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言情小说 - 归恩记在线阅读 - (943)、追踪

(943)、追踪

    -

    在他人正兴致勃勃讨论着某件事情时,半路上插嘴可是不太斯文的事,王炽刚刚才在书店里自称读书人——其实这种说法倒也挺适合拿来遮掩他的真实身份。

    不过,常在议政大殿上与诸卿“切磋”口舌之能的陛下虽然不喜在众声喧哗中抢话,但只要被他捉到说话的间隙,得以参与群议,往往可以一语拿住议题要害,扭转整个议论长局,让自己占领主发言官的位置。

    “绮丽词儿酥腻调调,听得多了也就是一个拍子,偶尔能听到一些京都水土养不出的声音,不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么?”

    在厅中众人的议论声堆叠到一个鼎沸处,突然出现一个间歇的人声空白段,而那卖唱的姑娘被眼前“热议”的食客惊到,还有些没回过神来时,王炽的声音厚实而平稳地传出。那一刻,仿佛这厅中这所有人之前的片刻里一齐噤声,皆是为了等他这声音似的。

    环境陪衬恰到好处,倒也叫这话如锋入隙,那些个刚才还各自据理高谈的食客都听得明白了。

    王炽一语将众人讨论的核心问题掀了个面儿,有几个人已经明白过来,但所有人都没有立即接话,因为在他们看来,王炽阮洛这一行人也陌生得很。而他们刚才能够近乎吵闹起来一样的大嚼道理,大抵还是因为他们之间是相熟的街坊素友。

    王炽没有在意这些细节,或者应该说。他在意的要点不同,此刻能令厅中所有人暂时安静下来,即是他最想要的结果。

    目光快速在厅中数人身上掠过,只见他们虽然一时间都未说话,但一齐朝自己看来的目光中满满装着的都是话,有着各种质疑与猜忌,王炽则只是微微一笑。他的视线在那个从进门来开始,就一直微垂着皮肤起皱松弛的上睑,似乎有意避开一切陌生人注目的抚琴老人身上稍顿,最后落定在唱歌的姑娘年轻光洁的脸庞上。轻含笑意地道:“你主要会唱哪几种曲牌?”

    “曲牌?”唱歌姑娘说话的声音比唱歌的嗓音更低弱。分不清她含在嗓子眼里头的,是怯懦还是不懂。

    王炽稍一凝神,从印象中拣了几个名气极盛的曲牌,缓言问道:“‘江南六字拍’、‘逍遥曲’、‘美人谣’、‘夜眠花醉’。这几个曲牌。你会唱么?若只是会唱其中一首的片段。也是可以的。”

    事实上,在如今大行商道的京都,只要是能生钱的买卖。都有做大的机会。而能惹人掏钱的买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取悦人的口味,这里头自然包含精神和routi两个方面。而宛转勾人魂儿的歌声,属于能取悦人精神的一种享受。

    在京都发展了十来年,歌女行当已经很成熟了,除了有几大歌班轮转献唱,出现在一些富户家的寿宴或者喜宴上,还有一些零散驻场的歌女,只要嗓子天生生得好,赚个温饱钱并不愁。而为了收入能更多些,即便是未经过专业培养的游方歌女,也会特意学一些著名曲牌里的段落。

    王炽每日里国务繁忙,对一些在京都传唱率极高的大名曲牌,其实也只是徒有了解,并未每一组都完整听过。然而能传进国府,令他在百忙这种还能看一眼,留有印象的曲牌,那名头可不是轻巧的。

    王炽随口丢出的这四组曲牌,每一曲无不是名震京都、传唱八郡的“大曲”。并且正巧这四组曲牌各具代表,立意鲜明却又丝毫没有重叠的地方。他只是能顺手拈来般丢出这四组曲牌,已叫旁人对他的身份更为好奇,各自心底更觉惊讶。

    但不知,如果让此刻四周这些用微异目光看向他的人,知道他也是信口一溜,并未全盘听过——身为一国主君,他竟连自己坐镇的都城里传唱率最高的曲牌都没工夫听完整过——不知这些人又会作何感想?

