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太子凶猛在线阅读 - 第一章:皇帝

第一章:皇帝

    自夏启杀伯益夺位开创王位世袭制以来,中原王朝兴衰更替不断。

    一代将亡必有奇人现世,力挽狂澜,统一天下,改朝换代。

    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时间长了什么事都有能发生。

    隋武帝杨广自即位伊始,倒行逆施,****天下。致使文帝杨坚打下的基业几乎于一夜间崩塌殆尽。

    天下群雄并起而反之,隋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兵变于江都行宫,妄图某朝篡位。

    幸武帝雄才大略,化危机为转机,诛杀宇文一族,乘胜而起,以仅剩的三城为基业,绝地大反攻,三年内诛杀叛逆李渊,王世充,李密等人。又一次安定天下。

    大隋破而后立,推行新政,改革官僚制度,中央设内阁六部,地方设布政司,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

    政权,军权,和检察权三权分立。总之就是明朝那一套,也不知道这哥们哪穿越来的。

    就这样,杨广硬是把大隋朝国祚延长了六百年。十年后的大业二十七年,雄才大略的杨广御驾归天。谥号武宗,名垂青史。

    到百多年前,外族入侵,古老而腐朽的隋王朝轰然倒塌,天下烽烟又起。

    这其中燕国公唐彦随势而起,由幽云十六州起兵八万南下。归拢天下英豪,把入侵中原的女真人摧枯拉朽的扫地出门。

    而后开国登基称帝,定都燕京,史称大燕太祖皇帝。

    唐彦沿袭前朝管制,经过一番努力大燕帝国的内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唐彦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

    唐彦对此十分满意,他是一个好皇帝,青年时期的南征北战使他不愿让自己的子孙受苦,为了让自己的帝国得以长治久安,为了让自己的继承人可以安心统治天下,他为自己的帝国留下了一条无可违背的祖训,并立碑于皇城前的广场上,公告天下。

    大燕祖训曰: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坚信只要子孙们坚守自己创立训诫,大燕帝国将永远延续下去。

    好吧,这又是个穿越帝。

    百多年后。

    天子唐纪元十五岁登基,年号泰安。

    我们的故事发生于泰安十七年,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

    这一年,王守仁于江西南安留下了他在人间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一年,倭寇犯边。兵部右侍郎胡宗宪代杨宜任总督,任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渐直福建军务,经略东南。

    这一年,戚继光子承父业,继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这一年,仲夏,一个不普通的男孩出生在四川一个非常不普通的家庭。

    还是这一年,初秋,太祖祖训碑遭雷击,碑身裂痕由上至下,朝野震动。

    其实这本是件非常平常的事情,碑顶树立着太祖等身铜雕,石碑又那么高,刮风下雨的不劈它劈谁,可是谁让这事发生在万恶的旧时代呢。

    泰安皇帝很郁闷,他自君临天下那天便开始励精图治,努力工作,为的就是想让古老的帝国在他手中能重新焕发生机。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创造的属于自己的时代,一个辉煌的时代,大燕国开始重新散发光彩,国力强盛,天下太平,人才鼎盛。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等飞来横祸会砸在他头上。

    泰安皇帝唐纪元有气无力的坐在御书房龙椅上,头都不抬:雷击祖碑,却是为何?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台下五人。正襟危坐四人,分别是内阁首辅夏言,次辅徐渭,国师金光子,僧空见,以及在一旁神神叨叨搞扶乩的钦天监监正蓝道行。

    正襟危坐四人道貌岸然,表面上做严肃思考状,实则内心电闪雷鸣,直恨不得雷劈的使他们。

    我他妈怎么知道为什么?劈的是你家祖碑你来问我,难道让我说你做错事了老祖宗给你点颜色看看,你就下个罪己诏意思意思把。这不找死么?

    当今天子虽不算雄才大略,但胜在勤奋,这哥们自打登基起就没好好休息过,是个不折不扣的劳碌命,为了实现盛世理想,他豁了出去,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批阅奏章,还要不停地开会,早上天刚亮就起床开晨会(早朝),中午吃饭时间开午会(午朝),此外他每天都要听大臣的各种讲座,隔段时间还召集一堆人举行大型论坛(经筵)。

    现今天下四海承平,宇内安富,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做皇帝做到这地步再大的过错也不是过错。建议他下罪己诏,除非是脑袋让驴踢了!

    但无论心里多挣扎,老板问话还是要回的,首辅夏言眼睛一转,抬手在徐渭手背上写了一个字:短!

    徐渭一看,登时一身冷汗,心里大骂:好你个夏言老匹夫,你让我去揭他老底儿,说他的短处,你怎么不直接拿刀捅我!你爷爷的!

    但奈何夏言是顶头上司,不能回绝。秉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徐渭食指晃动,在金光子大腿上也写了一个字:子!

    金光子毛了,他也没活够,转头求助空见。

    只见空见掐须一笑,目光遥望正在跳大神的蓝道行。金光子眼睛一亮,臣子不能说的话,老天爷能说,老祖宗能说。

    金光子传音入密:雷劈祖碑,应在东宫。

    蓝道行身躯一震,停止了上蹿下跳。不易察觉的点了点头,手握木柄开始扶乩。师祖发话了,只能照办。

    背黑锅的找到了,夏言从容起身,行礼,然后说:启禀皇上,我朝自陛下登基以来,吏治清明,国泰民安,九边清净,偶有倭寇小贼犯边也不足为虑,大军一到,药到病除。故此次雷劈祖碑之缘由应不在政务国事,请陛下宽心。至于具体为何,还请陛下赎臣才疏学浅,实在是想不通。

    徐渭三人目瞪口呆,在心里送了个大拇指。首辅大人真乃太极宗师也。这话说的,中心思想就三个字:不知道!

