****的满清,咱们给他们卖命的时候啥事没有,就因为和那王八蛋有些争执就抓人。不就因为他是个满人么。大哥,明军现在声势大涨,迟早会打到襄阳地面上,看样子谁胜谁负不好说的很,干脆我们就降明,总好过降清。” “你…………你太鲁莽了吧。万一明军没来,清军便至怎么办?咱们这些兄弟可怎么办?” “大哥,您就别担心粮饷问题了,早就准备好了。我您还不知道吗?不准备好才不会动呢。就算是明军不来,大不了和他****的满清拼了,比您受这不白之冤强。我们怎么都好说,这些王八蛋就不该打您的主意。” “算了…………”王光恩无奈,自己的兄弟他清楚,就是见不得自己受苦。有兄弟如此,还有什么好求的? “大哥,您就把心放好了。大明那边是天子亲自下令,派人去解救您的。大哥,如此重视,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说来开始,我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这么顺利。” 王光恩苦笑,自己?自己流寇出身,值得人家这么重视?说到底,还是因为襄阳。目下满清兵力不足,组建新的军队不可能马上投入战争。其实自己为什么会被抓,他心中也有数。就算满人尊贵,也没有因为口角冲突就抓一方大员的道理,满清人还是信不过自己。自己前脚被抓,后脚就有人来收编自己的军队,要不是弟弟动作快,他也是必死无疑的了。
襄阳地区的士兵大多是他的部属,他投向那边,那边在荆襄就可以占据优势。而且投降大明,他也是有这个意思。荆州那边是忠贞营打下来的,虽然忠贞营进入云南了。可忠贞营以往是谁的部下?是李自成,连闯贼的余部朝廷都能委以重任,他又有什么好怕的? 这一下,好比火中取栗,满清湖广提督孙定辽的军队很快就会上门的,也好,打个漂亮仗,以后自己的前程也会有保障些。 “光泰,将士们准备的如何?” “全部枕戈待旦,就等您一声令下了。” “好,孙定辽的军队还有多少时间到?” “十天之内,他们必然到。” “呵呵,好,先拿孙定辽的五千人马祭旗。他娘的,这辫子拖着真难受,告诉将士们,将辫子全部收拾了,我们不能忘了祖宗,满清无道,该将他们斩尽杀绝。” 朱慈煃现在奉行的政策是能拉拢就拉拢,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原先的明军也好,反贼也好,只要一致反抗满清,就饶恕昔日之罪,一同反清。 也是因为这个政策,原来李自成的大顺军余部、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大多投降,各地抗清力量也纷纷投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剃发易服’的人多了去了,原本都是一盘散沙,成不了大事,但是朱慈煃出头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却成了一股几乎不可抗拒的力量,传统的力量是恐怖的。 现在明清之间在对峙,都没有大的军事行动。但是朱慈煃却一点也没有闲着,不断的策动各地反叛,弄的满清焦头烂额,不知不觉间,此消彼长,等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就是再次北伐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