    王炽随口一句话即甩出了京都四组“大曲”,仿佛这些传唱于京都各大楼馆、已经声名极盛的曲牌只是他家顽童常挂在嘴边的儿戏,耳熟能详所以随手拈至,在令厅堂中众食客惊讶的同时,也有几人脸上渐渐流露出期待的神情。

    有高手在此选曲,并且选的也都是极品曲牌,如果那歌女真能唱得出,哪怕只是些许片段,凭这四大名曲实至名归的优秀韵律,当然是极能挑动人愉悦心情的。若有那一刻,不需再有旁人提醒,自然会有听客由心所愿地掏钱砸赏。

    而如果这歌女唱不出,却也不能怪大家。到那时,任这姑娘再是可怜,旁人没有怜悯地行动,也无责怪之理,要怪就只能怪这带头挑曲牌的人雅趣太高,是他给这姑娘的生计横了道槛子。

    然而唱歌姑娘接下来的回答,竟是令在场所有人都瞠目结舌,一时忘了言语。

    “不瞒这位老爷……”唱歌姑娘敛容看向王炽,小心翼翼拿捏着称谓,“小女子来自深山野乡,未曾听过您提到的这些歌谣。”

    听都未听过,还谈什么让她唱?

    无人吱声的厅堂中,只稀稀落落地传来几声唏嘘。没人说话,倒仿佛叫这本来被食客簇拥在一张长桌周围而显得有些窄仄的厅堂空旷起来。

    对于歌女的回复,王炽没有觉得惊讶,其实他事先会这么问,主要是出于一种试探和排除某种可能的意旨,听曲的诚意实是浅薄几分。此刻他的第一步已经做到了,便很自然地展开了他的第二步。

    漆挺的眉目间依然含着淡淡的微笑,王炽声音平和地继续说道:“是我一时忘了,姑娘来自遥远的川西,京都的名曲唱得再响。恐怕也去不了那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像这种娱人的欢喜曲牌,即便传去了川西,那里的百姓生活普遍艰苦,难有人得此闲情赏此悦趣。所以这些曲牌即便在京都传得再风光,若去了川西,恐怕最后也难得停留传唱。”

    川西人不会唱京都曲,是有地方客观原因的,王炽开始在给这技艺匮乏的歌女搭曲台子了。

    京都有天子亲驻。京内居民生活水平渐渐有所提升。却不可忘了自己曾经也跟那些偏远小城的百姓一样穷困过。歌由情生,责怪生活艰难的人唱不出欢快的曲调,或许是个大错哩。王炽紧接着又开始给这姑娘拉听众。

    虽然唱歌姑娘于曲牌上会的不多,但她由西向东历经千余里。一路走来。多多少少磨练出一份阅人看事的眼劲儿。听完王炽的话,她连忙挽裙略倾了倾身,感激地道:“这位老爷能如此体谅。真是大善人。”

    这“大善人”三字刚由她说出口,王炽的眉角忽然轻挑,波澜微起,快得不着痕迹。

    “但你的京都口音拿得很好,似乎丝毫没有带一点川西习惯。”对于唱歌姑娘的感激,王炽没有表示什么,只是突然又说了这一句话。乍然一听,就仿佛是他补上了刚才还没说完的半句话似的。

    阮洛对川西口音的印象,还停留在五岁以前随父亲居于边塞西北大营的那段日子里,六岁之后至今,经过这么多年异地来往生活经验地糅练,对五岁以前的记忆已经感觉很淡了。不过他相信,王炽此刻会这么说,一定是对某件事有确信把握。

    那些年,王炽还是戍边将军,在北疆吃沙子的时候,军营里可是有不少川西人的。那些大多出身农民的汉子,在川西闹匪患待不下去了的时候,就成批地选择跑到离川西最近、但军饷高过当时川州军大营的北疆王家军大营,并且在从军数年之后,大都成了王家军的中坚军力。

