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南宋日记在线阅读 - 第七十二章 以力破巧

第七十二章 以力破巧

    人生之命运起起落落谁说得清楚,恰如史浩一般,便在一一六三年之时就任过了右相,奈何那时候张俊的风头正劲,又是赵昚急于北伐恢复之秋,他是儒臣,且时而持“反对意见”,自然不是太受重视。

    曾记得那时候,张俊一味激进,他则显得老沉持重,与之辩驳,说“先为备守,是谓良规。议战议和,在彼不在此”其实倒不是他怕战,更不能说他是“主和派”,只是在这个忠臣的心底,把大宋的客观情况看的极为清楚,他并不畏惧战争,畏惧的是一次复一次的失败

    奈何那时候赵昚热了头脑,岂能管他的意见。于是乎这位忠臣愤怒上书,说:“我是宰相,出兵不和我商量,还当什么宰相”直言攻击张浚、陈康伯,并请求辞相。

    赵昚便罢了他的相位,支持张浚出兵

    哎,可那北伐到底是失败了,而今朝野沉寂,要开始谋发展、开始重人才赵昚才想起这个忠臣来。

    他终于又站到了朝野之中,细细观察着天下局势,在他心底出现了许多人的名字来,比如朱熹、比如陆九渊、比如刘涣

    “哎,到底时机还不成熟。但此刻已显我大宋欣欣荣荣的态势了”史浩望着夜空,刻意叫人把刘涣的诗词文章搜集整理一番。

    “以前咋没有听说过他,倒有些相见恨晚。”这是史浩的心声

    华表几枝,我们又来所说那江西抚州的陆九渊,却说那人自从上次去鹅湖山受到“磨难”以后,便再不写信给刘涣,整日和他哥哥陆九龄谈学论道。

    这陆九龄和赵汝愚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却是乾道五年间的进士,他与陆九渊为亲兄弟,但亦师亦友。

    “子静,那鹅湖山的刘秀才没有给你来信么”

    “家兄有所不知,那小儿实在是狂妄过分得紧,愚弟仰慕他的才学,曾赴鹅湖山去找他,哪晓得等了许久却不见得他的人影,更无半个人前来招呼,当真气煞我也。”九渊这里隐瞒了在鹅湖山的“不幸遭遇”,只是说刘涣狂妄,不把他放在眼中。

    “哎子静你这般想法难免过于小家子气了,读书人当要谨慎,非得有海纳百川之胸襟,成不了大气候的。”

    “是了,愚弟谨遵家兄教诲。哎那小子的诗词文章倒是写得极好的。”

    “对了他刘秀才与你书信往来,对心学一事如何看法”

    “呵哪有甚么看法,他的回信当中全是避重就轻,无非写些诗词歌赋,还出了许多算术来为难我。不知他是有意回避,还是当真懵懂呢。”

    “也罢,子静,你也不想想,他刘秀才毕竟年纪尚幼,我们起了结交知心固然是好的,但可不得枉自臆断,非要天下英才都随了我兄弟的意,你说呢”

    “家兄所言不差,那小子而今授命于朝廷,又是赵汝愚的门下弟子哎,他日定要飞鸿腾达的。”

    “呵呵我家子静何时开始妒忌旁人来了,这可不好啊。”

    “家兄见笑了,愚弟这哪是妒忌,只是觉得造化弄人罢了,正如他刘秀才的回信中所说,什么人做什么事,怕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对了家兄,那朱熹朱元晦与你的书信往来可还繁密么”

    “子静不说,愚兄倒是望了。你有所不知,那朱熹对愚兄所讲的观点真是针锋相对,本来大家都是言及学术之事,但南辕北辙,谁也服不了谁啊”

    “哼他朱熹好傲的性子家兄,能把他的书信给愚弟看看好么”

    “有何不可,你且拿去就是。若是感兴趣,便与他书信往来,谈谈心学也是极好的。可惜他朱熹自成一家,旁人的观点,他轻易不会同意的。”

    “哈哈,无妨无妨,本来就是针锋相对之论断,他朱熹不同意才好呢。”

    兄弟二人聊得欢快,说了当下许多有趣的人。也便在此时,陆九渊的注意力终于从刘涣转向了朱熹,也为后来的“鹅湖之会”点燃了导火索

    可人家朱熹现在却没有想到这些,他也曾听闻江西抚州“陆家”几兄弟的大名,但除了和陆九龄有往来以外,其余人他却还不清楚。

    当然,他也曾注意到了一个人,那人便是刘涣。刘涣在朱熹的眼中,也到底是个小有才气的人罢了除此之外,大抵都是道听途说,在听闻刘涣发明的“麻将”风靡一时时,朱熹淡淡地笑道:“呵不过是个玩物丧志、投机取巧的家伙罢了”。

    这是明显的“文人相轻”,朱熹自恃才学和名气,当然看不起一个才崭露头角的“娃娃”

