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狂野大唐在线阅读 - 第一二七章 营州士绅

第一二七章 营州士绅

    这下子段忠实急了,他从前虽只是个小吏,但跟这时代的读书人没什么两样,多少还带点书生气,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的保守。这时就像红了眼的公鸡,立即与张宜泰展开了辩论。

    但张宜泰比他的学识只高不低,反而力压他一头,辩得他无可反驳。这下子段忠实也气又怒,脸红脖子粗地一甩袖子,就这么气呼呼地跑了。

    庄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帮腔的,自然是保持着中立,在一边看两人咬文嚼字,不时来段文言文,听得津津有味。见段忠实跑了,也不理会,反而与张宜泰继续说着一些算盘的加减乘除用法。有了张宜泰的支持,庄毅又悄然争取到了祖向荣和元敬思的同意,随即在早上衙参之际,拿出了这些新东西,经过半天激烈的争吵后,终于一致通过。

    随后让木匠大量赶制算盘,用于府衙办公。当然,这么先进的东西,也是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的,但目前还在试制阶段,只为内部人员所用。经过连续几天的教学,让一众府衙官吏全都学会了,再推广给柳城书院的学生们,这让段忠实气得几天不肯来府衙办公,也不肯去书院授课。

    这天早上,段忠实还是没来,庄毅见派人催促无效,处理完公事后,干脆亲自去他家里请。于是……又是一番唇枪舌战,段忠实这才耸拉着脑袋跟着出门,二人一起边走边谈向书院走去,数名亲卫牵马在后跟随。

    走过一条街道路口,忽听得有人呼喊,庄毅转头见李从业从对面街口跑了过来,不由笑道:“是你……不是和你说么了么,你们为何没去府衙报到?”

    “家家都说到了,本来是要去的,但杨主簿说要择个日子,大家一起请庄军使在城内酒楼聚聚,可庄军使在开设书院,恐没时间见我们,恰好我家阿兄两天前从新罗回来了,这事就拖着了。今天大家都来了,就在那边,正要去府衙求见军使呢!”李从业手指街道对面道。

    庄毅随他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见街道那边站着一群人,正向这边观望,略略沉吟片刻,便明白过来。这些人恐怕不是求官那么简单,可能还有一些涉及到田地及行商的事。

    “这样吧!前面好像有一家酒肆,一起去那里座座,有什么要说的,先说清楚了好……”

    “那好啊……请军使稍等,我去请他们过来!”

    李从业说完,转身飞快地跑回街道对面去知会了一声,那群人便跟着一起过来了,纷纷上前向庄毅行礼。

    “某家李从佑,原来在营州柳城军中任步军都虞候,辞官两年多了,最近从新罗回来,听说营州转归卢龙,特来见过庄军使!”一名年约三十来岁,身材高大的黑脸汉子走在前面,抱拳行礼道。

    “某家杨德寿,原本在府衙任主簿,奈何年老体衰,那乌重礼又百般刁难,也辞去职务两三年了。如今庄军使初上任正是用人之际,又清户理民,垦荒屯田,皆是善政,若用得上我等微末小吏,则愿为军使效劳。”杨德寿也跟着上前道,随即又为庄毅介绍了仆达、叶添龙、梅少白等几名小吏。

    “好了好了……去前面酒楼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庄毅笑着邀请道。

    众人当即一起去了城南的柳城酒楼,此时并不是用膳的时候,便随意点了一些糕点、果脯及茶水,颇为随意地聊了起来。果然如庄毅所料,最终话题还是转到营州以后的治理政策上来。

    户口已经初步清理一遍,谁家有多少田产,只需查一下户籍名册,庄毅就知道了,但是这方面的事,他暂时还不想理会。而且营州只缺人,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小户人家也都有地可种。但是税收,今后是一定要恢复的,这个肯定收不起来多少。

    重要的是商税,而营州的一些大户和官吏都有参与行商,事实上就是走私。这一点,今后绝对行不通,所有的商业活动,必须要纳入到府衙正常的治理体系中来。当然,庄毅暂时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政令声明,不过也在准备了。

    庄毅与段忠实二人好言安抚了众人一番,便让他们自明日起到府衙上任,职务暂时只能是录事或书吏等,都跟着段忠实一起到书院授课或学习。至于李从佑兄弟二人,则安排为军职,毕竟他们都是武人。

    十来天后,天气又再变冷,在一场冬雨后不久,第一声小雪终于下下来了。好在城北的黑山堡和武安堡已在下雪前几天里相继完工,但军堡里的各顶军用设施还没配齐,庄毅便暂时各调一百士兵进驻,直到明年开春再增加人手。

    冬天来临,政务也相对减少了,吏员们没什么事做,每天早上到府衙报个到,然后去柳城书院里授课,到天黑时分,再送学员们出城,然后安排以大带小,让他们自己回家,一切都走上了正轨,井井有条。

    政事减少了,但是武备却不能松驰,开始加强了训练。首先是军制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编制,庄毅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采用“二五制”。其实“三三制”,他也是想过的,但是太硬性,有点死板了,在这个时代那是要吃大亏的。

    想想看,十二人一班,三十六人一排,一百零八人一连,三百二十四人一营,而营作为最基本的独立作战单位,比这个时代一营五百人少了近两百人,完全就是劣势,而且自己的士兵并不是扛枪推大炮作战的,这样肯定是很容易吃败仗的。

    但这个时代的军制也不大好,编制太大了,即五营两千五百人一个军,十军两万五千人一个厢,左右两厢合为一个集团军五万人,这就显得粗疏不够精到了。这种厢军制度,完全是由藩镇手中演化而来的战时编制,虽然也有一定的好处,可依据不同的作战环境,随时作出合理兵力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