    在王家军逆袭京都以前的几年里,王炽对这些穷苦出身兵卒的照顾和训练都是很紧密的,所以即便后来这十多年,他再没去过川西那地方,断然也没这么容易就把那些人那些事忘得干净。

    阮洛看了两眼站在王炽身旁的那两名大内侍卫,在观察了他们脸上的表情后,便更加确定这一点,只是他同时又无法捋清此疑问的详尽处。

    那两个侍卫则是快速对视了彼此一眼,在心中暗道:只是一个卖唱姑娘罢了,不会这么巧吧?若说有可疑,疑点较重的倒是那抚琴老者。但他似乎只在刚进门来时“露”了一脚,自进来后,便再未移动半步,说半句话,连视线都低低敛着,叫人观察不得,一时也没机会细作观察。

    两个侍卫的精神会跟着王炽的一问而变得敏感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前几天狼牙围城内的杀气冲天。在那群杀手里,居然有能窜到内廷去的,并且还伤到了帝王家人,这让陛下非常恼怒。所以陛下这几天一直没有松懈地派人在京中清查,他并不相信那些夺命贼子真的全在黑色围城内死光了。这倒不是他不自信,而是他过于担心自家里人的安全。

    陛下尚且如此重视,身为他身边的武卫,他百中挑一所信任的侍从,他俩更加怠慢不得。

    这两个宫中高手有守卫好陛下安全的自信,何况陛下自己也是有一身硬本事的武道强者,只是他们很快也不难发现,陛下这次打定主意在那一对卖唱艺人身上,恐怕不是简单的想以武试武、以武克武,似乎是存在着什么需要细细问出的线索,叫人必须耐得下心来。

    “请听小女子解释。”

    在瞬息间的慌乱过后,唱歌姑娘恢复了温和而又镇定的情态表露,缓缓说道:“小女子虽籍贯川西,但很早就离开了家乡,否则那里根本不会有我们这样年老体弱之人的活路。离开家乡的日子,我们祖孙二人一路上都靠抚琴卖唱为声,实际师从无门,是学到哪里唱到哪里。蟒山、忠冢岭、邺都,还有一些地方的本地话我们祖孙都会说一些,因为这样,即便我们是外乡来人,也可以凭此少受些歧待。但我们会京都话还是多一些的。因为……因为在这里能挣得比别处多几倍……”

    话到最后,唱歌姑娘似乎是因为说到自己内心觉得羞于细谈的某处,原本清脆的嗓音渐渐抑低干哑,最后几个字似乎没有吐露清楚。

    然而王炽听清了,因为这姑娘说到最后那几个字,竟自自然然由京都口音转变成了川西口音。京都人大多不懂川西腔调,但王炽听得熟悉,那姑娘口音变化来得这么快,可是叫他听来,竟也是丝毫没有违扭的怪异感。

    王炽内心有一丝缕地相信了这唱歌姑娘地解释。

    毕竟……他本就对那片土地上的人心存怜悯和歉疚。除了因为那儿是他王家耗费不少心血打造的嫡系军团里不少老卒的亲祖含恨埋骨之地。还因为他一直坚定地认为,那里本也该是南昭领地,现在却因为一些条件的不成熟,还只能眼睁睁看着那阙灵山秀水遭受一群匪类的肆意践踏。

    但此刻他与这唱歌姑娘之间的对话还没完。还需要沉下个人情绪。继续试探下去。

    不过。当王炽收拾了心情,准备进行他的第三步“盘问”时,以自己面前这张长桌为中心。渐渐在四周聚拢围坐成一个大圆圈的食客里头,忽然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这个人坐得比较靠后,但自从众人议论闹腾起来时,他就没怎么插话进来,不过他的身形其实挺高挑的,所以突然这么一下站起身,倒是吸引去了不少在旁的长桌边随意而坐的食客的注意。王炽也暂时压下喉头的话,朝他多看了几眼。

