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仙侠小说 - 大宋九阳在线阅读 - 028 阴差阳错

028 阴差阳错

      杨康加快了自己的行程,纯粹是他狐狸般的狡猾天性帮助他做出了这个决断,实际上他并不知道敌人的信息传递能力早已超出了常规。

      虽然饶风岭离大散关还隔着几百里地,但在当天晚上,赵柬便拿到了散布在各地的暗探们发回来的当日最新情报,出于对大散关情报的回应,他当即派出侦骑缀着杨康这一行人马追了下去。

      这说起来有一个缘故。

      以前赵柬在衡州收伏的那个衡州驿守史道传,其人虽然贪财怕死,不过倒有一样好处,那就是绝对地服从强权。赵柬带他来到成州之后,一时也无法从西和州的宕昌寨弄来多少秦马让这个史道传喂养,便挑了“与愿宝典”中一个看似不起眼实际极其重要的事务交给史道传来做:驯养信鸽。后来黄蓉用白雕传书的作法已经庶几类此,只是那一对白雕的获取和驯养工作会让每一位军事主官都望而生畏,止步不前,远不如信鸽来得便捷。

      史道传得了都统此令,当真是比听到纶音玉旨还要上心,带领手下一班人,那五个老弱驿卒,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大搞技术攻关。

      虽然史道传以前从未饲养过家禽,甚至连鸽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是此人天生有一种动物感性,在陌生的鸽子领域里自学成才,迅速掌握了一系列基础知识,又在成州官府的政策扶持下如鱼得水,终于在嘉泰元年腊月冬孵育出了第一批可敷使用的短程信鸽,其后分别于嘉泰二年八月、嘉泰三年二月成功培养出了第一代、第二代中长程信鸽,由此形成一批稳定的良种,一举填补了国内动物学、遗传学、仿生学、动力学、通讯学、地磁学等多项学科的多项空白,各项技术指标均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零的突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虽然历史上一些国家都有过使用信鸽的纪录,甚至在北宋一位宁夏将军的部队中也曾经采用信鸽来通讯,却都远远比不上成州这一次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地成建制运用。赵与愿在少林寺里得知此事后,还特意下发嘉奖令,并亲自给第一代信鸽命名为“神舟一号”。

      在此向大宋帝国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赵柬在灯下翻阅着探子们从巴蜀各地发回来的谍报,脑子里时不时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因为即使是赵柬,对于信鸽的大规模使用也是头一次,能在当天就了解到发生在遥远地方的消息,这对于一个生活在信息不发达社会的人来说,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

      当他看到有暗探报称远在数百里之外的简州今日“米价十,铜价倍十”,意味着市面稳定、一切正常,赵柬不由得想到饶风岭粮官往军营里买的米偏贵了,居然要十五个大子。又看到西和州暗探记录下来的一次铁器交易,说是从成州官营的“成记铁铺”卖过去的一把菜刀被当地那些藏人、西夏人以三百五十贯银钱买去,赵柬的大脑立刻短路,停歇了好一会才回过味来:看样子自己要实行差异定价策略了。

      一部分暗探由于路途太远,在一天时间内还无法到位,所以只是发回“在途”、“即到”这样的信息,只有往重庆府方向去的暗探声称在路上遇到了朝廷新任的四川宣抚使程松一行。

      赵柬皱眉沉吟片刻,决定明日再次下山与赵汝愚商讨此事。

      这时,从秦岭大散关发回来的第二条情报引起了赵柬的注意。

      原来,那个在大散关卖梨的暗探散集之后收拾梨筐回家,先把第一条情报誊录下来,拴在信鸽脚上放飞回饶风岭,今天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然而在这个暗探心里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搅得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着,偏又想不起来有什么异常。

      为了检验自己的工作是否存在失误之处,暗探在心中默念赵柬从“与愿宝典”里摘录下来的“情报事务要旨”中的第一段话:“置疑!情报人员的不二法门!”于是暗探先把自己置疑了一番:

      假设我今日有心投敌,但是自己都没有发觉,由于担心被都统大人看出来而施下责罚,故此心神不宁。可是既然连我自己都没有发觉,都统大人有什么理由要处罚我?第一假设不成立。又假设我今日办事不力,对待工作粗心大意,由于担心都统大人挑我的毛病,故此心中不安。可是如果说我态度不积极,那我又何必cao这份闲心?这样看来,第二假设也不成立……

      暗探冥思苦想,直到把自己搅得昏头涨脑,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幸好他后来终于毅然决然地从这个假设与否定的逻辑怪圈中挣脱了出来,否则十三世纪的尼釆就要诞生在中国了。

      接下来暗探开始置疑别人。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下午遇到的那个长相俊秀、说话十分讨喜的小厮。这一次暗探也不假设了,他认认真真地回想了一遍,从小厮的出现直到离开,从言语动作到穿着打扮,整个经过情形都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记得那小厮吃完梨,自己还一直目送着他回到了那群皮毛客当中去……

      皮毛客!

      想到了此处,暗探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下,嘴里险些叫出声来,因为在他脑海里,清清楚楚地浮现出了当时的一个场景:小厮跳上最后一辆车后,在前面第二辆货车旁有一个骑马的皮毛客回头看了一眼,随后将一只手伸进帽子里抓了抓头痒,又把帽子戴正了。

      现在暗探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觉得不安了,因为他突然想起来,当时那个皮毛客在帽子底下遮掩的是一个大光头!

      宋人无论男女都会留发,光头虽然少见倒也并不稀罕,僧尼病发都会导致光头,南北皆有出产,可是这种常人视若无睹的现象放在专业谍报人员眼中就会觉得事有异常了,再联系到这伙皮毛客是从北方金人那里过来,暗探思忖再三,最后还是决定要把这次事件细细描述,如实上报给都统大人来定夺。

      赵柬在收到从大散关发回来的第二份情报后,起初也不以为意,觉得暗探是小题大做了,后来倒是暗探在字里行间里流露出来的对那个小厮异乎寻常的关注口吻引发了赵柬的一些联想。

      要知世上之事往往暗含一定玄机,纵然相隔千里之远,其间也似有一线牵连。就像是飞书侠女错把赵与愿当成了完颜康一般,赵柬在看了暗探的描述之后,心里忽然莫名其妙地生出了一个念头:机智俊秀,年纪幼小,这莫非是……小王爷回来了!他已知巴蜀有变,特意潜行回来察探!而那个光头想必是护驾的少林僧!

      后世的心理学家们在分析赵柬随后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之时,无不在充分肯定了暗探的历史功绩和赵柬的应变果断之后,又口气婉转地为赵柬辩解:

      柬勤于王事五年如一日,但在日甚一日的巨大工作压力下,心中对小燕王的思念已经到达了一个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