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锦绣三国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

    眨眼便到了七月,刘备趁着袁谭集结青州军于西线,率鲁军突破青州南境,攻破重镇北海,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临淄。袁谭闻讯迅速撤军回防,但青州百姓闻前朝刘皇叔、徐州鲁国鲁王刘备率军入州,竟争相归附,数rì之内便有青州东部郡县便有十之六七叛袁归刘,刘备的鲁军声势大振!

    袁绍上次吃了官渡之战的亏,这次终于听从沮授田丰等人之策,不再固执解决曹cāo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以长子袁谭、外甥高干为主将分晋军主力为三路。袁谭率十万青州兵为东路军,西出青州进攻濮阳;高干率七万并州兵马为西路军,南下先攻河内等地,再渡河取洛阳。而袁绍和三子袁尚领五十万晋军南下直攻许昌为中路。

    袁绍此次不求三路全胜,只求三路兵马都稳扎稳打先立于不败之地,只需一路能够破敌取胜,便可兜转侧击,魏国士衰将疲,兵力匮竭,必不能抵挡,便可使得全线大胜。

    谋划是很好的,只可惜时机已经不对了。这天下如今可不只是袁绍曹cāo两家争雄,曹cāo刘备刘表张绣乃至昔rì虚君刘协,皆划地一方聚兵为王,怎会轻易就便宜了袁家的好事。

    甚至并不需曹cāo刘备特意派使相互联络,如此形势之下,两家很是默契的自动达成了战时同盟。曹cāo甚至将一直在泰山北麓坚持作战的臧霸部调往兖州,完全是对刘备放开了东面的门户。而刘备这一回却并无半点趁势扩张的心思,只是派少量兵马接管臧霸盘踞的泰山北部,除此之外鲁军再无逾界之举。

    曹cāo如此拆东墙补西墙也是无可奈何,魏军主力必须悉数北上才可有与袁绍的五十万晋军一战之力,而至于河内濮阳南阳等地,就只能靠当地的主官守将自己组织本地的郡兵县卒应敌了。总之就一句话,魏国已然再无可调可用之兵了,臧霸部兵马虽然经历泰山之战大损,但仍有不少可战之兵,此刻只能用于正面作战而不作守备只用了。

    刘备虽然在后世一直被诟病其大局观差,能被曹cāo孙策甚至袁绍之流甩开几条街。要不然直到有了诸葛亮辅佐将近晚年的时候才有了蜀汉基业。但此刻这种形势无论是谁都不会行背后插刀之事。不然损了声名誉望事小,曹魏灭国连带赔上自己事大!

    曹cāo领魏军与袁绍在仓亭对峙,忌惮曹cāo的jiān诈,加上自恃兵众粮广,袁绍并不急于决战,而是坐等其他两路战报。但是最后等到的,竟然先是刘备跟自己翻脸开战的消息,准确点说是因为郑玄而跟自己儿子翻脸了,刘备的檄文中倒是没提自己。

    其实袁绍早先也征召过郑玄到自己帐下,但是郑玄却予以婉拒,袁绍于是也没强逼。袁谭做了青州刺史之后便是有样学样,因为紧邻曹魏,袁谭在青州大肆征粮扩军惹起了民愤士怨,便是强行派人拉郑玄为自己做事来为自己争取民心士望,不料郑玄是真的老了,半路就病死了。于是被刘备找到了借口,举兵北征。

    根据青州的军报,北海已经丢了,临淄已然告急,若是要保青州不失,袁谭的十多万青州兵必须全数回援,如此东路军便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还好,兖州本就有曹魏重臣程昱坐镇,袁绍本就没对突破濮阳一线抱有太大的希望。最有把握击败魏军的还是高干的西路。毕竟因为钟繇背叛曹cāo的缘故,司州一带再无曹魏一线人物坐镇,比起兖州守备更空虚兵马更少。

    但是高干这一路却是紧接着传来了差点让袁绍吐血的消息。

    高干率领的西路晋军自晋阳一路南下,河东和河内两郡却早已是坚壁清野。高干因两郡守军皆是县卒民兵组成而轻敌大意,再分七万兵马为两部分别去取城,却是遭到了曹魏河东太守杜畿和河内太守魏种的坚守阻击,屡战不胜。

    高干自然是不敢将这样的战报送到袁绍处的,本想打起jīng神重新集中兵力对河东河内两郡逐个击破,以此掩过先前的不利。但不曾料想自己后方沉寂匿声了好久的黑山军突然大举作**,其头领张燕更是再度出山,并州诸多郡县顿时告急。

    高干闻讯只得紧急秘密组织退军,不料却不知怎地走漏了消息,被杜畿和魏种联手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没损失多少兵马,但是粮草辎重却是被魏军抢掠烧夺殆尽,不得已只得向在仓亭的袁绍本部送去军情战报,请求粮草支援。