    只见这个人有着一头蓬松散乱的头发,尽管用了一根布带扎着,但他的额头上还是有几缕不受束缚散开的短发落下,遮去了大半部分的眉眼。再看他一身看似厚实实则纺织得如篾丝筛子般稀疏漏风的麻衣,上头还有不少似被什么东西钩挂破了的窟窿,更显得家底苦寒。

    王炽的视线最后在他从桌脚处拎起的一把柴刀上略停了停,知晓了他很有可能是个靠打柴为生的樵夫,不禁微微眯了下眼。

    在全城限铁严令的节制下,铸造铁质器具的原料供应和成品销售都受到一定影响,成本代价在官方束缚力的管控下陡然增高太多了,因而开设在内城的打铁铺并不多,并且近几年内还存在一些老字号打铁铺迁向城外的变动。不过,内城对铁器的需求本就不大,无非就是打几把菜刀锅铲,所以这类因限铁令而变得麻烦起来的行业,并未给京都居民带去多大困扰。

    只是这样一来,铁铺主要在城外小镇经营,以至于城内不少打柴为生的樵夫大多也迁出去了。干这一行的人拿的都是辛苦血汗钱,能节约一些工时,继而多挣些,也是好的。

    再看这樵夫的一身打扮,除了是个打柴的无疑,还应该正是那种专供铁铺柴禾的樵夫。因为铁铺对柴禾的要求要稍比城内民家的低,收柴时也少些挑剔,给钱爽快,最主要的还是需求量大,所以年轻力壮烦于讨价还价的砍柴人一般都是上那儿供柴去了。

    能在内城看见他们,并不多见;能在经营环境极为稳定的民坊小馄饨馆遇见……莫不是他就住在这附近?

    王炽微垂眼帘,视线像是落入了面前桌上只剩半盏的茶汤里,但在这中途,他其实已以眼角余光又将那看着年纪不大的樵夫细细观察了几次。

    蓬头樵夫拎了自己的柴刀起身离座后,先去馄饨馆储酒水净碗的柜台缴了食银,然后绕了一步来到离那唱歌姑娘最近的一张桌子,伸手探入自己那有些破烂的前襟口,又摸出一枚铜钱来,手势稍有犹豫之姿,最终还是将这枚铜钱搁下。

    “虽然我很穷,并且终日做着劳苦的活计,但我至终还是喜欢听欢快的曲调,借以不灭却将来也像京都人这样过上好日子的希冀。但现在你既然唱不出来,所以我只有走了。”话说到这里,蓬头樵夫稍微将脸扬高了些,但很快又垂了下去。

    他这么做,看上去并没有什么蔑视人的姿态,目的很浅显,却又存着丝缕味道,似乎只是为了甩开额头乱发,在离开之前看清楚这位唱歌姑娘的脸。饱一饱眼色,也算是偿了他赏那一枚铜钱的价值。

    “你长得不丑,所以我赏你一枚钱。”最后又说了这句话,蓬头樵夫终于走了。他的步履迈得很快,仿佛是背后衣服突然被戳破一个洞,羞于让人看见他露在那身麻衣外、里头更破的一件布衣似的,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唱歌的姑娘望着蓬头樵夫走前留在桌上的那枚铜钱,不禁怔住了神,良久都未伸手去拿。又过了一会儿,她因为饥餐露宿而显得有些苍白的脸颊上。隐隐现出一丝红潮。精神也不再像刚才进来时那样镇定。

    惊怯的情绪虽然只是蛛丝般细微显露,却还是在她脸上留下至少以王炽的眼力可以看出来的痕迹。

    阮洛则是已经看出场间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刚才那蓬头樵夫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间,都在拆卖唱姑娘的台子。并且在临走时。还用一种隐晦的方式羞辱了她。

    小店内凑热闹的食客们虽然没有他这样观察得仔细。但已经有几个人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还原了那蓬头樵夫一番作为造成的影响。

