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兴唐在线阅读 - 关于书中青海之战各地名路线的释与疑:

关于书中青海之战各地名路线的释与疑:

    地名主要参考了严耕望的《唐代交通会考》。但不是仅是这本书,手中的《吐蕃史》等相关的史书大约有十几本,咱写的是小说,不是论文,不一一细说。

    另外说的是一件事,这些大部头论文中,多有冲突之处,自己又考了一番,包括从百度上看了许多资料,手中的一些资料书籍,以及看了相关的地图。有许多地方必然也错误了,大家原谅一下。主要认真的考据一下,让大家产生代入感,也尽量使小说战争写得更合理一点。

    分成四部分来说。

    第一部是素和贵,也就是鄯城之战。素和贵在历史上青海之战是吐谷浑的指挥官,一名很勇猛的将领。

    这次行军吐蕃用兵很少,多以吐谷浑。先出了鱼尾军,也就是龙夷城(今海晏县三角城,门源县北山乡唐代金巴台古城),然后到大拔斗谷(有可能在今山丹县南扁都口,有可能在山丹县东南二百里地白石崖口,前者可能性大,背倚大雪山,也就是祁连山,但在唐朝,祁连山东部为大雪山,中部与西部依然叫祁连山。另外还有几处山脉也叫大雪山)。但不是在大拔斗谷,是在大拔斗谷与赤岭(日月山)之间。黄昏时,翻过了日月山的北端余脉,进入绥戎峡(今湟源县东的西石峡),走了几十里路,在虎山遇到了令狐智通的抵抗,然后经今天的镇海堡,也就是后来唐朝的临蕃城,李威在此战后也在此驻军,地势十分险恶,见下文。渡湟水,进入鄯城(今西宁,不过唐朝还是小城,到了宋朝青唐吐蕃时才是大城,由两门变成了六城门)。

    唐朝的兵力分布是夜晚来临时,先将鄯城jian细清空,百姓挪于瓮城,大军有河源军(历史上有两说,一是在西宁城内,一是在西宁西北土楼山,后者说法更可信,毕竟哥舒翰一度驻军一万六千人,鄯城不是很大,能站起,可训练休息的场地从何而来,书中因为需要挪到西宁城东三四十里外)出动,黑齿常之出石城山(西宁西南八十公里哈喇库图),狙击了论赞婆。另外两支军队伏于城中与土楼山。

    在这里有一些疑问,老午也没有考清楚。鄯城通往吐谷浑四道,最北的长宁川(今北川河不用怀疑的)。湟北道,也就是素和贵出兵的道路也不用怀疑的。

    其他两道有些没有弄明白。首先是翠山道,严耕望也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来了两个犛牛峡?看的繁写版,还打成了牵牛峡。这个犛牛就是牦牛的意思,音不同意同。

    按照他的说法,皆是从湟北道岔开的,从临蕃城南经白土岭到镇西军,近承风岭。这肯定是错误了,白土岭在循化,白土城在民和县,现在全部考证出来,虽在西宁东几百里外,可这是大道,无异隔了十万八千里。通承风岭,肯定不经过白土岭的。

    其次就是石城山道,他的说法是从绥戎城白水军西南折六十里到定戎城,经七里,再到石城山,再经二三里地到赤岭(许多小说中将石城堡写在赤岭上,这是错误的写法)。

    在这里我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石城山道在唐朝成为主道,前期是湟北道。成为主道必然有主道的理由,就象筷子多用竹木,不用象牙,便宜。这里多经湟中,那么就有一点山多。若是还从湟北道走,道又难走,路程又远,为什么不走湟北道,非走石城山道?为什么后来吐蕃石城堡位置那么重要?