    东西两路大军皆逢大变,最后回过头竟还得靠自己于曹cāo再决一死战。袁绍怒于张燕的不识好歹与刘备的假仁假义,胸中郁愤难平,最后竟然是真的被气的吐血昏厥患重病。

    ……

    在北方晋魏鲁三国大战之际,西北雍凉的局势亦是动荡了起来。雄踞西凉的韩遂马腾忧心于长安汉室小朝廷的励jīng图治rì益坐大,亦因先前禅国封邦大封诸侯王时没有自己而不满,于是联结其他诸多西北小军阀,共同出兵攻打长安,一时雍凉大地再起兵**。

    而于蜀地立国的刘璋终于算是完成了继父亲刘焉以来的夙愿,自成一国称孤道寡。于是更是不管不顾益州以外的纷**,于国都成都大兴土木,广建宫室殿宇,大修庙坛,不必多表。

    割据汉中的张鲁虽然和禅国封邦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是却很不满刘璋被分封为蜀王,趁着诸国征战四起,汉国自顾不暇,于是仗着汉中天险,以南郑为国都,建国号为巴,以五斗米教即道教为国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度。

    只据有荆北一地的韩国这次终于安分了许多,争夺南阳的数次大战、荆北荆南内战、与楚国的江夏之战消耗了刘表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在向楚国俯首称臣遣子为质之后,刘表安心休军养民积攒兵粮,老老实实做起了楚国的藩国。尽管曹cāo抽调了大部分的南阳守军北上,这一次刘表却不打了,仅仅是派文聘收复了宛城附近的几个无关紧要的小县城。

    天下大势如此,再转回楚国国内。

    在华歆的主持下,豫章三郡和荆南四郡已是基本安定下来。因为国家版图的大幅扩张,各郡主官又免不了一番大的调配。原本的主官有许多按其才能被调任到了更重要的郡国,而副职们也大都迎来了转正或是升任,许多待仕的年轻才俊孝廉秀才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总的来说有条有序,一个大楚国的基型也已完全形成。

    在各郡太守都尉皆上任履责,各地完全完成与楚国ZhōngYāng政权对接对管之后,华歆才能返回寿春继续当他的大司徒,这至少还需个把月,而且因为楚国新颁布的大改革令,或许华歆在江南还得再辛苦一些。

    张绣的思维并不止是停留在三国魏晋这一时代的,而是横跨古今数千年的。在贾诩明确表示当下还未到真正逐鹿天下的时候时,张绣只好将目光从烽火四起的北方收回到楚国国内,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这场改革类似于商鞅变法一样,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能使楚国脱胎换骨富强兴盛的一场革变。

    这场大改革之前,张绣首先想到了历史上魏晋时期的政治弊端与社会动**根源,做出了初步的改革决定。那便是开始针对汉末以来,州郡太守与刺史对地方军政一把抓而权力过大易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问题,以军政分离为基本国策,彻底分离兵权与民政财权。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地方与ZhōngYāng的分权问题,在坚持ZhōngYāng集权制度的前提下合理处理与地方的治权辖权划分。

    而要实施军政分离并处理ZhōngYāng与地方分权问题,首先还得对楚国国内进行一次全面的行政区域划分。在这里张绣决定大部分沿袭前朝旧制,大致按照汉末以来的行政区域和等级来划分。据此如今的楚国可分为四州十八郡。

    四州分别为豫、扬、徐、荆。扬州辖郡最多也面积最大,有九江郡、庐江郡、蕲春郡、吴郡、丹阳郡、新都郡、会稽郡、建安郡、鄱阳郡、庐陵郡、豫章郡共十一郡,将近占了楚国郡县总数的三分之二。其治所位于九江郡的合肥新城。

    其次则是最近才纳入楚国版图的荆州。辖有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共五郡。治所设在位于长江之南的鄂县,以方便荆南四郡和江夏郡往来。

    原本在庐江郡和蕲春郡担任郡丞的许汜和王楷因为在江夏之战的出力,算是终于在张绣面前长脸了,这次终于捞到了一方实职主官的位置,许汜升任桂阳郡守,王楷则任零陵郡守。拿着许汜的书信亲自往江夏说服张武陈孙二人反水并在江夏之战中数次出谋划策的鲁肃则代领江夏郡太守之职。

    扬州十一郡加上荆州的五郡,那剩下的豫州和徐州自然一州只辖有一郡之地。其中徐州下辖的临淮郡乃是从九江郡中重新分出的一郡,升调原九江郡丞诸葛瑾为临淮郡守。而豫州下辖的汝yīn郡因为强制南迁了大部分民众,更像个空壳。

    事实上张绣设置这两州最大的还是象征意义,一方面是显得楚国幅员辽阔跨地甚广,另一方面也隐藏了楚国对于徐州豫州的扩张诉求。

    天下自夏商周以来皆可作名九州,到了汉代分化为十三州。了解天下局势的人就不说了,不了解天下局势的乍得一听你张绣居然据有四州之地,自然倍感楚国强势。

    这便是张绣变相为自己造势了。

    当然,因为吴楚大战之际岭南交州不断兴兵滋事的缘故,张绣已是准了征南将军纪灵的请令,调其本部兵马,南下交州。交州一向因位置偏僻而属于被世人遗忘的地方,兵微将寡,而纪灵手下有七八万楚军,将其克复是早晚的事,到时候张绣就是统御五州了,不管实际意义如何,起码声势上定然不再弱于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