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明永历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子党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子党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永历让礼部侍郎马惠将乔亨利送出华盖殿,李茂青和商御此时还等在午门之外,正好有他们二人陪同乔亨利回到驿馆,然后再收拾一下,并且派人专程护送乔亨利回吴淞城,再转到海上。

    让乔亨利想不到的是永历还准备了一份礼物,早就送到了驿馆,堆成一座小山似的,里边有绫罗绸缎,也有官窑瓷器,还有各种华夏美食,除了没有金银之物外,差不多都齐全了,价值不菲。

    乔亨利得知这是大明皇帝赏赐给自己的,又着实感动一番,心里对那两个被赶走的英军军官更是一阵鄙夷,都说大明皇帝大方,磕几个头又不能死人,干什么非要和大明皇帝过不去?看看,我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等带回英国,无论是送给朋友,还是拿出去贩卖,都是非常有面子的,这两个白痴,白给的都不会要!

    那边送走了乔亨利,这边的朝会并没有散去,永历此时面沉似水,目光严峻,而大臣们也是正经严肃,不敢做声。

    此时已快到晌午,还有一些事情悬而未决,朝臣们意见分歧很大,让永历也是犹豫不决,头疼得厉害,相比之下,刚才东印度公司的乔亨利还算是一件小事。

    让群臣产生分歧的一共有三件事,这第一件事是远在重庆的姚大榜的奏本,他请求朝廷拨给他军饷三十万两,军粮五万担,新式大炮三十门,新式隧发撞针火枪一千支。

    姚大榜狮子大开口,一口气要了这么多东西,而且在奏折中将自己的难处说了一大堆,将重庆形容成了一座坚城,说是要没有这些东西的话,湘西军团便难以攻下重庆,按原计划进入四川就不能实现。

    兵工厂最近确实出产了一批大炮和火枪,但是永历准备优先将大炮装配给吴淞城,火枪则要运到北方的徐州,交给第一军团,而且这批枪炮,也达不到姚大榜想要的数量。

    还有一点,让永历心里很是怀疑,放眼所有军团,除了第一军团外,没有一个军团拥有新式大炮超过十门和火枪五百支的,姚大榜一次就要了这么多,还有要挟之意,甚至明言不给枪炮和粮饷就攻不下重庆城,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朝中有一些大臣,比如兵部左侍郎肖学礼、吏部右侍郎韩亭瑜、太常寺卿王青廉三人竟然联名赞同姚大榜的请求,其中韩亭瑜和王青廉本不是主管兵部的,竟然也参与进来,这里边透着怪异。

    第二件事又是朝臣们联名上奏,请求永历立太子,以正东宫,因为早先永历就说过,打下南京城,待江南稳定之后,就要册立太子。

    永历对于立太子之事并不反对,反正人早晚有一天会死,自己留下的江山总得有人继承才行,可是让永历闹心的是,朝中竟然分成了三派。

    一派以礼部左侍郎马惠为首,还有韩亭瑜、王青廉、司徒轩等等,拥立大皇子朱慈烁为太子;另一派则是兵部左侍郎肖学礼、应天府尹干纹、詹事府少詹士卢庆元等人,请求立二皇子朱慈煊为太子;第三派则是中立派,内阁黄宗羲、方以智全都闭口不言,不知道他们拥护那一派。

    拥护大皇子的大臣,和拥护二皇子的大臣在朝堂上各说各的理,争执不休,拥护大皇子的朝臣比较多,他们稍微占上风,但是永历和内阁大臣们一直没有说话,他们也只能空嚷嚷而已。

    其实永历现在还不想立太子,因为他有废后的想法,就是废掉杨灵秀的皇后之位,可是如果将大皇子朱慈烁立为太子,那么废后之事就不可能实现了。对于杨灵秀,永历越来越感觉这个女人就是自己身边的一颗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她还要出来作乱,但大皇子还是一个孩子,他是无辜的,永历又不想因为他母亲而伤害了他,这太让人纠结了。

    再说大皇子和二皇子都还是孩子,今年才五岁,孰优孰劣,谁有能看得清,永历只是想再等一等,等到这两个皇子长到十五岁,再定太子之位也不迟。

    第三件事,还是应天府尹干纹前些日子所奏,京内权贵欺压百姓之事,永历龙庭大怒,下旨彻查后的这段时间,京内的权贵竟然又安分下来,两个宗室不但将强夺的宅院还给了原主,而且还跑到午门外苦跪了两日,祈求永历原谅他们。