    因此,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从石城山到鄯城未必是从湟北道经过,有一条直达的道路,是难走,可是很近。所以取代了湟北道,成为唐朝通往吐谷浑的干道。但一直没有考出来,严耕望依据是吐蕃的一次出兵,那不可信的,只是出兵,证明有那么一条道,但不是必然是这条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例不要太多。所以在书中直接略过。

    第二部分就是主角与论赞婆之战。

    论赞婆是这样分兵的,一部分兵力驻守各个关卡,一部分兵力从伏俟城(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卡加村西南,俗名铁卡加古城,但只是吐谷浑重要城池,不是都城,有时候作为夏宫,都城是吐谷浑城,下文),一部分兵力是从青海湖东岸插向海北,想设下一个网子。

    这是很正常的,薛仁贵就没有找到论钦陵主力军队所在,最后大败的。

    唐朝军队稍稍复杂一点,先是李谨行高调派军从廓州(今循化县西黄河北岸甘都堂)到积石军(古浇河城,今青海贵德县境,黄河南岸)。黑齿常之出石城山,刘审礼出湟北道,是迷惑论赞婆的,然后向东北进军(到大拔斗谷大约有二百里路),利用吐蕃大军来不及反应,在大拔斗谷扎下大营,拱卫长宁川道与甘拔道、凉拔道安全,毕竟要等论钦陵回来,不能给他太多的腾挪空间。

    薛讷从翠山道出,到承风岭(今贵德县尕让乡千户村附近,湟中拉脊山口,但还不是赤岭,往西才是赤岭),曹怀舜出结啰道,也就是从廓州到承风岭的道路,这条道路也不用质疑的,总长大约一百二十来里,在承风岭前与翠山道相会。

    然后主角自己从黑峡川(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隆务镇镇西山一带,后来唐朝在此设了天成、振威二军),翻越了一些山脉,从这里到莫门道不远了,然后会聚了党项的一些军队,直奔吐蕃九曲军(同德县西,黄河东岸,大小榆谷西南,注,大小榆谷在贵德西南),吐蕃在历史于此地架了一桥,名曰九曲桥,书中用了骆驼桥,那不是的,骆驼桥是唐朝赐九曲之地给金城公主汤沐所架设的。书中借用了一下。

    对九曲再注一下,共和县以西,黄河一带,包括少量的河西,主角河西一战,也属于九曲。这个地盘在唐朝历史上,一直没有完全属于唐朝。

    然后过桥,从河西到洪济桥(还有一个疑问,树敦城在共和县南,有部分史书说是有可能在黄河一带,没有考出来,若是如此,这一战就是一个BUG,因为必须从树敦城经过,若离黄河还有一段距离,书中所说的又能成立)(今龙羊峡水库一带,也是唐军实际控制最远的地区)。然后夺宛肃城(图考里注作共和城不对的,实际在黄河东岸,大约今天贵德县城河或者往西一带)。

    第三部分是论钦陵与主角一战。

    论赞婆从攻打大拔斗谷军唐军大营,不是迷惑主角,是迷惑刘审礼这个傻冒的。然后攻打百谷城(今察汗诺门汗旗。洪济桥东南八十里处,大小榆谷附近)。刘审礼中伏,大路沿赤岭而下,过了曼头城(兴海北共和县南),就遭到吐蕃大军围剿,这时候离洪济桥并不远,主角只好营救。

    (注一下,历史上论钦陵始终不想与唐军正面作战,太耗国力,具体的我不分析了。真实青海之战在后面才发生的,论钦陵这一次出动的兵力不多,以吐谷浑人为主。论素和贵与论赞婆出现了失误,以及李敬玄大军离得比书中所战的远,才让唐军逃回去不少。这次损失之多少无法考证,吐蕃史书里说是十万人出头,有可能不足,有可能是李敬玄人脉好。这很重要的,比如裴行俭的师父苏定方在评书中多作反面角色,无非就是刘黑闼手下大将,根不正苗不红。因此,李敬玄在青海还呆了一段时间,只是要急吼吼地回朝为相,李治恼羞成怒,一下子捋到底。反过来说明损失也不轻,有可能七万以上,十万不足,毕竟是步兵从大非川撤向承风岭,而且仓促之下,比书中所写的还要狼狈懦弱)

