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武侠小说 - 天才商人在古代在线阅读 - 第224章 谁能扒皮

第224章 谁能扒皮

    自从女帝给余庆一个监察使的身份后,华夏帝国,成千上万的官员都在关注着余庆的动向,特别是那些心里有鬼的官员,不惜花费巨额代价,研究余庆的路线,同时约束手下,不要撞了余庆的枪口。

    但让无数官员瞠目结舌的是,余庆带着人马,刚出了云麓城门,就消失了身影,地方官员得到确切情报,监察使队伍中没有余庆,不知去向,这可令他们大跌眼镜,同时内心恍惚。

    若是大张旗鼓的去监察百官,怎么可能监察得出来,所以余庆化整为零,脱离检查队伍,单枪匹马的杀向各地,游走民间,听听百姓的看法。

    至于说,余庆为何不动用帝国谍报的力量,谍报系统的确厉害,无孔不入,但谍报系统有针对性,那便是针对敌人,而且包打听最近动用全力调查云国假币案件,也没有多余的人力来调查百官。

    余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准备抓几个典型,杀一批,再震慑一批,得到经验后,再让华夏帝国成立监察院,定期派监察使巡游各地,监察百官。

    余庆穿着一身行走江湖的长衫,腰挎宝刀,仿佛少年刀客,英姿勃发!余庆没有从华夏帝国的南边开始监察,而是直接来到了华夏西北俞州,这里云、蜀、华夏三国交际,风起云涌。

    俞州城,原先是云国西部大城,纳入了华夏版图后,为了地方稳定,并没有换掉孙白眉的州牧之位,继续由他统领俞州政事。这样虽有弊端,但可以让华夏帝国表面稳定。

    余庆手中有绝密情报,这个孙白眉表面投靠了华夏帝国,背地里却和云国搞着暧昧。余庆不可能把华夏帝国所有州县跑遍,他有几个名单,其中,俞州州牧孙白眉是他本次重点监察的对象之一。

    俞州处于干旱区域,虽然没有下雪,但空气干冷肃杀,让余庆不得不用些内力取暖,来到城门处,百姓们络绎不绝的进入俞州城。

    城门守卫站立两旁,英武非凡,有个六七十岁的大娘,背着一筐木炭,颤颤巍巍的走在路上,到得城门处,从荷包里掏出一团手绢,一层一层的打开,里面是黑中带黄的十几枚铜钱。

    余庆看到这一幕,脚步慢下,有些奇怪。

    只见那个大娘拿出五枚铜钱,数了又数,交给一个站岗的守卫。

    “大娘,你这是做什么?”守卫讶异,连忙拒绝。

    大娘抬起头来,双眼迷惑道:“难道入城费又长了?哎,这是要吃人啊!”大娘又哆哆嗦嗦的拿出三枚铜钱,看向守卫,说道:“我就只有八文钱,行行好,放我进去吧!”

    守卫眼神有些惶恐,看了看四周,说道:“大娘,俞州城早已不收入城费了,您可以随便进入的!”

    “早已不收入城费了?”大娘有些茫然,随即狐疑道,“可我昨天来的时候还收了我五文钱啊。”

    守卫有些不耐烦,但强自忍耐道:“反正现在不收了,你要进就进,不进就回去,别打扰我执行公务!”

    “哎,好,好!”大娘有些开心,省了入城费,颤颤巍巍的将铜钱包入手绢,仔细塞入荷包,一步步走向城内。

    余庆眉头微微一皱,这个时代,不少城池都有收取入城费的陋习,但纳入华夏帝国的版图后,所有州县,一律取消了入城费。

    看似减少了眼前利益,但这才是城市发展的长久之道。余庆没想到,这个俞州还在收取入城费,只是今天才不收取了,或者,是因为余庆监察百官,才让州牧孙白眉收敛了?

    余庆冷笑一声,径直入城,跟上那个背着木炭的大娘。

    “大娘,要不我帮你一把?”余庆上前问道。

    大娘看向余庆,笑了笑:“好心的小伙子,这些木炭轻得狠咧,不用帮忙,你忙你的去吧。”

    “没事大娘,我帮你背!”余庆将大娘的背篓摘下,背在背上,继续说道,“大娘,您是来俞州城卖木炭的吗,好不好卖?”余庆和大娘攀上了话。

    “小伙子,那就谢谢了!”虽然一背篓的木炭只有一二十斤,但大娘还是有些体力不支,余庆帮了他大忙,连忙道谢,随后又叹息一声说道,“我在东市卖炭,木炭倒是好卖,不过价格低得可怜啊,有时候只能抵个入城费。”

    现在还未入春,天气严寒,木炭正是最有价值的时候,为什么会低成这样?

    余庆问道:“大娘,就算之前入城费收取五文,这一背篓的木炭好歹也能卖个三十几文,怎么会只能抵个入城费?”

    “小伙子啊,你是外地的吧?”大娘的双眼有些雾蒙蒙的,“先不说那个入城费,逢年过节的是要翻倍的,就说运气不好,碰到官府采购木炭,不管多少,一文钱一斤!”

    一文一斤?余庆心头怒火腾腾,之前三令五申,官府不得侵害百姓的财物,这俞州倒好,一文一斤,这跟白拿有什么区别?强自忍耐怒火,余庆问道:“大娘,你不卖给他们不就行了吗?”

