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美国当大师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公学校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公学校

    本章副标题:这个小袁不寻常

    ……………………………………

    张东荪翻了翻手中书稿,抬了抬圆框眼镜问道:“雪帆兄,你可知道这位鸿渐先生是什么人吗?”

    “知道啊。”陈望道回道,“东荪兄,仲甫找人打听过了,NYU的学生里面字鸿渐的那也只有袁君燕倏了。他乃是无锡县人士,曾经在沪江大学就读……”

    其实沪江大学。

    1915年,梁启超任董事长。同年,北京国民大学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合并,称中国公学大学部。

    这就是上海中国公学的由来。

    梁启超在1920年自欧洲归来,“惟吾欲在上海办一大学,彼若有志相助者最善。”。于是他和同人就承办了这所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经过改组之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有着“熊凤凰”之称的熊希龄担任校董会董事长,张东荪成了大学部主任。此时学校的老师中也有颇多名人,比如朱自清和叶圣陶。

    梁启超等人非常关注这件事情,他自己说“吾将以此为终身事业,必能大有造于中国。”。然而,“我所最感苦痛者,是吾党人才缺乏。”。

    所以,老张就发现了小袁这么一个光彩耀目的人才,而当我们的袁大师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那必定是……呵呵呵。

    说到这里,张东荪想到一事便问道:“雪帆兄,恕我冒昧。敢问你们开给鸿渐先生的润笔是多少啊?”

    陈望道闻言一愣,沉吟了一下道:“不瞒东荪兄,仲甫做的主,的稿酬是以鄙刊最高标准……千字十元!”

    千字十元高吗?

    这么说吧,1920年前后商务印书馆开给梁任公的稿酬是千字二十元,乃是当世最高。而相比之下,胡适之的稿酬只有千字四元。

    而这篇中篇总字数是三万六千四百多字,那么袁大师拿到的稿酬就是三百六十块银圆。

    这比起当时一般老百姓的收入来说自然是很高的。比如那位北大图书管理员一个月也只不过八块银圆。

    可是当时一块钱购买力大致折合50软妹币左右。这么算下来的话,袁燕倏现在也不过就是千字五百软妹币的待遇,别说和五白这样的顶级网文作者相比,连中神都算不上。

    这么一比的话,还真让人有点唏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