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言情小说 - 莫相负之愿成双在线阅读 - 第二十章 愿我如星君如月相伴(二)

第二十章 愿我如星君如月相伴(二)

    拜谢:爱吃水瓤西瓜的pk票,桃花忆的评价票,拜谢在书评区留言鼓励支持的各位好友,拜谢推荐点击收藏的各位好友,周末快乐!长揖拜谢!

    .

    没多久,就见赵匡胤带着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走上殿来。殿外,禁军已将宫内宫外团团围住。

    刚入大殿,赵匡胤就看到萧璟然负着手立于殿中,眼角眉梢无嗔无喜无怒无悲,一派淡然。

    石守信等人刚要拔刀拿人,赵匡胤一摆手:“你们在殿外候着。”石守信等人退下了。

    赵匡胤道:“你到底来了。”

    璟然道:“你做皇帝,我能不来?”

    赵匡胤低眉:“璟然,我与先帝情同手足,多受恩泽,此事确是迫不得已,有负先帝!”

    璟然一笑:“这场夺取皇位的兵变,从初生想法到订了计划再到实施,自然需要时间。而自先帝晏驾、恭帝继位再到二哥你黄袍加身,我估摸没错的话也有半年时间,倒是很合乎常规的运作周期呢。”璟然的语气波澜不惊。

    赵匡胤一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杀气,是的,萧璟然说的没错。

    赵匡胤一方面作为殿前都点检,虽是京城禁军的总指挥,同时也是归德军节度使,这种任命确实能反映出辅佐恭帝的重臣对重兵在握的赵匡胤已经有了防范之心。

    因为兼领归德军节度使,至少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有点儿调离汴州的意思,或许赵匡胤正是感觉到了这种疑忌,才下决心兵变吧。

    赵匡胤道:“其实你早就猜到我会这样做,因为你素来把承诺看得极重,我猜你今天冒死前来,一定是先帝临终前,你答应了他什么,是么?”

    璟然依然波澜不惊:“是,他早料到会有今天。”

    赵匡胤点头:“他在位也只五年时间,但他确是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立志再造盛唐时代,有雄才大略的好皇帝。五年时间,我跟着他南征北战,看他威振四方,能深深感觉到他统一的强烈愿望,他确实对我委以重任,多加信任,待我情同手足…”

    “而如今,你要从他的七岁弱儿手中夺走江山,这就是你对他的报答?”璟然讽刺道。

    赵匡胤眼里闪过一丝怒意:“新主年幼,太后听政。朝廷之上的派系之争已经显现。兵权在我手中,我没有选择代行皇帝权力,也深知挟天子令诸侯要被万人唾骂,好于不好都不是我该做的。但是内忧外患,怎能眼看两位英主开创的基业动摇,我又怎能独善其身?”

    璟然一笑:“你口中的大业不过是自己野心的托辞罢了。我知你功名显赫又重权在握,是朝廷的主心骨,禁军已牢牢在你手中。想必现在汴州城外也已重兵压城,准备烽烟四起,兵连祸结,血洗京城了吧。更不用说,这宫墙之中,或许不等天亮就喋血宫门,尸横遍野了,”

    赵匡胤咬牙道:“如今事已至此,别无他法,也绝无还转的余地了。”

    璟然心里一阵悲凉,半刻,他的声音依然坦然:“如果禅位呢?”赵匡胤愣了下。

    萧璟然依然负手而立,脊背挺的很直,眼睛看向远方。璟然道:“如果禅位呢?你能否保住柴门一族,为他留后,”赵匡胤还是愣着。

    璟然缓缓的将眼睛定在赵匡胤的脸上,赵匡胤看见璟然的眼中的坚定和深深的压迫感。

    他认识萧璟然十年,初见萧璟然不到二十岁,只觉得龙章凤姿,天质特秀。有绝世的才情和傲骨,智勇双全,胆识兼备,不屑朝堂纷争。

    而这十年中,他看到的萧璟然谦虚谨慎,心思缜密,重情重义,有忠君之心,有兄弟之义。虽不入朝为官,却辅佐柴荣。功高不自傲,有智却深藏。

    萧璟然道:“他自乱世中来,这几十年来,改朝换代,百姓涂炭,战火连绵,他实在不愿看到百姓再受此殇,你若能答应兵不血刃,市不易肆,这个皇帝位子你来做。”赵匡胤竟然在萧璟然的眼神下有些慌。赵匡胤定定神道:“你说。”

    璟然道:“这些年来,“纵兵大掠”的兵变实在太多,我深知,以你的兵权实力,此次改朝易代必定成功,至于怎样成功,则在于你的谋略和见识了。”萧璟然居然将了赵匡胤一军。

    赵匡胤没说话,萧璟然依然平淡如水:“若能将大事化于无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才能体现了你赵匡胤的手段,若京城人心不慌,这四方自然安宁,你能否答应?”璟然看着他。

    赵匡胤看着他:“好,我答应。”

    璟然继续道:“你能否保全他的妻儿?”赵匡胤道:“可以。”

    璟然上前一步:“我要你立誓。”

    赵匡胤紧紧盯着萧璟然咬着牙,冷冷道:“萧璟然,为你这句话,我可以立即杀了你。”

    萧璟然嘴角稍稍一扬,掷地有声:“杀我可以,只要你立誓。”璟然眼神坚定,毫不畏惧。

    赵匡胤眼中闪过一丝狠光:“好,我立誓。”

    萧璟然追问:“怎立?”

