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国家崛起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八章 瞭望台行动(14)

第五十八章 瞭望台行动(14)

    里希滕菲尔斯上将的报告很快就转达了D军最高统帅部。

    “真没想到S军的反应速度及动员后备力量的能力都比原先估计的要高,是我的工作失职了”卡尔藤布隆首先检讨地说。作为谍报局长,情报分析与现实出现了如此大的偏差,确实是一种失职。

    “现在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时候,这个局面也不仅是情报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才是关键,所以诸位都发表自己的意见”阿曼德边说着,边宽容地看了一眼卡尔藤布隆。

    失利的原因有很多,确实也不能全怪罪于情报部门。

    “登陆行动的第一阶段还是成功的,只是从目前情况看,继续执行第二阶段的任务就不现实了。”总参谋长布隆伯格也说话了。他接着说“虽然如此,但是登陆部队以7个师的兵力,吸引了敌军近40个师的兵力,而且敌人还在加强兵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正面战场的压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细想,如果敌人把这股力量投入正面战场,很可能会对我军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当然,鉴于目前情况已发生变化,我认为可以考虑改变既定计划,就是让登陆部队继续吸引大批敌军,而且可以再往北面后撤一些,让这些敌军尽量远离正面的主战场,一来可以减轻主力的压力,二来等主力推进到S联本土时,再与主力一起夹击这支敌军。”

    “也就是说登陆部队将执行的是牵制性任务?”阿曼德追问道。

    “是的”

    “诸位还有其他意见吗?”

    “我没意见”海军司令雷德尔最先表态。

    “没意见”。。。。。。

    其他各大员都纷纷表态。

    当然,按照原先的计划,登陆部队执行的是深入内陆截击敌主力的任务。而现在只是在沿海地区实施牵制性的任务,两者相比,海军的压力顿时减轻了许多。毕竟,部队在港口附近作战,补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同时对于登陆部队来说,执行后者的任务也要容易得多,危险也低得多。毕竟,在这种条件下再让登陆部队执行原计划,就等于让这支部队送死差不多。

    所以总参谋长的提议大家一致同意。

    不仅任务减轻了,增援的部队也立刻出发。因为要是被敌军突破防线,对于登陆部队来说也将是一场灾难,所以必须确保这支部队能顶住敌人的进攻。

    当命令下达后,D军第5军及第1陆战师已有序向北面撤退了,与此同时,‘贝利’野战机场也是一片繁忙,日夜都有飞机起降,大量的补充兵力和装备源源不断地空运过来,飞机返程时顺便带走伤员。由于机场过于繁忙,无法满足过多的飞机起降,所以大部分补给物资都是直接空投的。

    自从接到新的任务后,里希滕菲尔斯上将命令部队交替抵抗,边打边撤,于9月15日撤退到了塔尔西-库尔迪加一线,里希滕菲尔斯上将选择在这里固守是有道理的。

    此时D军控制的登陆场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约4000多平方公里,以目前的兵力,控制这样的面积正好适合。而此时第27军的第120、197步兵师已先后抵达,该军军部及军长法尔肯霍斯特中将也随同抵达,第36装甲掷弹师也随即归建。为了便于指挥,所有在登陆场的部队依然统一由里希滕菲尔斯上将指挥。

    这两个新锐的师都分别布防在塔尔西和库尔迪加两个关键位置,从前线撤回的其他几个师都已连续作战了多天,急需休整和补充。

    此时在登陆场内的D军已实力大增,由于大批补充兵力和装备的运抵,各师都恢复到满编状态,仅坦克和突击炮就各有280辆,105MM榴弹炮320门,另还有约300门50MM反坦克炮和48门88MM高射炮,总兵力约10万人。

    此外,‘贝利’野战机场的设施及后勤保障能力已基本达到实战要求,使得进驻的3个飞行中队随时可以支援战斗,再加上经过数天时间修筑的防御阵地,现在的塔尔西-库尔迪加这条防线,虽不能说是固若金汤,但是里希滕菲尔斯上将相信,如果敌人要进攻,必将要在这里碰得头破血流。

