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明永历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永历写书

第一百四十八章 永历写书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大明永历二十二年正月十五这一天,远在南京的永历收到黑山自云南派人送来的奏折,奏折中将云南近来发生的大事讲了一遍,着重说明了派兵追击吴家军,并且又派出一万明军作为后援,并且与第五军团联合,攻占大凉山,进而夺取川南的计划和意图。

    还有请求朝廷,立刻下拨五十万两白银到南京,用于修筑云贵通往广东和湖南的道路,委派云贵两地的各级地方官,对云贵进行治理。

    永历看过奏折,便与黄宗羲、方以智商议,是否同意第二军团的请求。给云贵下拨五十万两白银,这是很早以前永历许诺的,他曾经在云贵盘桓一年,知道那里的道路交通是何等的崎岖破烂,不说山区,就是平原的官道也是年久失修,难以行走。

    云贵就是因为交通不便,限制了两地与内地的联系,更使其难以发展,造成当地百姓生活困顿,还有最让朝廷担心的是,云贵各地反叛势力屡屡兴风作浪。但是一旦修通道路,加强了云贵与内地的联系,那么云贵将紧紧的被控制在朝廷的手中,即使再有叛乱发生,也会很快剿灭。

    而且好处还不止于此,此外还可以震慑云南临近的各个属国,甚至是出兵教训他们,乃至于吞并他们。

    寮国、越南、缅甸以前都是大明的属国,但是现在分离倾向非常明显,自从大明光复江南以后,这些小国竟然没有派来时辰朝贡,好像根本不知道华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大明朝廷不闻不问。

    到现在为止,永历还没有闲工夫对他们,但不等于将来不出手,比如缅甸,无论是对大明,还是对永历本人,算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当年就是缅王莽白出卖了永历皇帝,致使永历皇帝及太后、皇后、太子等被吴三桂残害,所以永历心中已经早有计划,等将来与北方的战事结束,第一个出兵征讨的国家就是缅甸。

    对于缅甸,不单是复仇这么简单,缅甸东临泰国和寮国,西接印度,南邻印度洋,物产丰富,如果拿下缅甸,大明便在印度洋有了一处出海口,影响力将直达印度洋周边,甚至可以借此为跳板,进一步控制印度,乃至于阿拉伯地区,这将是永历雄图霸业的第一步。

    所以现在只是投入五十万两银子,将来的受益可不止这些,而是百倍、万倍,甚至难以计数。

    不过现在南京大明朝廷也是不宽裕,四处都需要用钱,户部尚书黄宗会为了筹钱,禅精竭虑,废寝忘食,不断地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压缩开支,才刚刚持平,现在一下子要拿出五十万两银子,太难。

    可是没有银子,也得想办法,永历不想在云贵百姓面前失信,更不愿意为此耽误自己的计划。因为修路需要时间,如果现在开始修路,等路修好了,得在数年之后,那时北方平定,正好可以腾出手来,南下对付东南小国。

    于是永历大笔一挥,将今年的宫廷用度全免,一共是二十万两银子,这比过去北京的时候,每年宫廷耗费数百万两,或者上千万两银子,可差得远。

    就是这点银子,永历也下旨全免,将这笔银子转到云贵,用来修路,至于宫内的花销,则依靠往年的一点积蓄,或者干脆节衣缩食,反正能吃饱就行。

    看到万岁爷如此大度,群臣也不好意思吝啬了,纷纷上书请求停发俸禄,愿意与皇上同甘共苦。

    有点让人意外的是永历只是对自己苛刻,但是却没有让大臣们跟着自己受苦。下旨宣布禁止任何王公大臣贡献俸禄。

    虽然永历一直想实行“高薪养廉”,但是条件根本不允许,所以各级官员们的俸禄并不高,就算是黄宗羲,大明内阁首辅,每月的俸禄也只五两四钱银子,那些国公爵爷们,俸禄要高一些,也不过百两而已。永历可不想让大臣们也掏银子,等以后没钱花了,再去接受别人的贿赂,如此一来,好事倒变成坏事了。

    除了永历自掏腰包拿出的二十万两银子外,黄宗羲、方以智和黄宗会又想办法拼凑了三十万两,终于凑齐了五十万两银子。

    云贵要修路,还需要治理,得要派去一员干臣大吏才行。永历接受黄宗羲的建议,将浙江布政使杨九龄调任代理云贵总督,再派太常寺卿王青廉为云南布政使,协助杨九龄,共同负责铺桥修路和治理地方。

