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汉帝系统在线阅读 - 158、道德风气(2/2)

158、道德风气(2/2)

    158

    …

    最终,诸夏下达了一个命令,一日不交出所有蛊惑人心者,一日不给饭吃,看看谁熬的过谁,对待他们,必须要逼急他们,才能有勇气奋起反抗贵族。

    这些百姓也停能忍的,足足饿了两天,实在顶不住的情况下,终于有人出面,那些贵族愤怒和不敢置信的目光下,被百姓交出,生怕不够,还将所有有印象的交出。

    诸夏这才令他们饱餐一顿,旋即将他们分别送往各地,此事总算结束。

    诸夏针对这些难民,进行军事化管理,按照军队的军制,对他们进行整编,其中负责开凿运河的男性,还会每周分批次抽出一天时间用来军训。

    第一批来汉国的,在得知汉国政策后,大部分百姓已经露出希望尽快通过审核的意向,诸夏顺势推出贡献制度,首先将可以量化的劳动进行量化,标上数值。

    根据昨天的工作量,决定今天的食物分量或质量,妄图偷jian耍滑者,不仅要饿肚子,还会被关禁闭,关上几天小黑屋保准老实了,胆敢反抗者,立马被拖出去一阵胖揍。

    又是一批新的难民抵达,喝粥、洗澡、发新衣、诊病、分配至各地,一套流程下来,平郭县的张辽,也到了地图中的地点。

    张辽按照诸夏的命令,从营县诸葛瑾那里调来猛火油,将那山谷以及山谷内的士子,直接夷为白地。大火三日三夜不休不息,汶县城墙上只看到一道黑雾缠绕的火龙在远处仰天长嘶,气势骇然。

    很多百姓不明所以,有好事者意图前去查看,却被张辽黑狮都所属骑兵阻拦,声称,汉国黑狮都为了汶国的安全,正在剿灭山谷中藏匿的山贼,请勿靠近,以免误伤。

    此事传入汶国,不知情的,信以为真!知情的,则噤若寒蝉。以前他们为了自己的土地以及利益,如今有另一条路保全利益,自然不敢说什么,唯一证明他们选择的,唯有这两日捐献粮暴增现象。

    时间眨眼抵达八月多,陆陆续续百姓被运回汉县,总人口达到了五十万户,以存粮以及捐献粮,汉国成功让所有难民存活下来,并且已经住逐步进入正轨。

    各县官吏开始下乡收粮,诸夏开始在国内设立保护价,鼓励商贾购买本土粮食,一些商贾认为价格太贵,会让他成本提升,本着多赚些利益的想法,他们前往汶国购粮。

    然而,当他们抵达汶国时,却赫然发现,此地粮价居然比汉国还要贵,但市面上,粮食依旧一石难求,八月可是丰收之月,不是最难熬的冬天,往年这个时候,粮价低的一塌糊涂的好吧!

    就在这时,这些商贾好不容易找到一处,价格最便宜的米铺,却得知,这个商铺是专门为身在汶国的汉人服务的商铺,以国内价格加上一成运输费,每季每人可以购买的粮食是固定的。

    这些商贾只能悻悻而回,在汉国本土收购粮食,甚至从汉国购进粮食,然后在运去汶国卖掉。

    而粮食建立保护价后,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使大部分农民得到了大量钱财,当然,这种收益比起商人来说还是不值一提,但对于农民来说,已经很了不得了。

    当然,农民有了钱,会先存起来,精打细算,偶尔看着孩子实在眼馋,才给他们买点零食。

    而于此同时,大量士子涌入汉县,一时之间,整个汉县,充斥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精神面貌,比起上一次第一次科举,第二次,这些士子就收敛许多,没有再出现脑残之徒,就算对这些农民也是礼遇有加,谦和之姿。

    原因还是当初诸夏设计的加分减分,生怕诸夏又设置出什么隐藏,因为自己一时不当言辞举止而受到扣分。整个汉县一时之间,到处都是谦谦君子的做派。

    不管这是不是真情实意,但是至少做了表面功夫,不像后世部分人,甚至连表面功夫都烂的做。至少因为诸夏的一些意外举动,使整个汉县的治安水平达到顶尖。

    一些小偷小摸,立刻会被群情激奋的士子拿下,其中部分人,一开始为了分数,但不知为什么,在听到那一声声的感谢后,心里生出了一种不知名的滋味。

    第一次,第一次得到别人的感激。

    这种感觉真好!

    抱着这样的念头,这部分人不再为了分数而帮助,而是享受帮助别人的感觉,一种被认同的感受。

    一时之间,整个汉县的道德治安达到巅峰,甚至和病毒一样,开始不断扩散感染,不断感染到其他人。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感觉很无聊,但为了分数,顶多顺手表现表现,不会去冷嘲热讽,不会去打击,倒也变相的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改善当地百姓眼中士子的形象。

    在衣食丰足的情况下,以及士子的帮助,汉县颇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趋势,道德水平在正确的引导下,正在默默上升。

    而内阁以及秘书阁则忙了,这边刚刚将难民安排妥当,一抬头一看,已经临近了九月份的科举,不知道多少人在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从头到尾没有丝毫的喘息之机,诸夏安慰道,等忙完了这一阵,就可以清闲下来了!

    大量的士子摩拳擦掌,就等着好好发挥一场,这一次那些寒门士子不再矜持,第一次科举的事情他们可都听说了,不仅因为弯不下腰去工作,导致减分,结果和商贾的合同更是出现大量陷阱,现在当初那批士子,现在还在为那些商会工作,悔恨不已。

    所以这一次的士子再也不敢端着架子,没钱了就去工作,用辛劳换取的钱财,他们花起来非常舍不得,在图书馆更是逼迫自己强行记下内容,这样节省钱财。

    整个国家士子风气为之一肃,根据汉国的用人标准,在潜移默化的转变自己,因为他们很清楚,不变的下场就是被淘汰,唯有让自己适应汉国,才能让汉国重用自己。

    对于这样的变化,诸夏还是很欣慰,很乐意看到的,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这样下去,说不定还真的再现强汉时期的士人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