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天遁镜
“弟子?” 周舒有些不敢相信,“既然是大长老的弟子,为何会阻扰大长老炼丹呢?” 苗若兰转过,看了远处的郑天朗一眼,缓缓道,“因为他,不想让甄远亭长老死。” “啊……” 周舒很快就明白过来,事并不像他想得那么复杂,其实很简单,一旦炼制三界丹成功,以挡劫的甄远亭就会死,而甄远亭的弟子不愿意看到这种况出现,便自己引劫,让甄远亭分心,使得炼丹失败。 师徒深如海,只是,他这样做,让整个蜀山都损失莫大,而且是绝不可能挽回的损失。 “唉。” 周舒看向远处,不住叹了口气,“甄远亭大长老的弟子,就是现在的郑天朗长老吧。” 他有些明白了,为何郑天朗如此佝偻,老态毕现,为渡劫境长老却几乎没有一点话语权,只因为他是蜀山的罪人,他害得蜀山损失惨重,甚至失去了升仙的希望,还能指望蜀山弟子好好对待他么? “对,就是他。” 苗若兰转过头,淡淡的道,“他隐瞒修为,强行引来自天劫,就为了不让师尊出事,虽然善心可嘉,但依然是犯下了弥天大罪,罪不容赦,事后,蜀山决定对他施予封心之刑,并赶出蜀山,永世不得回归,蜀山从来不杀本门弟子,这样的惩罚,已经是最重的了,但相比他犯下的罪,还是很轻很轻。” 她言语中颇多恨意,对郑天朗犯下的错,至今无法释怀。 “没有蜀山弟子为他求,除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师父甄远亭大长老,”苗若兰缓声道,“甄远亭长老说,他分心也是不小的罪责,而且他已感觉到有些不对,恐怕坚持了八十一天也未必能炼出丹来,但谁都知道这都是借口,若不是他徒弟合体渡劫,他何至于分心,而丹药?那时已有仙气降临,明显是丹药将成的迹象,如果不是郑天朗出岔子,蜀山已经有人升仙了。” “另一个是他的哥哥郑恒朗,也就是你遇到的恒朗道人,”苗若兰看了周舒一眼,“他说郑天朗已经渡劫成功,如果接受封心之刑,对蜀山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他还没有渡劫,愿意代替弟弟受刑,接受封心之刑。” 周舒轻轻点头,如有所悟。 除了封心之刑,那恒朗道人对蜀山的事从来不提,原来却是这么回事,看来不止是师徒深,兄弟也是极为深,所谓修仙绝,在这几人上全然看不出来。 苗若兰轻叹口气,缓缓道,“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大长老,一个是甘愿替代的亲兄弟,两人固执己见,蜀山也无法置之不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商议,长老们最终还是同意了郑恒朗的条件,让郑恒朗接受封心之刑,时间为三千年,随后逐出蜀山,作为一个化神境修士,三千年也基本等于死刑了,而郑天朗的惩罚则是不承认他为长老,而是作为蜀山的执行弟子,要为蜀山执行一千个任务来赎罪。” 周舒看了郑天朗一眼,轻轻摇了下头,又转向苗若兰,疑道,“既然郑恒朗替弟受罪,那也算是犯下了大错的人,蜀山为何要找他回来,还要保护他呢?” “事还没有结束呢。” 苗若兰摇了摇头,“执行封心之刑后,郑恒朗就要被逐出蜀山,甄远亭独自送他离开,回来闭关不出,十年出关,说自己也犯下了大错,请求宗门严加惩罚。” 周舒不觉疑道,“甄长老他犯了什么错?” “他的错虽不如郑天朗,但也绝不小,”苗若兰缓缓道,“他将自己用的蜀山至宝,天遁镜,交给了郑恒朗。” “天遁镜?” 周舒微微一滞,很快惊道,“啊,难道就是被称为照妖镜的天道法宝?” 天道法宝,是仅次于神器的法宝,名为天道法宝,但并不是说天道法宝都是天道炼制的,足可跟天道平等的大能也能炼制天道法宝,然后通过天道传递给玄黄世界的后辈,照妖镜便是蜀山先祖炼制后,交给蜀山的。 照妖镜作为天道法宝,并无等阶限制,但具有莫大威能,镜中能放五色光华,使法诀法宝飞剑等等攻击全然无效,可谓一镜破万法,绝对是修仙界最强的防御法宝之一,还不止于此,它之所以叫做照妖镜,也是因为它对妖族妖兽有特殊的效果,化形妖族在镜中必然显出妖兽原形,而妖兽在镜子的光芒中更会损失大部分的力量,对付妖族,它几乎是不二的神器。
修仙界里闻名的镇妖之地,出自蜀山的镇妖塔,里面的妖兽基本上全是被照妖镜拿下的。 注意到周舒的神色,苗若兰轻轻点头,平静的道,“不错,天遁镜是蜀山之祖传下来的法宝,一向由蜀山第一长老执掌,数万年来为保护蜀山出过无数力,而甄远亭长老担心受了封心之刑的郑恒朗无法安全离开,甚至中途就被妖兽或是仇敌杀死,便将天遁镜借给了他,让他以此防,等到两千年后,甄长老自会去拿回来。” “如今已经过去三千多年了,拿回来了么?” 周舒问了一个明知道答案的问题,但他也知道他必须去问。 “当然没有。” 苗若兰看了他一眼,颇含深意的道,“那是天道法宝啊?这样的法宝交出去以后,能拿来的可能有多少,换了你,你会交还回来么?蜀山找了他三千年,却没有得到他的任何消息,后来的弟子们渐渐都要淡忘了,但哪里知道,却又从你这里听到了那个名字。” 周舒显出几分沉吟,一些记忆串联起来,渐渐拼凑出了一些真相。 恒朗道人带着天遁镜离开了,难怪蜀山怎么样都要找到他,拿回天遁镜,绝不能让他落到其他宗门手里,而恒朗道人离开蜀山后,远离了南瞻洲,到了东胜州的最北端建立了天流宗,只活了不到一千年就早衰而亡,只留下一个怎么也离不开的元神,后来被周舒得到。 恒朗道人对蜀山之事闭口不言,原来其中竟有这样大的隐秘,难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