    已经有几个食客犹豫着、叹息着起身离去,并且看那姑娘的神情模样。估计也快要耐不住羞恼转身离店了。卖唱女也是有自己的尊严的,她宁愿跋涉千里,辛苦度日,也没有选择直接卖了身陷足红坊,便说明了这一问题。

    阮洛的观察所得,王炽心里也有,并且他能更直观的感受到,蓬头樵夫是拆了他筑起的台子,但这却让他对那卖唱姑娘刚刚松了分毫的一根心弦又拉扯起来。那蓬头樵夫走得虽然快,但他还是来得及看清了他迈步的姿态,并且这一次比观察那抚琴老者进门那一刻看得更清楚,原来樵夫也是位武人。

    有此武艺的人,很容易就能进到哪家宅子做个护院,活计轻松,每月获取例银却并不比砍一个月的柴禾钱少。

    除非此人在精神或者品格上有大缺陷,难与人相处,但看他刚才先结账后打赏的过程,说话的措辞顺序,以及他掏钱出来的手——虽然他衣衫破旧,但他的手指指甲缝隙里并不见什么污垢,也未干瘪变形——所以王炽不觉得此人哪里有问题。

    王炽只是颇为怀疑这人会在这个砍柴的最佳时间来这里吃饭的目的。

    也许不仅是京都百姓,也包括那些积攒着心思想要谋害君主的人,全都看走了眼。如今王炽虽然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但他的心志其实与以前着甲跨马野战干沙地时没怎么变过,一身硬本事亦是比较往昔,锻炼得更为精湛。

    他最信任的两位挚友之一,如今个人武艺已达天岳之境,却一直没有离开京都自己的身边,他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和助力。这种助力是从内到外的,所以他敢于、自信于将京都武力大权交于这个朋友之手,平时在御花园某处安静的院子里,他也没少与这位朋友对练过。

    王炽的亲卫里头,属于高手那一拨几乎都受过厉盖的培养训练,这一批武卫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锻炼强大自身的武艺,即便天赋不如厉盖那样奇异近乎神武,也是贵在一个勤字,都是武道上的一批强人。

    相比而言,王炽没有那么多时间用于练武,他因国家社稷大事而分神,这是最重要的事,他绕不开,但这也并不表示他在武艺之学上头就完全荒废了。

    王炽身为一国主君,在武学道路上——或者说很多学派上——只要他想涉及,当然拥有最快最好的资源。所以,即便对战的经验和练习的时间受限,实际上他的武功造诣比身边的两位高手差不了多少。

    有时他不出手,不是没有能力出手,而是已经有足够的人手为他代劳,所以他不必在每一件事上显现自身而已。但他并未因为有人帮忙而懈怠自身的锻炼,就如刚才那蓬头樵夫疾步出门而去,随侍于他身边的两个大内高手都已经有所察觉,而他虽然什么也没有表露,但他心里实是跟明镜一样,与身边侍卫同样的能感受到那蓬头樵夫落足时与寻常人的不同之处。

    因而在看着那樵夫走了后,他更加的想要将室内这看样子也准备走的卖唱姑娘多留片刻。以待看个究竟。

    “如果只有我一人听你的曲,你还愿意唱么?”就在厅堂中还剩两个食客,并且也正犹豫着是不是要走的时候,王炽忽然开口说道。

    随着王炽此话一出,那两个食客正浮动着的心绪平静了些,他们也想看个究竟。而小店中柜台里表情空泛擦着碗的店家、屋角百无聊赖反复擦着空桌的两名伙计,也都是顿了顿手中的活儿,朝这边看来。

    “可是……”卖唱姑娘仔细着眼神看向王炽,似乎是在估量他的家底身份,以及他此刻的心情如何。片刻后。她语气里犹豫的意味才渐渐淡去了些。“这位老爷刚才点的曲牌,小女子一个也不会。或许正如刚才几位看官说的,小女子只会唱几首粗陋的、悲苦的歌谣,即便如此。这位老爷也愿意听、愿意赏钱么?”

