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东周末年有战国在线阅读 - 第八十二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上)

第八十二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上)

    (换了个书壳试试......才说了可能要耽误两天时间,结果今天就耽误一个下午,只好把一章的东东分两章发了......)

    李斯意料在人之中的出现和他那份出人意料之外的“贺礼”,让沉浸于出征前的忙碌与新婚的幸福中的赵括想起了猛然想起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北伐之后,扩大了的紫山封,还有赵国朝廷上的一些人事按排。

    不论是按自己定下的北伐计策,还是依李斯为自己设定的“挟敌自重、静观天变”的大略;总之,今后数年时间内,自己必定是不在邯郸。

    而赵括非常清楚邯郸之乱,现在不过是才刚刚开始;如果没有可靠的人手来经营紫山,处理朝中诸事,那么这些事情必然会成为他经略边郡之季,最大的顾及和拖累。

    虽是新婚燕尔,赵括顾不得脱下华贵的礼袍,便在礼节性的问安之后,先与母亲商量起了家中之事。

    “母亲,孩儿本想让荀子先生继续出任扩大了封地的马服令,然后正式任命精通刑法,又能谋善断的李斯为县丞,由辅助咱们这位有点眼高手低的荀子先生为我领民多作实事。最后再让足智多谋,兵家出身的缭子在我紫山为县尉,管理地方治安,同时助我铸造一些前方作战用得着的物件。

    只是如此,对高智博学却才干平平,会说而不能做的荀子先生来说,算是高就了――毕竟人家名声在外,又是孩儿师父――我们不好委屈了他老人家;可是,这对李斯和缭子来说,却都有屈才之嫌。”赵括在向母亲问安后,便面带忧郁地问道。

    “于是你想…….”母亲看着儿子才新婚不过两日,便又要为家事国事而忧,心中不忍,于是关切地问道。

    “对于李斯……他是个通才,无论放他在什么位置上、命他做何种事情,他皆能小有所成,于是我想让他到我的将军幕府中,再兼做北伐之军的后勤军需主官,以使他一展才华――这是明里的认任;而在暗处,他便可以用后勤军需主官和马服丞之便,来往边郡和邯郸,传递消息,充当孩儿在邯郸城和朝廷的耳目。”赵括看母亲微微点头,便说出了对李斯的按排。

    “这李斯的能耐,为娘的这数十日来,是看出来了――真是个能人啊。只因为他出身不好,之间又无名人高官举荐,要不然,他可能比那‘完璧归赵’的蔺相还要本事……”母亲回想起对李斯的印象,连连称赞道;显然,政治经验可算是老道的母亲也被李斯的表象所蒙蔽,认为他只是一个能人,却不知他李斯也是一个如赵穆之流一般的野心家――当然,这两个人的野心是不尽相同的。

    当然,好在赵括仗着那点子“通天之梦”,大概了解李斯其人是那种权有多大胆就有多大的主,自然知道要小心用他之才,避他之害。

    “只是李斯的才能是不是太过了……”赵括冷不得问母亲道。

    “说到他的才能…….唉,就像当年你父亲担心你一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母亲看出李斯现在已是儿子赵括的得利助手,自然就爱屋及乌地胆心起他来。

    “是啊,我也是这样担忧的。他今后可能回在边郡与邯郸间行走联络,以他的才能和那不比蔺相好得了多少的出身――只怕是又要惹来嫉贤妒能者的红眼和诋毁……”赵括明里是在说怕李斯做事太过,得罪了人,其实是想要母亲出面,对他多加看管,时不时的压制一下,去他的一些妄念。

    “括儿啊,你放一百个心,这个李斯做事情,还是谨慎的――你要是怕他做得太好了,引来旁人嫉妒,想要为娘的回护他一下?

    其实还不如让为娘的当当坏人,不给他好脸,不时的找点事情敲打他一下,让他知道进退收敛--他是个响鼓,自然是不用我重捶的。”母亲就是母亲,虽然不会威太后的御臣之术,却倒把婆婆管教儿媳妇的法子,用到了李斯这个赵括的“政治媳妇”上。

    “那就只有劳烦母亲大人了!”赵括匍匐身体,庄重地向母亲行了个顿首礼。

    “这李斯,我这个当妈的人是可以像长辈管束晚辈一般帮你管束了。可是那个缭子,性子野、淘气,又是一脸的张狂,跟猴精似的。为娘的可是不想管,管着头痛……你还要他当县尉,这不是给我找事做吗?”母亲说起缭子,虽然语言间全是谴责之词,可是面带微笑,比说起李斯来可要开心得多。在母亲的心中,早就把缭子看成了一个多出的孩子――缭子的野性与张狂就像是数年前的赵括,难怪她看了缭子,倍感亲切。

    “是啊,这正是我又一处为难的地方:缭子之材,就如他那鬼谷学派的师兄孙膑――为将不成,但却是为军师幕僚的好料。孩儿有心让缭子成为我的军师……

    可是军师之人,除了博古通今、机智善谋,还有胆大心细和足够的战争经验。这前三样缭子都已经具备,只是没有多少经验――所以上回他大着胆子来找荀子先生的茬,才会反被我制住。”赵括话说大半,又看了看母亲,希望她明白自己的意思。

    “你想让缭子在你身边……细细想想,你们两人都是学的杂学,又是以兵家为重,而且都是嘴上功夫厉害如斗鸡般的人物……

    呵呵呵……你们这些大好男儿,是该在年青的时候,多出去历练、历练。

    只是此去北地边郡,不同于以往最多半年的用兵――对付胡地狄戎,少说也要一年以上时间。封地上的令、丞、尉三官还是要任命的。你先说让缭子当县尉,又说要带他去历练――他缭子是有点精力过盛,可是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母亲口头上对缭子怨言多多,可真要是让她“喜欢”的缭子去遭罪,她还是不那么乐意的。

    “所以我想……是不是让牧儿出来,为我马服家做点事了!”赵括再次试探道。其实赵括因为担心可能会有将来的长平之败,早就在潜移默化间,对弟弟赵牧多有关照和培养――也算是给他的家族上了两保险;只是真正让赵牧走上前台为官做将,却还没有过――赵括还是担心母亲心疼幼子,不肯放手。

    一说到让自己的小儿子出来做官,母亲有点犹豫了……

    战国,这个身为男子几乎免不了要从军打仗、出生入死、以命相博的时代,人们的观念大约就是这样:长子、次子之类的儿子是家族建立功业、光宗耀祖而生的;唯有幼子,才是为了自己将来老有所靠而养育的――所以民间便有了“父母爱幺儿”的传统和说法。

    虽然马服家贵为封君,虽然母亲是个颇有主见和谋略的老太太,却还是逃不出这个世俗小民观念的左右。

    “让牧儿为马服尉……便是要他出仕为将……”母亲念叨着看了看门外,幼子赵牧少时时常玩耍的院落,一时之间,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