    当然,当面的S军实力更强,其人员和装备的数量与D军相比大约达到了4:1的优势。

    既然拥有这巨大的优势,S军早已急不可耐地要发起进攻了。

    事实上,从希奥利艾起,S军就一直在后面追赶着D军,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在这几天,新的坦克和车组人员正源源不断地补充部队,使得之前严重受创的几支装甲部队都基本恢复了战斗力。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9月17日清晨,S军经过了1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4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一起冲向库尔迪加,意图以强大的装甲洪流一举突破D军的防线。

    在库尔迪加外围,四周都有大片的树林,在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还分别有海拔102、109高地可以做依托,但是,在城南方向,文塔河正好流经两个高地中间,再穿过库尔迪加市中心区,河的两岸有约3公里宽的平坦地形,从库尔迪加到南面的萨尔杜斯和斯克伦达的两条公路就是在文塔河两岸的地区通过。

    这样的地形条件非常适合装甲部队作战,S军只要沿着河流一直北上,就可以直接攻入库尔迪加。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里也是整条防线的薄弱之处。

    负责该地防御的是D军第197步兵师的第596团,该团虽然构筑了大量的野战工事和一条反坦克壕,但是经过清晨凶猛的炮击后,反坦克壕遭到严重破坏,估计已起不了什么作用。一般的野战工事阻挡步兵尚可,应付坦克集群的冲击就很吃力了。

    对此,S军也是心里清楚的,所以才集中了4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冲击这里,后面还跟着约2000名步兵。

    只是,S军还没有几个人真正认识到空中力量对装甲集群的威胁究竟有多大。

    此时‘贝利’野战机场停驻着2个BF-109战斗机中队和1个JU-87俯冲轰炸机中队,这些飞机都可以很好地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这个机场距离库尔迪加不过才区区40公里,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距离,因为D军这两种飞机最大的缺点就是航程偏短,在这么短的距离,意味着飞机升空后滞空时间就更长。

    当S军装甲集群突击后,第596团团长霍夫曼上校立刻请求空中支援。

    不一会儿,11架BF-109战斗机和5架JU-87俯冲轰炸机就飞临敌群上空,各机上都携带有4枚100磅的炸弹,这个级别的炸弹已对坦克构成致命的威胁。

    很快,各机纷纷进行超低空轰炸,大部分炸弹都准确命中目标,原本排着整齐战斗队形推进的S军装甲集群立刻混乱了起来,所有的战车都在想方设法躲避轰炸,装甲兵们都知道,如果被炸弹直接命中坦克薄弱的顶部,那是绝无生还的可能了。装甲车就更不用说了,被命中的话将直接炸成碎片,不过结果都一样。

    实际上,不仅是这些炸弹,就是飞机上装备的20MM机炮都对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有致命的威胁。

    果然,数轮投弹后,机群继续盘旋在S军装甲集群的头上,不时进行低空扫射,只见又是一辆接一辆的坦克或是装甲车被击毁。仅过了10多分钟,在数公里长的突击路途上,已四处可见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残骸。

    S军损失非常惨重。

    战斗进行到现在,S军的飞机一直没有出现,那是由于在开战初期损失了太多的飞机和飞行员,而且主力在维斯瓦河东岸的战斗越来越吃紧,空军早已是左支右绌,实在抽不出力量支援这里的战斗。这样,第32、20集团军就只能靠自己。

    再说,这两个集团军本来就已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第32集团军司令克雷科夫上将和第20集团军司令列梅佐夫上将也实在不好意思再给空军太多压力。

    尽管没有空军的支援,克雷科夫上将坚信部队可以撕开D军的防线,所以尽管损失很大,但是依然没有半点让部队停下来的意思,其他剩余的装甲车辆继续向第596团的阵地冲去。

    只是战斗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