    此女不凡。这会儿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把事情前后兜得很紧,卖唱求财分得清讲得明,语气里却又没有多少乞求讨要、卑弱自身的痕迹。

    王炽目色一动。微微含笑说道:“我刚才其实已经说到了,绮丽词儿酥腻调调,听得多了也就是一个拍子,偶尔能听到一些京都水土养不出的声音,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最初我之所以会挑出京都四大名曲让你唱,其实也是为了先随众愿,但你既然唱不出,便只能随我愿。此刻旁人再不悦,也不占其理。”

    卖唱姑娘眼中现出一丝亮色。

    就在她准备说话时,忽然看见这家馄饨馆的店主走了过来。店家原本一直安静站在柜台内,拿着一块干抹布以同一姿势反复擦着盘子,就算刚才店内还在喧闹,他也没有多参与一句,连看都懒得看这边一眼。而此时店内食客几乎都走干净了,他反而搁下手中活计,自柜台内走了出来,在王炽身边坐下。

    “站得久了,小人想借一桌边歇一歇,这位客官,您不会介意吧?”中等身材的中年店家直到在椅上坐稳,再才语气恭敬的说了这句话。与此同时,他还看了一眼王炽身边的两名家仆打扮的青年人,视线在他们垂在身侧稍微蜷起了一下的手指上掠过。

    王炽的两个侍从训练有素,当然不会贸然出手,只是当他们看见有生人接近到王炽身边一定距离时,防备之心会自然有所提升。

    做街坊生意的店家虽然一眼看去大多都有着待人客气的好脾气,却未必就是好受人欺负,因为客源模式较为固定化,所以反而容易形成一种自然保护屏障,比较不容易被砸店。

    这店主恭敬的话语里包含着独我存在的行为举止,王炽已然隐隐意识到一个问题,只含笑回应道:“这家店子整个都是店主的,你当然可以随便坐,无人有权干预。”

    “这小店虽然是小人的,但小人是拿这店来招揽生意以谋生计,不在打烊之前,便必须遵循一些招揽生意的规矩。”中年店主自称小人,话里的意思却并不小,“小店生意本来就清冷,平时容许一位歌女驻场子卖唱,也是为了拉拢生意,而且那位姑娘的唱腔也的确让店里的这些老主顾们可以接受。但眼前这位姑娘……倘若客官一定要让她唱,唱的又是一些悲苦凄凉之音,恐怕于小店生意不利。”

    意思很明了,连店主都出面赶人了。

    王炽对于店主的态度表示理解,生意人都讲招财纳进最是大,可他此刻也并非只为听曲那么简单的目的,所以他虽然心知这么做有些强迫人意,却也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来自苦寒多挫之地的人,未必就只会凄苦调子。”王炽注视着旁坐的中年店家,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心中想法丝毫没有显露于表,“其实我也只是想听一听乡音,还望店家行个方便。”

    这话说完,不等中年店家回话,王炽已经与那卖唱姑娘攀谈起来,但换去了京话,讲的一口纯粹的川西口音。卖唱姑娘回话时用的同样也是川西口音,并且讲得如之前那片刻流露时一样的流利,京都人却是听不太清楚了。

    阮洛对川西口音印象模糊,只隐约听明白了“民情”“地貌”“随意”几个破碎的词汇。脸上疑惑意味更甚。

    简短几句交谈过后,王炽不再说话,那卖唱姑娘则看向中年店家,再开口时,语音已经恢复了京都腔调:“这位老爷只叫小女子唱一些川西的景貌,不知道店家老爷可否允许?”