    “哼,你还别说,若是不卖,那些衙役就跟强盗似的,挨一顿打就算轻的,坐牢的都有!”大娘有些愤然,但随即叹息一声,小老百姓有什么力量去跟官府作斗争?

    余庆向大娘问着话,很快来到东市,对俞州情况了解了七七八八。这个大娘的儿子儿媳外出跑活去了,带着小孙子住在山里,大娘每逢寒冷之季,烧点炭火,补贴家用。

    余庆起了恻隐之心,想到自己也是这么苦过来的,便对大娘说道:“大娘,我来帮你卖卖。”

    余庆许久没有在街头叫卖,但不代表他不会,当即扯开嗓门喊道:“上好的松树木炭呢,三文钱一斤,三文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买回去暖手暖脚,媳妇乐了,孩子笑了,老妈老爸也乐呵呵咧……”

    余庆扯开嗓子,在这人头攒动的东市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老百姓胆小皮薄,谁卖个木炭像余庆这么吆喝的?

    许多人围了上来,大娘有些不好意思,扯了扯余庆的衣服,低声说道:“小伙子,这么吆喝没问题吗?”

    “大娘,您放心,一会儿就能把炭火卖出去。”余庆耍着嘴皮子,对着围观的群众说道,“大哥,看你手腕有力,想必是个文化人吧?买点炭火吧,暖手暖脚,才能写出锦绣文章!”

    “哈哈,好,就冲你这句话,我买两斤!”一个中年人笑了笑,掏出六文钱,余庆给他称了两斤,又多放了两块木炭说道:“这叫做添砖加瓦,下次再来照顾生意啊!”

    “哈哈,好说好说!”中年男子拿着木炭,兴高采烈的离去。

    余庆又看向一个带孩子的大婶,说道:“大婶,你看看咱孩子……我呸,说错了。”余庆这话引来一伙人哈哈大笑。

    余庆纠正道:“看看这个小宝贝,手背都冻裂了,买点木炭回去取暖吧,正所谓再苦再累,也不能苦累了孩子呀,将来说不得是要拿笔杆子,当大官的!”

    那个大婶也就图个热闹,可余庆说话吉利,说他孩子将来要拿笔杆子当大官的,大婶喜滋滋道:“好,我也买几斤。”

    就这样,你一斤他两斤,一背篓木炭很快卖了一半,余庆将铜钱交给大娘,大娘乐得都合不拢嘴,要她以前,在寒风中坐上一天,也没有几个人来买炭的,余庆倒好,三下两下,就卖了半框。

    就在此时,隔壁包子铺开了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大娘去买了俩:“小伙子,还没吃早吧,大娘请你吃!”

    包子两文钱一个,对于余庆来说,九牛一毛,但对于这个大娘来说,恐怕一辈子都没有吃过rou馅包子,有的时候,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才能感动,两文钱的包子也让余庆感慨不已。

    余庆拿了一个包子,对大娘说道:“大娘,我吃一个就够了,你也吃。”

    大娘有些舍不得,说道:“我吃过早了,你都吃掉吧。”

    “大娘,你要是这样,我可就不帮你卖炭火了!”余庆佯怒道。

    大娘叹息一声,只好答应了下来,只是她抿了抿嘴,看着包子感慨道:“小伙子,你还真别说,大娘活了一辈子,还真没尝过rou馅的包子呢,今天可就沾了你的光了。”

    “分明就是您买的,沾了我什么光?”余庆哑然失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贫困百姓很容易满足,一个热腾腾的包子,让大娘回味了许久。

    吃过包子,余庆继续叫卖,可就在此时,一胖一瘦两个扛着布袋的衙役挤开人群:“卖炭的,都给我拿来!”

    大娘看到来人,一个哆嗦,眼神慌乱,余庆已然明白,这就是大娘之前所说低价买炭的事情!

    余庆不慌不忙,将剩下的半框炭火称了称,说道:“一共八斤,二十四文,谢谢惠顾!”

    胖衙役听闻此话,笑了笑,摸出八文钱丢在地上,就准备去拿炭火,余庆一把按住背篓,呵斥道:“这位官爷,二十四文钱咧,这不少了点?”

    瘦子衙役脸色一黑,骂道:“你是哪儿来的愣头青,我们官府收炭,向来一文一斤,你找死不成?”

    “华夏商法规定,买卖双方,公平自愿,不得强买强卖,你们这样做,还有没有王法?”余庆怒气腾腾。

    胖子乐呵呵道:“王法?在这一片,我们就是王法!”

    大娘拉了拉余庆的衣袖,说道:“小伙子,民不跟官斗,让他们拿走吧,今天也卖了不少,大娘觉得心满意足了!”

    大娘怕余庆被牵连进来,连忙劝诫。

    胖衙役笑道:“还是这位大娘懂规矩!”胖衙役伸手去拿背篓,可是却怎么都拿不动,余庆的手压在上面,重若千钧。

    瘦子当即将刀拔出:“你他妈的,活腻了不成,除非你是云麓来的监察使,否则,老子今天定要扒你一层皮不可!”

    余庆眼神中充满杀气,余扒皮要被人扒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