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宜早不宜迟
潘浩然兵败身死,简述退回益州城奉潘浩然二子潘云为主,死守益州城,王好古以兴灵府为驻扎地,另立益州州府,这些消息传回高阳之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此时的榆林以及以高阳为首的西部五县,已经牢牢地掌控在了云昭的手中,严格地说来,现在益州已是三分天下,王好古以蒙人为后盾,掌控着益州绝大部分的地盘,而简述却控制着益州城周围方圆百里的地盘,虽然简述地盘小,但益州城在益州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数十万人口基数亦让他的势力不容小觑,而云昭却是不引人注目地悄悄地控制了西部边陲所在,到目前为止,不论是王好古,还是简述,都未曾将视线投到这个地方来,的确,与益州其它地方比起来,贫穷的西部是没有多大战略价值的) 虽然西部五县包括榆林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没有奉王好古的命令前往兴灵,但王好古一时之间也还顾不上去找他们的麻烦,他将目光盯在益州城的简述身上,不将这颗眼中钉拔去,王好古在益州的统治就不会名正言顺 是以九月之后,王好古所属霍震廷部,姚长坤部便兵分两路出兴灵府,开始逼近益州城而此时,云昭在高阳,已经用三千整训完毕的高山族士兵入安庆,替换回了孟姚,丁仇统率的第三营 第三营在击败脱脱之后进行一次补充,这一次,第三营扩编到了五千人,这五千人入高阳使云昭对高阳等西部五县的控制达到了一个的高度,原本对云昭实行的高山族与大越人一视同仁政策抱着极大不满和敌意的西部五县本地人,看到又有五千安庆军队进入之后立刻便偃旗息鼓,无奈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如今的云昭可谓是鸟枪换炮了,在安庆,他保持着一万人的驻军,与脱脱形成僵持之势,而且与蒙元朝廷的暖昧之举,使蒙元对于安庆并没有下死力气剿灭,现在的安庆,如果真要打下来恐怕不是脱脱所部能够完成的, 而要调取另外的部队,又有些力不从心,虽然益州拿下,王好古归顺,但在泰州的战事日趋激烈,蒙元朝廷想要在大越中枢完全反映过来之前,便如同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冯从义和四皇子李逍从而一举扫荡北方十六州,形成与大越朝南北对峙的局面,如果战事愈拖愈长,极有可能将多的大越卫军吸引过来,所以当务之急便是泰州,而泰州那边在冯从义的统一指挥下,要想胜又显得困难重重,是以兀达在益州刚刚落定,便将塔塔儿,和硕特两部大军全都调入泰州战场,只在益州留下了五千蒙骑,作为蒙元统治的象征,至于益州,现在便让王好古与简述去打擂台,只要王好古每月按时将粮食运到潭州,蒙元朝廷不吝于给他一定的支持 而在西部,云昭原本带来了三千余人,第四营五千精锐入驻之后,在西部五县,直属云昭的部队便达到了近一万人,再加上苏定方在西部征召的兵正在训练之中,一旦有作战任务,云昭可以迅即组织起一支两万人的军队 而现在,困扰云昭的便是士兵的武器,盔甲等问题了至于战马,暂时还是不要想了在灭掉孟非部族之后,云昭倒是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捕获了孟非家族专司训练战象的一批象仆以及尚在栏中没有完全训化的数十匹战象,这东西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拿出来吓人的,云昭当即赫免了这批人,免除了他们的奴隶藉,并且将这批象仆全都征召入军队,要求他们继续训练完这批战象,以便在将来某个时刻,这些战象还能发挥出作用来,当然,云昭倒也并不对其抱有太大的希望,大象体态庞大,的确在战场上能发挥不错的战力,但一旦面对着快机动的骑兵,以及配备大量重武型武器的步兵阵列,那威力也就有限了 为了解决士兵的武器,盔甲等问题,云昭必须要向外扩张,拿下益州的广昌县,这个县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一向便是益州精铁的最主要来源地,也是原潘浩然军队的铁料供应地,除了这里丰富的铁矿之外,在这个县里,还集中无数的炼铁铺,以及官办的武器作坊和私人的铁器坊,这些熟练的工匠是云昭垂涎三尺想要得到的东西 