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一代权臣在线阅读 - 131 通关文书

131 通关文书

    “仪之一片赤诚之心,朕已知道了,所奏一切照准。然而为人要收敛野性,行事要遵礼循法,不要存了‘天高皇帝远’的念头,惹出天大的事来,朕亦周全不住,甚务!又,江南道兵力之弱,骇人听闻,区区倭人竟所向披靡,诚可虑也,眼下倭乱已起,朕已令崔楠统筹平乱事宜,仪之亦不能置身事外,宜召堪供驱驰之人为乡勇御敌,然人数不可超过两百之数,否则有碍定制,勉之。”

    秋仪之读完,惊得一屁股坐在座位上,日渐风凉的气候之中,竟已是满头大汗。

    林叔寒看到秋仪之表情,知道这封书信之中的内容非同小可,便试探地问道:“大人,皇上给你的书信,能否给林某瞻仰瞻仰呢?”

    秋仪之沉思了好半晌,终于缓缓抬起手,将那封把自己吓得不轻的书信,交到林叔寒手中。

    林叔寒双手接过,读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将皇帝郑荣的书信递还给秋仪之,问道:“大人,皇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这个……这个……”一向伶牙俐齿的秋仪之居然居然结巴起来,“这个……我……我也不太清楚,莫不是……唉……天威难测,难道圣上以为我犯了欺君大罪,就要处罚我了?”

    说着,一颗豆大的汗水,从秋仪之的鼻尖上淌下,落在桌面上,发出“噗”的声音。

    林叔寒却蹙眉道:“大人所说的‘天威难测’四个字,一字不差。然而皇上也是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有条理迹象可循,否则不就成了喜怒无常的暴君了吗?”

    秋仪之听林叔寒这么一说,方才紧张的心情顿时一松,问道:“林先生这话有理,是不是已经揣摩到圣意了?”

    林叔寒却不说话,从一旁取过折扇,打开之后为秋仪之扇了几下,笑道:“揣测圣意本就是一条大罪,若林某猜错了,皇上问起来,大人抬手轻轻一指林某说:‘就是此人胡乱猜测的’,那林某可就要灰飞烟灭了。”

    秋仪之知道林叔寒摆架子、卖关子的老毛病又出来了,忙道:“在下的人品,先生还信不过么?就请先生不要吊我胃口了,看我这一脑门子的汗!”

    林叔寒听了“哈哈”大笑,又用扇子替秋仪之扇了几下,说道:“那林某就不讳言了。以林某愚见,皇上这份书信措辞虽然严厉,然而这份严厉背后,并非是对大人的不满。”

    他顿了顿,说道:“不信大人请看。皇上这封信,一共两句话。第一句没什么好说的,对大人信任之心溢于言表。第二句话说得虽然重,却是以规劝为主,要大人一是‘收敛野性’、二是‘遵礼循法’,均是泛泛而谈。至于那句‘天高皇帝远’么,则是市井俚语,以皇上这样至尊的身份说出来,也可见圣上同大人情分不同寻常。”

    林叔寒想了想又道:“还有,皇上那句‘惹出天大的事来,朕亦周全不住’,语气虽然严厉,不过从另一面来讲,不就是说只要惹出的事情没有捅破天,那皇上总是能周全的。天高地厚,真要捅破天,又谈何容易呢?此外,皇上最后那几句话,格外重要,短短几十个字实际上是授予了秋大人兵权。可见在江南道,就算皇上信不过大人,但更加信不过其他官员。林某说得难听些,皇上眼下还需要大人在江南道为他做事,就只会敲打敲打大人,不会真的把大人怎么样的!”

    秋仪之静静听林叔寒说到这里,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进肚子里,将他的话回味了许久,这才说道:“多亏有林先生做我的智囊,否则光凭皇上这几句话,说不定我就要忧惧失常了。”

    林叔寒听了,却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来:“大人也不要高兴太早了。皇上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内心里已对大人有了怀疑。所谓‘伴君如伴虎’,大人能在功成名就之时,就远离京城洛阳,到这个‘天高皇帝远’的明州来做个小小知县,就足见大人思虑长远,这点林某是万分佩服的。”

    当初秋仪之在皇帝郑荣的“讨逆之役”中立下不世之功,皇帝原本许下文武官职不管大小任其选择的承诺,然而秋仪之自诩知道郑荣机密事情太多、为他办的见不得光的事情也太多,一旦皇帝翻过脸来,自己便是万劫不复之地,因此才执意请求外放出来当官的。

    他的这份心思虽然瓷实,却不能同任何人明言——与他最亲近的当今皇上膝下第三子郑淼,都只当他是无意功名罢了;至于从小教他长大的宰相钟离匡,也不过隐隐猜出自己这个学生有归隐山林的意愿而已。

    总之,秋仪之心里这些话,就是面对引为知己的林叔寒,也只能闷死在自己肚子里,沉默了半晌,终于说道:“总之从今往后,我总要再小心谨慎些,还请先生能够时时提醒……”

