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辽东王在线阅读 - 盲流杂胡味十足的宋朝

盲流杂胡味十足的宋朝

    盲流杂胡味十足的宋朝

    在网上吹嘘宋朝的有个特点,就是和皇汉联合,大肆吹嘘宋朝是当时世界上和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帝国,经济巅峰,GDP占世界80%,是汉人文化的荣耀。

    其实,本兵家只能很遗憾地反驳:宋朝的皇室和统治阶层,盲流杂胡味十足,根本就和皇汉没什么关系。宋朝的经济是官营垄断,苛捐杂税,集唐末五代乱世的大成。文化,是阉割汉人反抗精神的殖民文化,文化学术造假是中国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

    说起宋朝的杂胡味,我之前发的《宋朝军事理论和技战术的可笑之处》已经透露出一点细节。看过的人应该记得,我为了证明古代强调破甲、停止作用,在实战中用大梢硬弓、重箭的事实,引证了战国儒家摘抄书《周礼·三十二·司弓矢》六弓四弩八矢之法,引用了《史记飞将军李广》的记载,引用《新唐书·刘黑闼》《资治通鉴》里唐太宗李世民重用大重箭的事实,引用了唐朝杜甫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兼当用长”,引用了唐朝杜佑《通典·兵典》里李靖兵法中弓手在敌近六十步(90米弱)开始发箭,引用了明朝戚继光在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里说的要学习倭寇和北虏,用强弓重箭50步(80米)内进行近距离密集平射的事实(清大梢弓90克——100克重箭)。

    而被宋史界、军科院军事史、宋吹捧为宋朝专业军事书的《翠微北征录》却公然说箭簇和箭不能重,否则射不过百步,不透甲,10钱(40克左右)的箭,要用一硕(近60千克)弓力。

    那么,一个大问题出来了:为什么被宋吹皇汉吹上天的汉人富裕文明帝国宋朝,竟然在弓箭的使用上和宋之前、宋之后的汉人时代完全相反?

    其实,事实很简单,至少从这一则史实来看,宋朝的弓箭使用、制造技术,有明显的西域草原杂胡倾向。

    历史很清楚,查唐朝到五代的史料,西部突厥的奴仆部落处月种——大碛沙陀部落,在唐末五代非常活跃。与朱温死仇不解的李克用就是沙陀族长,后唐后晋后汉统治者都是沙陀人,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儿皇帝”石敬塘,也是沙陀人。

    所以,出身本就可疑的赵匡胤,其弓箭技艺类似沙陀并不奇怪。沙陀是西域突厥奴仆,习惯于小梢弓轻箭是肯定的。

    现代土耳其,自称突厥,其实是当年突厥奴隶的奴隶,也是喜欢以土耳其弓发轻箭(轻的只有20克)炫耀,箭速最高过100米/秒。

    学过中学物理的当知道:弓体储存的弹性势能一定的情况下,箭越重,能分到的能量越大,坚锐的钢铁箭头,就能穿透更深的铠甲。而大梢虽然比小梢分去了更多一点的能量,但是可以带来稳定性,避免高速回弹时弓体的过快震动、甚至扭曲,配合重箭效果更好。

    事实上,从弓箭的使用环境和攻击目标来分类,可以分为:大梢弓重箭破甲类,和小梢弓轻箭射飞禽走兽类。中国还有带着绳子的弋射,《周礼·司弓矢》就有记载。

    在植被茂盛、森林密布的地区,野猪等厚皮动物很多,射界也不开阔,在这里生存狩猎,理所应当使用大梢强弓重箭近距离必杀。在广阔的草原沙漠,除了天上飞鸟、地上野羊野牛野驴野马,凶猛多见的也不过是狼而已,所以箭速快的小梢轻箭流行。这是自然的道理。

    中国古代,除了小冰期外,以黄河长江流域为核心,气候温暖湿润,商朝周朝时黄河流域还有大象出现,楚国的湖北湖南,更是犀牛等厚皮动物密布。所以楚国的甲胄资源丰富,犀牛皮2.5厘米左右厚,最厚可达4厘米,比黄牛皮的0.5厘米左右,是强几倍。所以春秋战国时,所谓三札五札甲,如果是黄牛皮,没什么大不了,只有是犀牛皮才是防御力强。

    所以《周礼·司弓矢》里的记载是有充分环境条件支持的,而且大梢、中梢、小梢弓都有,显示了广大不同地域弓箭习惯汇合的场景。

    所以,宋朝弓箭顽固偏向小梢轻箭,是盲流杂胡沙陀的习惯作祟,是肯定的。

    2、宋粉、无知皇汉的另一个可笑之处,在于吹捧宋朝皇室吃羊rou很多,以至于从契丹进口几万只羊,不吃猪rou。然后大谈羊rou好,宋朝民间也富裕,都喜欢吃,猪rou脏、下贱,气味不好,要阉割,很晚才流行。

    我就奇怪了,汉武帝刘彻小名就叫刘彘,《史记》鸿门宴里,项羽要樊哙吃生彘肩,樊哙在盾牌上拔剑斩吃,何其壮哉!怎么到了宋吹口里,成了肮脏下贱了?!