    杨九龄留下的空缺,由应天府尹干纹填补,其实永历是不想再用干纹了,干纹虽然勤劳,但缺少魄力,难以治理京城地面,不如外放他去地方历练,应天府尹换一个能臣来做。

    想来想去,应天府尹都没有合适的人选,最后还是黄宗羲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乔贵乐,别看乔贵乐颇会装聋作傻,但是大事不糊涂,又有临机应变的能力,让他来做天之脚下的父母官,也是很合适的。

    杨九龄、干纹、王青廉等上任的时候,照例进宫面圣,永历当面勉励了一番。尤其是对杨九龄和王青廉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到云贵之后,要会妥善处理和各族土人的关系,不能娇惯了土司们,但是也不要逼他们造反,还要注意民生,尽力改善百姓的生活,使他们能吃饱穿暖。

    云贵毕竟是偏僻之地,杨九龄和王青廉远赴千里,将是数年的辛劳,永历理应勉励一番,最后永历还赐给杨九龄尚方宝剑,让他在云贵两地持有生杀大权,可以调动任何军队,如有贪官污吏,或者不听指挥者,可以先斩后奏。

    送走三位大臣,乔贵乐也上任了,接替干纹为应天府尹,算是升官了。不过他还不愿意,竟然进宫一顿诉苦,想要一个清闲点的差事,可是永历能让他如愿吗?现今永历可没有多少能干的大臣可用,对于马惠那些人又不信任,只有让乔贵乐先顶一顶。

    如今国子监已经有上百名监生入学,除了学习必要的儒学经典外,还安排了治国之术,大明律法,甚至永历还特意加上了一门所谓的“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是永历临时想出来的,本来是没有这个科目的,可是永历不想这些将来的大明栋梁们成为“井底之蛙”,一叶障目,看不到世界上的变化。故此亲自抽空编写了一本叫做“国际关系”的教材,主要介绍世界上各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军事力量、国家之间的关系等等。

    永历毕竟是穿越而来的,脑袋里装的东西很多,历史的进程正因他而改变,但是世界大体上还没有太多的变化,编写一本关于国际关系的书,还是很容易的。

    本书编写出来后,永历知道自己的文采不够,又由黄宗羲、方以智、乔贵乐他们审阅和润色,然后才印刷出来,交给国子监使用,而且成为必修课程。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华夏之所以不再发展,除了历朝历代,尤其是满清的思想禁锢外,还有华夏人心中的“天朝上国”心态太重,不愿意睁眼看世界,也不愿意吸取其他国家的长处,自己正被欧洲列强赶超,却还不知道。

    如此心态,是永历不想看到的,如今世界正在发生巨变,无论是军事,还是科技,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可是华夏仍然在抱残守缺,结果必然落后。所以华夏要强大,要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有开放的眼光,用进取的步伐追赶和超越,学习西洋先进的知识和理论,去伪存真,结合华夏的实际和精粹国学,走出自己的路。

    华夏地阔万里,但总也有个限度,将来太平之后,人口增长,华夏现有的土地是不能养活太多的人。那么怎么办?如今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开发的地方,比如美洲和澳洲,那里人烟稀少,正好是华夏人移民发展的地方。

    为了将来大明开疆拓土,永历必须现在就要打下基础,这才编写了一书,交给国子监的监生们学习。

    除此之外,永历还下旨,监生们需要考试,只有通过了最后的考试,才能去各个地方做官,否则需要重读再考,连续三次不及格者,将退学回家。

    现在方以智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国子监和南京国立大学,每个月必定要去那里讲两三次课,永历在他带动下,也偶尔御驾亲临,甚至占到讲台上,也讲过两次课,当然他的水平有限,不敢讲儒学经典,只讲了一些军事和律法。

    但是一朝皇帝能登上讲台讲课,也算是前无古人了,一时传为美谈。而且永历屡次下旨办学建校,已经在江浙两省,兴办了上百所“中小学”,招收了数万名学生。因为学生无论贫富贵贱,都可入学,故此深得民心,百姓更加拥护大明朝廷,如果不是朝廷不允许百姓供奉皇帝的“长生牌位”,恐怕永历早就被百姓供在家里了。

    乔贵乐刚刚走马上任,元宵节刚过,奉贤商港传来消息,说是荷兰使团到了奉贤,请求朝见。

    北方大战随时可能发生,英国人、西班牙人总来捣乱,永历认为此时交上一两个盟友,还是有些好处的。

    于是永历下旨,宣荷兰使团来京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