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山沟皇帝在线阅读 -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规模浩大的洪泽湖工程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规模浩大的洪泽湖工程

    宣平十六年正月初十,这个时间处于春季和元宵相互衔接的时期,很多地方依旧是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头。

    金陵城上的春节气氛还没有过完呢,不管是官府还是商家,都是开始为元宵造势了。

    城区的好几个地方,都是开始打造元宵庙会,大量的造型各异的灯笼被准备好,然后一一挂起,提前渲染元宵佳节的气氛。

    商家们趁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意图取得开门红。

    但是在洪泽湖大堤上,却是全然没有元宵的气氛!

    为了赶工,赶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部分关键工程,洪泽湖大堤上那里还分什么节假日啊!

    负责该工程的众多官员们,不管是为了表现还是真的心系民生,一个个都是吃住都是呆在工地上,而征召来的大量民夫,也是天天忙着。

    洪泽湖扩容工程,其中最为关键的工程,自然是洪泽湖大堤了。

    根据皇家理工学院的方案,要想达到理想的标准,就必须修筑一条长达七十公里的大堤。

    这条大堤,根据地形的不同,其高度在三米到十米不等,而大坝底部宽度最少的也是会在五十米以上,而最宽的可以达到两百米以上,顶部宽在十米到三十米不等。

    并且为了提高抗洪能力,这条大堤不能是以往的土木大堤,而必须是石条和钢筋混泥土相互结合的结构。

    当然了,如果是采用纯石条的大坝也可以,但是这样工期会更加的漫长,成本也几乎是会抬高到哪怕是大唐帝国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大规模采用水泥、碎石、钢筋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这是为了加速工期,更是为了降低成本。

    水泥的成本就算是高昂,但是也没有巨型的千斤石条成本高!

    毫无疑问,这个工程将会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工程,需要动用的人力和资金都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而更关键的是,工期将会非常的漫长。

    根据规划,全部修筑完成,大体上需要五年时间!

    同时根据紧急程度的不同,先后修筑某段的大堤,而从去年秋天开始,预计到今年夏天完工的大堤,分部在八个不同的地点,长短不一,其中最长的一段得到了四公里,而八段大堤的总程度达到了十四点六公里。

    这八段区域,都是去年发生过险情的大堤,抗洪能力比较差,需要优先修筑的,而其他的大堤,如今勉勉强强还能继续使用,所以延后到后几年再修筑。

    整个洪泽湖大堤,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一段直接把淮河拦腰而断的工程,认为的把河水拦截下来,控制出水量,进而保护下游地区。

    在修筑洪泽湖大堤的时候,洪泽湖周边地区的迁移工作也是在持续进行着,因为去年发生洪水的时候,就已经是进行了迁移,所以迁移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

    如今所需要迁移的,都是一些新规划用来充当蓄水库,纳入洪泽湖一部分的区域,对该地区的民众提前进行迁移,免的等到夏天汛期来临的时候,慌慌张张的进行迁移搞出大麻烦来。

    大唐帝国的官府组织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去年洪水期间的迁移工作更为庞大,但是也没有出现什么乱子,如今只是小规模的迁移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什么新问题了。

    至于说新迁移出来的民众搬迁到那里去?

    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都是迁移到了湖广两省,只有少数一部分是留在了江北、皖北两地。

    这两个地方本来就是连年洪涝,人口有多,可耕地资源比较紧张,这强行再安置数十万民众是太不可能的事。

    所以干脆一股脑迁移到湖广去了。

    如今帝国正在大力开发湖广两省,这两省有着大量的土地等待开发,这些年一直都是在吸纳周边各省的移民。

    根据帝国的规划,未来十年内,湖广两省的开发将会初见成效,其粮食产量已经是大幅度攀升,并开始向周边区域输出粮食。

    而根据农部的预测,十年后,湖广地区的人口和可耕地的水平将会大幅度上升,最后其粮食产量会大幅度攀升,并成为帝国新的粮仓,其重要程度将会丝毫不属于江南!