    被围的地点大约在龙羊峡水库的末端某一片山岭上。

    第四部分是逃跑过线。

    逃向了大非川,从这里往西就是大非川所在,这是顺着共和中部逃跑的,折向了都兰县东南。关于破逻真谷天气是不是如此糟糕,我很怀疑,都兰县东南天气冷是知道的,可夏天人吃冰,马吃雪?或者李靖一行遇到了恶劣的天气?或者是一片戈壁滩无水源,才从冰山上取来雪水充渴?不过后来从乌海到新疆的且末,这一段道路多有沙漠,渴了喝马血,我倒相信的。无论后人怎么看待唐朝,可唐朝的血气,后人没有了,几个蛋大的国家也敢屡屡打脸,美其名曰,以和为贵,和个屁!和得四面楚歌,八方皆敌,不谈不谈。然后到汉哭山,也就是鄂拉山,到冬给措拉湖,另外东面还有一条道路,也就是文成公主入蕃的道路,暖泉、烈谟海,同样也要翻过鄂拉山脉,但两个山口不在一位置。至于乌海的位置前面说过,不需再说了。谁说乌海在托索湖与苦海,我与谁急!周围有几个大川,能向南望积石山,苦海与托索湖有这个条件么?

    然后是翻雪山,这条道无论考证了,依据只是一条,松赞干布分两军征党项与白兰,当时吐谷浑不属于吐蕃,那么只好从柏海(鄂陵湖与扎陵湖)或者乌海翻积石山(指大积石山,阿尼玛卿山),这里是积石山余端,应当能攀越过去。具体考证不出来,但可以参照后世的公路,第八道班到雪山镇到军功镇。

    再就是穿积石山到白兰部,这个倒有一些史书记载,党项通积石山与白兰羌多有交往,具体的何处,没有记载,我想,大约是今天玛沁县一带,这里也有许多山口的,还不是一个两个。折向甘德、达日,这个速度要快,利用消息传通不便行军,否则从柏海到紫山口(巴颜喀拉山口)更近,论钦陵封不死整个通道,大家看一下地图,很宽,又要防止唐军从党项道返回,兵力不足,可封死山口比较容易的。

    然后到称多、玉树折向西南的杂多县一带,经囊谦、江达到甘孜停下。这个道路也没有办法考了,但有一个证据证明我的写法成立,多弥在北,苏毗在南,从汉魏时起通过蜀道,就与中原人有一些来往。因此自汉魏史书,就开始记载这两部,因此不但有道,还不是一条两条的道路。但看了一下卫星云图,北部的道路有一些地区有高大的险山相隔,所以我在书中说道,返回时有一条险道。

    又从甘孜冲向色达,作出继续冲向阿坝的样子,其实从这里开始往回返。然后顺着紫山南侧,重新折到了乌海。第一没有能力考出来,第二如写得太多,成为注水,甚至成为某些人说的玄幻小说,基本一笔略过。

    再到大非川,去伏俟城,经过伏罗川(青海都兰县诺木洪一带,一度成为吐谷浑王城所在,后来却是在吐谷浑城,今都兰县境内的吐谷浑银德尔、香日德、科学图三座古城中的某一座。因为此地水草丰茂,气候暖和,地处中心,城堡集中,是可汗作冬宫、夏宫最理想的地方。这三座古城遗址雄宏,其中银德尔古城还有高大的佛塔遗迹,科学图古城尚存有高大的祭坛。各古城均坐落在古青藏大道的两侧。古城周边遍布吐谷浑王室和贵族的坟墓。庞大的热水吐谷浑墓群离此地也只有二十多公里之路程。所以是吐谷浑后来的真正王都。许多史书将伏俟城当作吐谷浑王都是错误的,今天发掘,伏俟城遗址空荡荡的,若是王都,如此寒酸?),然后到肃州(今天酒泉东部)。

    ……

    大体上说如此,如考得错了,或者写得不对了,大家还要原谅一下。一这是小说,二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