    赵匡胤一字一句:“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璟然眼神一缓,点头:“好,你可还记得先帝曾经下过《求言诏》。”

    想起往事,赵匡胤面色一暖:“记得,正是这篇《求言诏》,引来了王朴的《平边策》。”

    璟然嘴角一丝讥笑:“昔日尧舜“上圣之君”,都在求逆耳之言,苦口之药,你及是不及?”

    赵匡胤狠的牙痒痒:“不及。”

    璟然依然一片静水,墨色的眸子纯净无波:“士大夫,国之精英,是做官的读书人,我知你虽行武出身,也是爱书之人。想那年你随他征战淮南,有人揭发你私载货物数车之多,检查下来,却是书籍数千卷,他希望重文抑武,你自是明白这是为何?”

    赵匡胤听了,心里确实佩服柴荣的先见之明,因为文臣自是不会危及政权,而对其仁厚又可收买人心。

    他点头道:“好,我答应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人。”

    璟然盯着赵匡胤:“此誓怎立?”

    赵匡胤眼睛冒着火,狠狠咬住后槽牙。

    璟然往前一步,死死盯着他:“此誓怎立?”

    赵匡胤气的喘着粗气,从嘴里挤出几个字:“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璟然眼神松下来,俩人都没说话,大殿上静的连掉根针都能听到。

    半晌,后面传来脚步声,只见柴宗训被符太后牵着从后殿出来。手里拿着世宗皇帝早在驾崩之前就写好的禅位诏书,和刚刚赵匡胤立的誓,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符太后手中拿着玉玺,眼睛红肿却神情肃然,不卑不亢。符太后道:“明日早朝,召集百官,举行受禅典礼。”说罢,领着宗训走了。

    大殿上一片寂静,赵匡胤看着萧璟然,眼睛通红:“你满意了?”

    萧璟然一脸安然,语气轻松:“不是我,是他安心了。”

    赵匡胤放缓语气,诚恳道:“璟然,我许你参知政事,位同副相,留下来。”

    萧璟然一笑,轻描淡写:“二哥,我与你兄弟十年,你若还与我说这样的话,就真是瞧不起我呢!”

    赵匡胤强压着怒气:“你可知,你今日若答应我,我们以后或许还能坦诚相见,若不应我,你可能连大殿都出不去了。”

    萧璟然粲然一笑,语气中隐隐的怅然:“我最后叫你一声二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赵匡胤心一热,心想当真以后相见无期了。

    萧璟然不急不缓往外走,快到大殿门口,他停下脚步,略回头,淡淡一句:“给你个忠告,宰相插手各部司的事务,手伸的太长了。”

    赵匡胤眼神一暖,道:“也告诉你件事,长宁死了,隐候庄灭了。”璟然没说话,往外走。

    大殿外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磨刀霍霍,将萧璟然团团围住。殿内的赵匡胤心一刺,眼眶一热,咬牙将手一挥。

    萧璟然抬头看看殿外四方的墨色天空,嘴角一丝微笑,心里一点遗憾,见不到孩子的出生了。他心道:“素素,终是我负了你。”

    .

    是夜,**各处也人心惶惶。寅时,英华宫的宫女内侍在惴惴不安中沉沉睡去,寝室里静悄悄的,床上的柴熙诲拥着暖被睡的正香。

    门吱扭一声轻轻的被推开,闪入一个黑衣人。那人蒙着面,行动极轻。他走到床前,轻轻用被子包住柴熙诲,绑在胸前。

    那人一眼瞥见枕头下,露出一截玉穗子。他眼一亮,伸手拿了过来,是半玦玉佩。他眼中一悲,将玉玦揣在怀里,及其迅速的退出英华宫,轻轻跃上墙头,悄无声息的带着柴熙诲走了。

    .

    赵匡胤下令军队各归兵营,所以当夜汴州城中未发生任何混乱,他又命令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从者赏,反者族诛,于是兵变的队伍安然回师汴州。

    当时在汴州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次日早朝,百官齐集,兵部侍郎窦仪,宣读周恭帝禅位诏书:

    天生丞民,树之司收,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而革命,其揆一也。惟予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兼检校大尉赵匡胤,禀天纵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北讨,厥绩隆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歌讼狱,归于至仁。应天顺人,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於戏钦哉,畏天之命!

    赵匡胤拜受诏书,一切如仪,即皇帝位。国号为宋,自即日起改年号建隆,当年为建隆元年,周朝有旧臣照旧供职。

    符太后改周太后,移居西宫,柴宗训去帝号,封为郑王。

    不久,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开宝六年逝,终年20岁,谥号恭帝。

    .

    《新(旧)五代史》载:世宗有七子:长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宜哥与其二,皆为汉诛。世宗崩,梁王即位,是为恭皇帝。其年八月,熙让封曹王;熙谨、熙诲封纪王、蕲王。皇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让卒。熙谨、熙诲,不知其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