    ……

    ……

    西川与小梁国边界接壤处,有一道大致呈现出斜三角形的沙地。虽然不似沙漠那般寸草不生,但也是荒凉至极,沙多风劲,草木贫瘠。

    霜降时节过后。这种大地荒芜化的景象就更明显了。地上本就单薄的那一层浮草枯萎打卷。一道卷地风起,白沙子搅拌着碎断的枯草旋转起舞,扑到人的脸上,便仿佛有了刀刃刮子的威力。

    叶诺诺掀了一下挂在肩膀上的小包袱。脚下只略微顿了顿。继续向前迈步。

    她的脚步在不知不觉间因为疲惫而挪得窄了。但她不会因此就停下来休息。在这片前后不着边际的广阔沙地上,似乎稍微的松懈即可让自己失去方向。这片大地上没有路径,就算以前有。可能只要月余无人走过,就会被风沙覆盖抹去痕迹。

    尽管叶诺诺时刻盯着手中握紧的那只精致指北针,针头也一直稳定指向前方,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但在这片沙海中走了大半天,未见着一个活人影子,叶诺诺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这就好比一个人走夜路,如果路的前后都是一样的景象,很可能一个转身,就弄反了方向,越往前走,离自己要去的目的地更远。

    一个人的旅程,越发容易陷入这种潜在的恐惧迷沼。

    叶诺诺稍稍动了一下这个念头,就赶紧告诫自己打住。跟着父亲学了几年医理,叶诺诺思考问题的习惯也正悄然发生着改变,偏向理性,磨练了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这一路走来,叶诺诺胆怯过许多次,但她未曾有一次真的后退过。从京都出发,走到现在,快要迈入小梁国的边界,叶诺诺都是大步踏向前,只因为她的心中牵挂着一件事。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大过了她心中的那份胆怯。

    “阮洛,你到底在不在小梁国啊?”

    “你为什么突然离开京都,连同我打声招呼都不肯呢?”

    叶诺诺舔了舔有些干裂了的嘴唇,无声在心底喃喃几句。这几个问题,在路上一直困扰着她,每当她多想起一次,心里矛盾的情绪就会鼓胀一分。

    但在没有真正踏入小梁国边境之前,她又很清楚,再怎么想也没有实际意义。最后,千头万绪只化作一道信念:希望自己好不容易在二皇子那里求来的消息是真实的,希望能在小梁国见到阮洛,那么自己不远千里走这一遭,捱过的辛苦就都值得了。

    尽管在广阔无边的这片灰白沙地上,叶诺诺独自一人慢慢行走的身影,渺小得宛如一只蚂蚁,但她始终怀揣着这样的一种信念,一步一步坚定地迈出。任凭天上起了再大的风浪,于地上爬行的一只小蚂蚁而言,似乎根本不会产生什么干扰。

    至少现在的风浪还没有大到能把这片大地给掀个面儿。

    相比于叶诺诺越走越坚定的心志,远远吊着两里地儿,一直暗暗尾随的莫叶则是越走心越乱。

    如果二皇子王泓透露的消息属实,那么此时叶诺诺越向前走,就离她要去的地方越近。反观莫叶,则是越走离自己的大本营就越远,而她带了一小队南昭士兵,越来越接近小梁国边境,这怎么看都是容易触霉头的事儿。

    不能再往前走了吧?

    可近期这附近都不太平,不亲眼看着叶诺诺过境,莫叶心里又实在是不放心。

    原本莫叶丢下叶诺诺一个人,是想让她自个儿知难而退。哪知道这丫头虽然才十一岁年纪,心劲儿居然这么倔,硬是不肯退。事情进展到现在这个样子,莫叶这会儿心里头绪也乱了。

    就在这时,一路无话的几个山寨兄弟中,心思较细、也最为胆小的二娃子终于忍不住出声提醒:“二当家,我们不能再往前走啦,快到小梁国边军的视界范围了!”

    一旁的刘八斤闻言立即环顾四周,旋即挥手拍了一下二娃子那一头胡乱绑着的头发,粗着嗓子道:“哪里有人?话说回来,碰上梁兵又怕什么,就说是路过好了。就凭我们这几个人,想跟别人打一仗,说出来别人也不信的。”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