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逼迫司马懿立下军令状是桓范和司马昭早就计划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司马懿在战败之后能够失去在朝中的立足之地,最严重不过是被罢官免爵。 但司马懿直接许下“如若不能取胜便以死谢罪”的军令状,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桓范也没有想到司马懿连半点退路都不给自己留。 当然真心为司马懿感到担心的也只有司马家的人而已,他们都很不理解司马懿为什么明知道这是一个火坑却仍旧往里跳,司马懿也没有对任何一个人解释。 在他经过花园廊道之时,与对面走过来的司马昭四目相对。 等到他们肩膀交错之后不到五步距离的时候,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停下来了脚步。 司马昭微微侧过脸用余光看着身后的司马懿: “你没必要做到这种地步吧?” 同样背对着司马昭的司马懿面无表情的回答说: “怎么?难道我这样做不正是你所想要看见的吗?你又为什么这么惊讶呢?” 一直以来司马昭都在猜测自己的父亲在想什么,因为从小司马懿就教导他们兄弟二人,想要击败一个人,首先必须要能够预测到对方的心中在想什么,可事到如今司马懿心中到底在盘算些着什么,司马昭可以说是毫无头绪... “难道你就这么有把握吗?如果输了你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从司马昭的口吻之中,司马懿觉察到司马昭似乎也和其他的家人一样担心自己的安危,为此他始终面无表情的脸上渐渐泛起了一丝笑容: “如果我这次不能击退诸葛亮的话,恐怕他也不会放过我,到时候不等我回到洛阳被曹爽和桓范残害,就已经先落入诸葛亮的手中了...” 不得不说司马懿的话旁鞭辟入里,同时也说出了实情,这却是司马昭从没有想过的... 与此同时曹爽也为终于将司马懿诱入自己的圈套而与丁谥、何晏弹冠相庆。 何晏对曹爽说: “没想到司马懿这个老贼居然自寻死路,就算是他再厉害恐怕也对付不了占据绝对优势的诸葛亮吧?就算他命大逃回洛阳,也必死无疑了...” 对此曹爽也觉得很高兴:“本候一直被他压在头顶这么多年,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 可坐在一旁的桓范手中端着酒樽却始终觉得此事不寻常,丁谥见他脸上毫无喜色便端着酒樽走到他的身旁对他说道: “智囊何以如此愁眉不展呢?” “我在想司马懿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打算...” 桓范放下酒樽回答他: “司马懿他不是无能的庸才,不会说出如此不经大脑思考的愚蠢之言,只是现在诸葛亮的实力明显胜于他,智谋也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在这种劣势情况之下,他到底哪里来的自信以死来立下军令状呢?” 曹爽觉得桓范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先生多虑了,这也多亏了你先前留下一命的司马昭啊,现在一切都按照你们的计划在走,可见司马昭他的确是真的和司马懿彻底决裂了,我们有他这个吃里扒外的内应,自然可以清楚的知道司马懿的一举一动,这样一来他想要赢诸葛亮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桓范对于曹爽的乐观态度并不赞同: “我从未相信过这个司马昭,对他的戒备之心是永远不能松懈的,谁也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做出什么来,令人难以猜度啊。” 虽然好大喜功但毕竟有一定智谋的丁谥则认为: “不管怎么说,司马懿已经当着陛下的面立了‘不胜即死’的军令状,我们接下来只需要思考如何让司马懿兵败渭水即可,到那时自然可以将司马家连根拔起,彻底铲除。” 自有一番盘算的桓范认为眼下也只有这样了,他提醒曹爽说: “为了以防万一,侯爷你需要向陛下自行请命,抽调京兆和冯翊两地的兵马约两万人驻扎长安作为司马懿的后援,然后再让身为昌陵侯的夏侯玄督导粮草辎重。” 起初曹爽并不明白桓范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何晏却猜了出来: “智囊方才让侯爷你统帅两万兵马坐镇长安,是想进一步约束司马懿手中所能够控制的人马,现在整个雍州能够用来作战的只要六万余人,如果除去这两万的话,那么司马懿手中的兵马就会遁减至四万,那就连蜀军数量的一半都不到了,至于夏侯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