    泰安皇帝抓狂了,想半天也想不起来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惹老祖宗发火!

    这时一旁的蓝道行行礼道:皇上,扶乩完毕,天意有何谕示,已有了结果。

    泰安皇帝豁然起身,疾步来到沙盘旁,紧盯沙盘上鬼画符一样的字迹。

    半响,泰安皇帝满头大汗的退了回来。

    虽然沙盘上的字龙蛇乱舞,看着让人眼花缭乱。但经过蓝道行刻意为之,还是依稀能辨认出来的。

    只见沙盘上依稀凹陷十六字揭批:雷击祖碑,应在东宫,天子无后,遽生天象。

    泰安皇帝傻了,他牛逼小半辈子,基本上是心想事成,说打谁就打谁,说骂谁就骂谁,说杀谁就杀谁。

    可是老天爷是公平的,一个人不可能彻底的牛逼,哪怕是皇帝也不好使。

    他十六大婚,至今一后三妃,其他妃嫔媵嫱无数,虽然很多时候忙于国事,忽略了儿女情事,但基本任务还是能完成的。

    奈何大婚至今,少说他也cao劳了两千多个也晚了,可就是没个回报。每思于此,泰安皇帝都抓耳挠腮的烦恼不已。

    现今事情大条了,老祖宗都怒了,这可如何是好。泰安皇帝懵了。

    魂不守舍的回到座位,泰安皇帝有些心慌:自朕登基以来,以太祖为榜样,丝毫不敢懈怠,内勤政务,外修民生,如今海内繁华似锦,朕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臣民。朕敢说朕是明君。可为何老天如此不公,使朕而立之年膝下仍无子嗣。你们谁能告诉朕,这是为何?

    最后一句话,泰安皇帝几乎是喊出来的,他炸了。

    夏言,徐渭二人见状立刻低头皱眉作思考状,金光子老神在在作世外高人状。

    空见和尚双手合什,起身鞠躬道:阿弥陀佛,皇上切勿忧心,机缘未到,焦急无用。机缘到了,问题自会迎刃而解。陛下不妨找一位皇室成员代陛下出家修行,为天子祈福,为我大燕祈福。

    夏,徐,金三人表示鄙视,这老神棍。

    泰安皇帝抬头:哦?那依国师的意见,什么人比较合适?

    空见道:既是为陛下求子嗣,自然需要陛下的直系男血亲,这才方显虔诚。遁入我空门潜心祈福七年以求我佛慈悲。

    泰安皇帝皱眉道:朕哪来直系男血亲,难道你想让兴王代朕出家,这不行。

    兴王唐纪宇是唐纪元一母同胞的兄弟,泰安皇帝对这个弟弟还是很看重的,自己倒霉就倒霉吧,可不能连累兄弟。

    这时太监王元录躬身上前,在泰安皇帝耳边说:皇上您忘了,王爷上月刚得一子。。。

    泰安皇帝龙躯一震,对啊。

    金光子听到这哪还不知空见老秃驴的小心眼,只恨自己信息闭塞。再也坐不住了,起身道:陛下,贫道以为,求佛七年略显仓促,如能再求道七年,那此事更加保险。

    金光子无视周围鄙视的目光,殷切的看着泰安皇帝。

    泰安皇帝也乐得上双保险,当下拍板:好,那就这样,少林七年,武当七年。王元录拟旨。

    “奴才遵旨!”

    “行了,你们散了吧。”皇帝烦了。

    五人行礼,躬身退出。

    泰安十七年七月二十日。入夜,慈宁宫。

    “皇上还在被祖碑的事烦恼?”退下雍容华贵的盛装,只着一袭薄衫的张皇后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撩得泰安皇帝一身燥热,但一听张皇后的话登时没了兴致。

    “今个出结果了,祖宗怪朕无后,遂降下警示。”泰安皇帝很忧愁。

    “啊。。都是臣妾等无能,肚子不争气,让皇上承了老祖宗的怪罪,臣妾该死!”张皇后慌忙下跪请罪。

    “哎,皇后你这干什么快快起来。。。唉。说起来也不能怪你们。。要不怎么你们都没有反应。问题在朕啊!”说到这,皇帝更郁闷了。

    “那皇上有何办法求老祖宗原谅?还得求老祖宗保佑我们早日为皇上怀上龙种。”张皇后说出了心里话。

    泰安皇帝把张皇后拉到椅子上坐定,递给她一杯安神茶,沉吟道:朕已下旨,让老二的十三子唐方代朕出家修行为皇家祈福。

    “兴王十三子?是刚刚来信说的兴王妃新生子么?”张皇后来了精神。

    “是啊,老二真行啊,比朕这大哥强。这几年连珠炮一样连着三儿三女。为何朕就没这气运呢?”泰安皇帝郁闷升级了。

    张皇后拉着泰安皇帝的手兴奋道:皇上,要不咱们把唐方过继到我名下来?兴王殿下是皇上一奶同胞的兄弟,皇上唯一的血亲,况且他已有七子六女,相信他不会太在意吧。

    泰安皇帝眼前一亮: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朕已下旨让空见带小唐方到少林寺出家了。

    张皇后欣然道:皇上您想,皇子代天出家不更显对老祖宗的尊敬!

    听到此,泰安皇帝朗声道:王元录!

    “奴才在”厚厚的幕帘外一声恭敬。

    “追回圣旨,朕改主意了,朕要亲自走趟成都。你去准备一下。三天后御驾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