    帝国对国内各省份的人口迁移,也就是国内移民一直都是没有停止过,基本原则就是从人多地少的地区,迁移民众到人少地多的地区。

    主要迁出的区域,集中在江北、皖北、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此外江西、江南、浙江的部分区域也是人口迁出地。

    而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则是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辽西、辽东、东北、西北。

    其中大体上是山东、河北、山西的部分民众,迁往辽西、辽东、东北,其目的除了开发东北区域外,还有充实边疆人口的考虑。

    江西、皖北、江北、河南的部分民众、主要是前往湖广,目的自然是为了开发湖广。

    而其他部分地区的小规模迁移也有很多,迁入地主要是集中在一些地形良好的可开发区,或者是出于军事需求进行屯垦戍边。

    比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广西的几个小平原,这些地方都是为了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提高粮食产量。

    而对云南、四川临近藏区、西北甘肃、东北、高丽半岛等区域的移民,更多的是出于统治当地以及军事需求。

    此外还有一个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这种事主要是发生在上海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城市,农村的劳动力进城务工赚钱,城市里的工厂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如此相互结合之下,就是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现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移是临时的,不固定的,农村人口去了城市后,相当多一部分依旧会回到农村地区。

    这种不确定性,受到经济影响非常大,经济好了,就业机会多了,就会留下更多人,经济不好,就业机会没有了,人就会走。

    洪泽湖的人口迁移,倒是没有众多的困扰,官方对移民给予了丰厚的补偿方案,土地、房屋、耕种的工具以及现金补贴,都是不缺的,所以大部分民众还是愿意跟随官府的脚步进行迁移到新地方开始新生活。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只是他们对家乡的感情再深厚,也抵不过一粒子弹!

    洪泽湖地区的迁移工程,是政策性工程,不管当地民众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都是无法阻挡帝国要对洪泽湖进行扩容的意图,愿意走最好,不愿意走直接抓人,反抗就地枪毙!

    大唐帝国,说到底还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朝,做起事来是不会有太多的顾忌的。

    同样的事其实也是发生在洪泽湖大堤的修筑当中,修筑洪泽湖大堤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工程,仅仅是今年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就是超过五万人,而且这还是直接工作的工人,后方还有至少十几万人为这个工程提供间接服务。

    比如石条,除了在大堤上进行石条的安装外,后方还得采集、打磨、运输石条啊,这些都是需要人去做的。

    而为了降低,成本,帝国也是不可能说全部采用雇佣的模式,那样的话花费的钱太多,帝国财政撑不住。

    因此,工人的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征召!

    官府从周边区域里征召劳动力,然后去工作,当然了,为了避免民众大规模的反抗,这种征召是有条件征召。

    首先,包吃!

    其次,会发放补贴!

    再次,轮流以及限时

    包吃不用说了,大唐帝国毕竟是个正常的王朝,不可能和一些残暴无比的王朝一样,让民众服徭役还要民众自带口粮的。

    补贴的话,其实也就是工资了,只是这个补贴的金额比较少。

    最后,这种强制性征召是轮流并且限时的,按照三丁抽一的模式进行抽丁,服徭役三个月就可以回家,当然了,如果你有钱,也可以直接缴纳钱财免除徭役,这个钱自然是比较昂贵的,因为缺额的人,官府需要雇佣其他顶上去。

    即便是用徭役的方式,只给少量补贴以及吃住,但是花销依旧是非常的庞大,数万人在大堤上工作,后方还有超过十万人间接工作,光光人人员开支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

    更加不要说,材料的花费也是非常的庞大!

    石条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而一条大堤所需要的石条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哪怕是采用了混凝土用来降低成本,但是因为水泥的产量有限,更加重要的是,这年头的水泥质量还比较一般,要面对常年的洪水冲刷,其实是力不从心的,因此这个时候的混凝土,更多的是用在一些非重要部分,而在直接面临湖水的一面,基本不采用大面积的混凝土,而是采用石条。

    如果不是因为如此高昂的成本,帝国方面也不会仅仅是第一批资金就是花掉了三百多万元了。

    洪泽湖大堤为了赶工期,春节和元宵节日都是在赶工,而其他地方的防洪工程同样也是不例外。

    尽管规模无法和洪泽湖大堤的工程相提并论,但是同样非常重要,黄河以及淮河流域的一部分危险河段,都是展开了紧急的加固工程。

    这些工程里同样也是大规模的使用了水泥!

    国内大量水利工程都采用了水泥,也是使得了帝国的水泥产业真正迎来了大规模发展的春天!

    别说是在上海、当涂这些具有重工业基地的地区了,就算是在徐州、淮安这些原本属于工业蛮荒区域的地方,都是有着大型的水泥厂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