    收到陆九龄的来信,他朱熹何尝不想出去走走,奈何“孝悌”缠身,却是走不掉的。

    朱熹的母亲已于乾道五年过世,他也从此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寒泉著述时期。

    也便在此时,他悟到“中和旧说”之非,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著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

    这是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

    话说大宋天下而今沉寂安稳,仿佛万马齐喑,但却有几个极有意思的人。今朝说完了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史浩、赵汝愚等人,却还有一个没有提及到。

    那人便是婺州的吕祖谦,也算是个博学大家了。他吕祖谦而今是太学博士,并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和赵汝愚等人也有往来,对朱熹之才学更是看重,对江西抚州的陆九龄也很喜欢前些时日他闻得刘涣之名,心底好一阵波澜壮阔。

    可是今朝他却闷闷不乐,因为他的第二任妻子韩氏生了重病,所生女儿亦夭折,其精神上饱受着较重的痛苦。一时间天下的是是非非也在他心底沉寂起来。

    当然,这些个事情他刘涣都不清楚,这些个人他虽知道,但现在还没有急于结交之心,他的想法一如既往,便是“顺其自然”

    好在顺其自然之中,他感兴趣的人还是有的。比如辛弃疾

    他很清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所以现下来说,就是要先和“军人”勾搭上干系,管他是儒将还是武将,多结交一些豪杰,总是没有错的。

    络腮大汉把他叫到鹅湖寺中,和他谈起了诸多事宜。

    主要是借助他的人脉关系和政治资本,朝官家置办了土地和良田、确立了雇佣的对象。

    刘涣还是放心不过,提笔写了一份“协议”,再三嘱咐他师父不可乱来,要以“制度”管人,不能以人管人。

    大汉哪里晓得什么狗屁的“制度”,哈哈大笑道:“不就是卖身契么你小子说得这般冠冕堂皇。”

    “师父,这哪是卖身契了,你再看看。哎忘记了您老大字不识一个”

    “哼你敢瞧不起老子,来来来,咱爷俩走上几招”

    “算了吧师父,这寺中香客往来,动静搞大了不好”

    “废话少说,你我点到为止就是动手吧”

    刘涣无奈,只得长身而起,行了一礼。

    当即使出太祖长拳,大开大合直逼大汉。

    大汉豪迈一笑,却言“来得好”

    当即也以太祖长拳相迎相拆,二人一时间打得酣畅淋漓。

    大汉只觉得刘涣有了进步,力量过于刚猛,若不是想到他血脉中的先天之气,还不相信这一个小儿郎能有这般作为。

    可他惧也不惧,毕竟凭借多年“战场杀敌”和“偷鸡摸狗”的经验,也不是刘涣能够应付得了的。

    别看那络腮大汉是个猛人,但来回穿梭,倒如一只灵巧的蝴蝶一般。

    刘涣心中冷静,却是“以力破巧”、一力降十会的法子。

    二人渐渐斗了六十多招,终于刘涣不敌,被他师父一拳击倒在地

    “哈哈哈好小子,痛快痛快,来来来,我们再来打过”

    “师父,你饶了我吧。我那是你的对手,若是师父想打得尽兴,我看除了虚相大师以外,旁人再不能满足于你。”

    “嘿嘿,这话老子爱听可那虚相也不是老子的对手他朝外界传言,说他不是你的对手,其实是在涨你的威风、提你的名气呢哎,好徒儿,别看那老和尚有些虚伪,但对你还是极好的,你要知恩图报呀”

    “徒儿省得,这点道理还是懂的。”

    “好吧,废话不多说了,从适才的对招之中,为师已然看得出来,你确没有荒废武艺但是你一味的以力破巧,却有失妥当。”

    “师父,弟子当如何做呢”

    “无他,先博后渊就行日后你行走江湖,自会结交诸多豪杰,要懂得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虚心请教,只有集百家之长,才能在武学上有所进步”

    “是,弟子晓得了,原来这和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先博后渊,弟子记住了”

    “嘿嘿,啥读书的道理老子却不知道,但你是聪明人,定能悟通对了,你和那赵汝愚何时动身”

    “便在明日清早,回了信州官邸,就动身游历”

    “恩,很好你放心去吧,这鹅湖山的一切事宜,有师父给你cao作就是记住了,你所说的那辛弃疾是个人物,一定要好好结交一番才是”

    “弟子知道,此番前去,第一站便是去会会辛弃疾对了师父,你对抚州陆氏一族怎么看”

    “抚州陆氏没甚印象,据说是个大家族,也算得忠义之家,但奈何都是些子曰诗云之辈,老子不喜欢。”

    师徒二人谈了许久,相互“交待”了许多事情,刘涣才随赵汝愚回了信州。

    一想到就要结识那辛弃疾,他高兴得不得了。赵琦玮自然不懂,以为他又犯了失心疯,可以坐得离他远远的。

    见得二人神情,赵汝愚心中暗暗计较,“莫不是一对冤家么”可要刘涣成为他的姑爷,现在却还不是时候,赵汝愚毕竟也是个要面子的人,他家的千金,焉能嫁给一介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