    他见林叔寒笑着点了点头,便又说道:“好了,时辰也不早了,老船主的病情要紧,我们还是赶紧去宣旨吧!”说着,恭恭敬敬捧起两份文书,就往门外走。

    林叔寒见了,也急忙跟了上去。

    李直这几日病情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好时能够下地走上几步路,坏时脚就疼得只能在床上躺着,索性那死了的顾二娘的药管用得很,虽不能彻底解毒,用过之后,毒性也不至于扩散开来。

    秋仪之推门进去时候,李直身体尚好,正坐在床上同老蔡头说话,见秋仪之过来,便笑着说道:“原来是秋大人来了,来来来,请这边坐。”伸手指着靠近床边的一张椅子。

    秋仪之却站在原地不动,一脸严肃地说道:“老船主,皇上的圣旨下来了。船主虽然身体不适,然而君臣分际在此,大礼不能疏忽,还请老船主迎接一下。”

    李直听了是又惊又喜,不知哪里来的精神,一下从床上爬下来,踉踉跄跄走到秋仪之身前,带着满脸喜悦的表情说道:“这是我李家的福分呐!老朽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能接到皇上的旨意,这辈子也算是值了!”说着,眼中竟留下喜极而泣的眼泪来。

    若说皇帝只言片语都是圣旨的话,秋仪之这二十多年来不知接过多少,因此完全没有李直这样的激动,淡淡地说道:“老船主重伤未愈,还请定神。眼下接旨要紧。”

    李直一拍额头道:“对,对,秋大人说得对。就是……就是我等都是草民,不懂得规矩,圣旨应当如何迎接,还请大人示下。”

    秋仪之原本对这些繁文缛节不以为然,然而要收复李直、李胜捷父子之心,这种仪式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仔细搜索了一下记忆,说道:“这个么……在下看这间房间太小,还请老船主将甲板打扫干净、设下香案,船上一切人等必须肃静跪接。哦,还有桅杆上的旗帜也必须统统降下来,以示恭敬。”

    李直一边听,一边点头,说道:“多谢大人指教!”又扭头对老蔡头吩咐道,“老蔡,你都听见了,还不快去办理!”

    老蔡头当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答应一声,随即跑了出去。

    秋仪之待他离开,便伸手将李直搀扶着坐回床上,说道:“打扫甲板、设立香案,老蔡怕是还要折腾些时间。我这里有样东西,也是皇上赏赐,却不便在宣旨之时赐予,就先给老船主吧。”

    说着,秋仪之便从林叔寒手中接过那份略厚的文书,双手捧着送到李直面前。

    李直见秋仪之恭敬如此,便也如此恭敬地接过纸包,问了声:“大人,老朽可以拆看么?”

    他见秋仪之笑着点点头,便从已被才知道隔开的缝隙当中抽出那一叠纸来,定睛一看见是一大叠通关文书,目光便再也离不开这些薄薄的、颜色略黄、写满了蝇头小楷、盖了礼部户二部关房大印的纸张来。

    秋仪之见李直的眼珠几乎都要掉下来,便笑着说道:“这些通关文书是皇上连同圣旨一同送来的,共有一百张。皇上原本的意思,是给我来羁縻往来明州与倭国的海商的。在下想老船主和少船主对我有救命之恩,这几日又多有叨扰,因此便统统赠给老船主算了。”

    秋仪之这话当然不是实情——但这些通关文书,钟离匡草拟的圣旨和郑荣亲笔的书信当中,都未提及,因此秋仪之就算拿来自己处分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这样说来他这几句话,也并非全是胡吹海螺。

    这就让李直万分感动了,眼中淌下一行浊泪:“秋大人这是哪里话?这是哪里话?皇上既然有旨,那老夫也不能独吞……”

    说着,李直颤巍巍地将手里的通关文书分出一半,拿在手里缓缓呈到秋仪之面前:“这些通关文书,在我们海商眼中就是银子,大人拿着,应当还有用处!”

    秋仪之见李直口中虽这么说,脸上却是一副恋恋不舍的神情,便笑着伸手将李直手中的文书重新推了回去,说道:“大丈夫言出必行,在下方才说了,这些文书是要统统送给老船主的,老船主不肯收,难道是不给在下面子么?”

    李直听了一愣,双手顿时僵在空中,正是进退两难。

    正在这时,李胜捷却推门进来,他见李直和秋仪之动作怪异,便朗声问道:“老爸,你在同秋大人做什么呢?”

    待他走进细看,却也惊得合不拢嘴,半晌才道:“怎么这么多通关文书?看着值几百万两银子呢!老爸是从哪里弄来的?”

    李直赶紧说道:“这是秋大人送给我们李家的,捷儿还不替老爸向秋大人行个大礼?”

    秋仪之连忙一把扶住李胜捷说道:“这就免了吧。少船主是从外面过来的,不知道老蔡头布置得怎么样了,若是万事齐备,我等就去甲板上宣旨。到时候三叩九拜大礼却是含糊不得的。”

    :,,gegegeng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