    就是因为京内逐渐安定下来,有大臣提出自己的意见,先期派出明察暗访的官员是否就此停止调查,将他们调回来。比如去吴淞城的廖文希,如今吴淞城战火连天,钱三海又是对敌的主将,再让廖文希调查钱三海贪赃枉法之事,恐怕会伤了前方将士的心,对战事不利。

    当然也有反对的,那就是干纹,调查权贵欺压百姓,营私舞弊,本来就是干纹首倡,他表示反对也实属正常。不过事情并非这么简单,钱三海可是干纹的老搭档,当年在池州的时候,干纹是知府,钱三海是城守副将,两人关系一向不错,但是现在干纹却咬住钱三海不放,这是何道理?

    永历有些糊涂了,干纹和钱三海他们之间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干纹铁面无私,而钱三海也确实有徇私枉法之事,这才导致干纹要彻查到底,或者是还有别的缘由。

    想来想去,永历也想不明白,不过对于调查权贵枉法之事,因为英军就在外海,如今海路断绝,想要走私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干脆下旨暂停调查,将廖文希等人调回京来,不久万事大吉了。

    于是永历先下旨暂停调查京内权贵不法之事,并派人赶往吴淞城将廖文希调回南京。而后宣布立太子一事也要暂缓后押,因为此时正是战火不断,立太子不可不慎重,故此暂不立太子。

    不过暂缓立太子,并不能打消朝臣的疑虑,为了大明的正统延续,永历决定采取一个“前无古人”的办法,就是在证实立太子之前,将皇位的继承人名字写在一卷黄绢之上,然后放置于一个木匣之中,这个木匣则被放到了奉天殿正门的匾额之后。如果将来自己遭遇不测,则在众臣监督之下,将此木匣取下,由内阁首辅大臣当众宣读,以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这个办法是永历的主意,尽管朝臣们还存有异议,但是永历的决定已经不能更改,况且这个办法确实也可以解决国祚延续,只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不过永历也有明言,就是立太子押后再说,又不是说不立。

    最让永历头疼的还是第一件事,以前湘西军团据有湖南,粮饷兵源全部取自两湖,后来永历将两湖收归朝廷掌控,并派郎廷佐去武昌,姚大榜就失去了两湖。

    现在姚大榜要钱要粮,还要枪炮,永历担心给了他以后,他手上的实力又会增长,本来就是一群骄兵悍将,将来也许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虽然姚大榜未必有叛逆之心,但不守臣纲、骄纵不法之行却屡屡展现,如此一来,永历怎么会放心。

    但是粮饷又不能不拨给他,不然湘西军团数万人马就得饿肚子,军心也会不稳,所以适当的钱粮还是要给姚大榜的,可是给多少,枪炮给不给,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最后还是黄宗羲提议,将湖南、湖北两地税赋的一半拨给湘西军团,同时军团可以在这两地征兵,以补充战损。至于枪炮,因为兵工厂产出不足,存货不够,所以大炮可以拨给五门、火枪一百支。

    将三件事解决后,永历想起吴淞城的战事可不乐观,钱三海在急报中说英军战船火力强大,吴淞城的外城已被轰塌,城内的大炮数量不足,难以对英军船队进行反攻,请求朝廷拨给大炮,增援兵力。

    对此,永历可不想再打折扣,下旨令兵工厂总督办戴梓将新近生产出的大炮全部拨给吴淞,一共是十二门大炮,还有弹药三十箱,也一并运到吴淞城。

    南京城内只有不到两万人马,还要驻守京畿一带,永历又给浙江卫指挥使廖习凯下令,让他领军一万浙军赶往吴淞支援。

    处理完朝政,永历宣布散朝,但是把内阁黄宗羲、方以智留下,待群臣散去,君臣三人来到奉天殿左边的议政堂。

    永历还有一事不明,就是今日在朝堂之上,关于立太子一事,朝臣意见不合,有的用户大皇子,有的则说二皇子聪明睿智,隐隐有分庭抗礼之势,所以他才将黄宗羲和方以智找到一起,想要将此事弄个明白。