    西汉杨雄写的《方言》一书,说得很清楚,关东关西叫彘、豕,南楚叫豨,吴地叫猪子。这在现代汉语各地方言里,也是可以转音的,猪子连读就是彘,彘按各地方言就是豕或者豨。

    中国古代书里,六畜的说法很早,马、牛、羊、猪、狗、鸡,《周礼》、《左传》里早有此说法。怎么到宋吹嘴里,就是很晚才流行,而且肮脏下贱的了。那汉武帝刘彻肮脏下贱不?

    怎么宋吹口里和绿教一个调调?!

    喜欢吃猪rou,是植被良好的亚热带、温带、寒带民族的共同喜好,欧洲的古代高卢、受其影响的罗马,现代德国巴伐利亚、法国等地,培根、香肠、啤酒是最爱;中国从云南到东北的汉族、苗、满族等都喜欢养猪吃猪,还有风味独特的熏rou、腊rou、香肠、血肠、红烧蹄髈等美食。

    怎么到了你们宋吹嘴里,都成了穷酸下贱了?!你们到底是不是东亚民族,是不是汉人?如果不是汉人,那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也不是,因为他们也大吃猪rou。

    3、要是宋室和盲流杂胡沙陀关系密切,或者就是,那么一切就都好解释了。

    宋朝赵匡胤夺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的江山,之所以能纠集那么多武将势力,光说他人缘好、有钱结交,是说不过去的。恐怕就是因为他们中的沙陀旧部,要夺回后唐、后晋、后汉时沙陀人的统治地位,对五代时最像唐太宗的后周皇帝柴荣反攻倒算。随手在宋史一搜:

    (1)郭从义,其先沙陀部人。父绍古,事后唐武皇忠谨,特见信任,赐姓李氏

    (2)杨承信,字守真,其先沙陀部人。父光远,仕晋至太师、寿王。

    (3)郭崇,应州金城人。重厚寡言,有方略。初名崇威,避周祖名,止称崇。父祖俱代北酋长。

    (4)宋偓河南洛阳人。谦恭下士。祖瑶,唐天德军节度兼中书令。父廷浩,尚后唐庄宗女义宁公主,生偓。汉祖在晋阳,遣其子承训至洛,奉书偓母,与偓结昏,即永宁公主也。宋初,加检校太师,遣领舟师巡抚江徼,舒州团练使司超副之。李重进谋以扬州叛,偓察其状,飞章以闻。开宝初,太祖纳偓长女为后。偓,庄宗之外孙,汉祖之婿,女即孝章皇后,近代贵盛,鲜有其比。(后唐沙陀人外孙,后汉沙陀女婿,女儿又是宋初赵匡胤皇后)

    这还是暴露出来的,其他身份可疑的出生山西、代北、陕北等地的疑似沙陀更多。

    赵宋压制武将,重用儒家文人,就是压制汉人中的英雄豪杰,拉拢汉人中为了高官厚禄有跪舔异族历史的儒家。至于后来的禁锢妇女,裹小脚,三从四德,一改汉唐妇女地位提高,社会活动增加的趋势,那都不是个事。

    本兵家说柴荣是五代时最像唐太宗,有很多例子,就举对南唐的态度。现在的宋吹和无知鼠辈,经常把赵匡胤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捧为名言。我就让你们看看柴荣是怎么做,怎么说的,谁更像胸怀天下、包容天地的皇帝。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周师南征,诏曰:“蠢尔淮甸,敢拒大邦,盗据一方,僭称伪号。晋、汉之代,寰海未宁,而乃招纳叛亡,朋助凶逆。金全之据安陆,守贞之叛河中,大起师徒,来为应援。迫夺闽、越,涂炭湘、潭,至于应接慕容,凭陵徐部,沭阳之役,曲直可知。勾诱契丹,入为边患,结连并垒,实我世仇。罪恶难名,人神共愤。”

    而谟等请归取景表,尽献江北地,世宗许之,遣崇质、德明等还,始赐景书曰:“自有唐失御,天步方艰,六纪于兹,瓜分鼎峙。自为声教,各擅蒸黎,交结四夷,凭凌上国。华风不竞,否运所钟,凡百有心,敦不兴愤?朕擅一百州之富庶,握三十万之甲兵,农战交修,士卒乐用,苟不能恢复内地,申画边疆,便议班旋,真同戏剧。至于削去尊称,愿输臣节,孙权事魏,萧詧奉周,古也虽然,今则不取。但存帝号,何爽岁寒?倘坚事大之心,必不迫人于险。”

    乃请曰:“臣愿还国取景表,尽献江北诸州,如约。”世宗许之,始赐景书曰“皇帝恭问江南国主”,劳其良苦而已。是时,扬、泰、滁、和、寿、濠、泗、楚、光、海等州,已为周得,景遂献庐、舒、蕲、黄,画江以为界。五月,景下令去帝号,称国主,奉周正朔,时显德五年也。

    世宗使人谓景曰:“吾与江南,大义已定,然虑后世不能容汝,可及吾世修城隍、治要害为子孙计。”

    ——一股盖世豪杰大帝的胸襟气魄,扑面而来

    与柴荣相比,赵匡胤就是个街头地痞做派,倒是符合盲流杂胡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