原本在安庆,库藏着不少的盔甲武器,随着云昭军队的扩张,曾经满满当当的库房早已是空空如也,云昭估算着,如果不及时地拿到足够的铁料,精铁等迅地补充武器,一场大的战事一旦爆发,补给跟不上消耗,那安庆边军就得拿着竹刀木枪上战场了 赴安庆的高山族士兵每人配备了一根长矛,一柄砍刀,其它就欠奉了,盔甲那是想也别想,便连刚刚补充整编完毕的安庆边军第三营,近一半的士兵都只在胸前挂了一块胸甲,只有原先的老兵,才配备着锁子甲,而在苏定方的训练大营之中,近万兵们还当真拿着竹刀木枪再训练 拿下广昌,已经是当务之急,哪怕明知道王好古也不会放过这一地方,王好古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益州人,对于广昌的重要性肯定是心知肚明,控制益州之后,第一要务肯定便是要驻军广昌,确保广昌在他的手中,为其提供源源不绝的铁料 云昭进攻广昌的意图在内部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进攻广昌不论得手与否,都会将西部五县现在真实的力量以及面目展现在王好古以及简述的面前,无论二者何人,都不会视广昌为无物,这便将安庆边军置身于大火之中了,说不定便会引火烧身,而在内部,特别是以赵旭等为首的文官系统之中,认为现在的西部不可能是王好古的对手,激怒了王好古,如其倾军来攻,安庆边军肯定挡不住,而益州城的简述肯定乐于王好古与安庆边军火并而坐山观虎斗 而在军方,一众将领却都是情绪激昂,要求进攻广昌,拿下这一战略要点,作为领兵大将,看着麾下的穷酸样,谁都会心里不舒服
“广昌必须要打”作为最高统帅的云昭最后拍板决定“王好古投蒙,控制益州,他的视线肯定会在某一个时间投到西部来,我们既便想做缩头乌龟,也做不了多久,与其等他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来打我们,还不如我们主动出击,趁他现在立足未稳,千头万绪之时,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拿下广昌,我们便有了充足的铁料供应,士兵们能得到锋利的武器,坚实的盔甲,使他们的战力上一个台阶” “各位,我们拿下西部五县,便是为了能在将来的抗蒙大业之中发挥大的力量,如果现在,连王好古我们都退避三舍,何谈将来对阵为精锐的蒙军,以蒙军对敌,如果没有精良的装备,我们很难打赢对手所以,用不着缩手缩脚,我们就在广昌,试试王好古的成色,同时,我也确信,一旦简述知道了我们的信状,他很快就会派出信使来联络我们,现在在益州,我,他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两个弱势的人联合起来对抗王好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当时我们手中握有广昌,在与简述的谈叛之中也会占据优势” 云昭既已拍板,所有持不同意见到人立马开始讨论这次行动有可能引发的问题,需要在那些方面预先防范,军队出动需要多少民夫,骡马,需要征集多少粮食,发何让百姓了解这场战争的必要性以及这场战争对西部五县百姓的安庆利益悠关,总之,便是要做到上下一心,共同对敌 云昭很满意这种状态,在事情未做决定之前,允许任何不同的意见发表,争论,那怕拍桌子蹬板登,卷袖子挥老拳都没关系,但一旦形成决议,所有人的想法便要统一,劲要往一处使才行 最后的结论便是既然那便越快越好,文官系统负责后勤统筹,云昭亲率第三营三千人马以及燕小乙的骑兵出击,而第三营的另外两千人则驻防高阳,以王强为首,同时从中抽出一批老兵充实到兵之中担任基层军官,以便使这召的一万兵尽快地形成战斗力 苏定方原本建议这一次出战带上一部分兵,但云昭在思考再三之后,还是否决了这一提议,这一次出击广昌,很可能有一场激战,王好古不会轻易放弃广昌,而战事如果过于残酷,容易使兵遭受打击,受到严重的损失 云昭决定带上打恶仗打老了的第三营出击,不打则已,一打便要将王好古打得rou痛不已,短时间内无法再一次发动进攻才能达到目的 第三营作为前锋,而苏定方的第一营则在修整完毕后,作为第二梯队,一旦前方形成胶着,便立刻率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