    方以智从来都是光明磊落,不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可是这一次,他忍不住了,将自己所知道的说了一遍,黄宗羲也将自己所知补充到里边,这才让永历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朝中群臣就立太子一事,各有不同的主张,相互串联,已大体分为三派,一派就是“大皇子党”,另一派是“二皇子党”,当然还有中立的。

    大皇子党势力最大,朝臣中有一半都是拥护大皇子的,希望立大皇子朱慈烁为太子,其实永历知道,当年在井冈山的时候,大臣们就大多拥立大皇子,所谓“长幼有序”。现在朝中反而有人拥护二皇子,这让永历倒是有些奇怪了。

    拥护二皇子朱慈煊的是兵部左侍郎肖学礼和应天府尹干纹,自从郎廷佐去湖北以后,肖学礼便主政兵部,权势渐大,他的话颇有分量,成为“二皇子党”的首领。

    肖学礼是井冈山人氏,早在井冈山时候就投靠了大明,永历任命其为礼部主事,主管筹集粮饷,办事妥帖,让永历很放心,到了南京以后,肖学礼积功升为兵部左侍郎。

    可他为什么要拥护二皇子呢?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肖学礼乃是井冈山四大家族中的肖氏族长,肖氏与杨氏关系一直不睦,当今皇后杨氏女杨灵秀是大皇子的母亲,如果大皇子被立为太子,杨氏肯定会东山再起,以后肖氏就要仰人鼻息,甚至有可能被杨氏打击报复。

    而二皇子的母亲是井冈山田氏之女,田氏与肖氏关系较好,如果二皇子被立为太子,那么此消彼长,杨氏就会更加式微,肖氏便不会再有此威胁,故此肖学礼拥立二皇子,也是情理之中了。

    至于二皇子党的其他几人,例如干纹、卢庆元等,黄宗羲和方以智也解释给永历知道,这几人都是平时与肖学礼关系较好,走的比较近的,所以他们才支持肖学礼。

    那么大皇子党中为什么以礼部左侍郎马惠为首呢?原来,马惠与廖文希关系不错,当年马惠就是廖文希推荐给永历的,而今表面上虽希经常深夜前往马府拜会,两人一谈就是一两个时辰,还不要外人知道交谈的内容。

    而且就在廖文希去了吴淞城以后,马惠才主动向永历提出册立太子,并且明确提出立大皇子为东宫,这里难道没有廖文希的原因吗?

    廖文希以前号称“狂生”,有“七窍玲珑”之说,为人精明jian猾,这也是永历不喜的原因之一。当年就是他向永历献策,立了杨氏女杨灵秀为后,换取井冈山大土豪杨氏的支持,使永历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

    可是永历总感觉其中还有别的缘由,但是又说不上来,廖文希一向办事谨慎,很少能让人拿住把柄,他和杨氏一族的关系,也并不亲密,那么当年他为什么要劝永历立杨灵秀为后呢?难道除了取得杨氏的拥护以外,就没有别的原因了吗?

    如今马惠联络朝中很多大臣,一起上书请求立大皇子为太子,这些大臣中有井冈山的旧臣,比如韩亭瑜、王青廉,也有后来进入朝廷的司徒轩等人。

    韩亭瑜、王青廉等人,当年在井冈山的时候,就曾经主张立大皇子为太子,至于司徒轩,不过是四品侍读学士,人微言轻,乃是新近顶替乔贵乐的。

    以前永历并未听说他们之间关系如何亲密,而且作为井冈山上的旧臣,韩亭瑜他们一直和马惠等新近为官的江南名士貌合神离,相互之间也屡有龌蹉发生,谁也不服气对方。

    所以说大皇子党可能并非铁板一块,韩亭瑜他们只是坚持“长幼有序”的一贯性,才拥护大皇子,而马惠的则可能另有原因。

    立太子一事,虽然暂停,但是永历知道,此事将来还会被提起,总归还是得有一个说法。而且永历自己也不想就此揭过,如今朝中出现了派系,甚至将来会演变成“党争”,这对大明朝政可非常不利。

    永历心想:是不是大臣们以为朕太仁慈了,就可以肆意妄为,如果再这样下去,朕不介意砍几个人的脑袋来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