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仙侠小说 - 仙尘在线阅读 - 第三章、史翠姑兄妹逃难

第三章、史翠姑兄妹逃难

      诗曰:

      东八州动刀兵起,兄妹逃难躲祸殃。

      才离险境又遇险,乍出狼窝还见狼。

      这边山河战乱起,那里汗宫歌舞狂。

      谁人巨手安天下,管教离散复安康?

      且说托钵僧托着那钵,一路化缘,回到本乡,自然认得自家的门,当然,本村人等,见了他也都大吃一惊,就有刘玉米的二叔上前向他说道:“玉米,你怎么出家了呢?”

      刘玉米见了自己的亲叔,心头自然生悲,就向他二叔道:“二叔,我这也是无奈呀。”

      他二叔作为一个上了年纪之人,自然晓得人世之艰难,命运之无常,当时就叹了一口气,对刘玉米说道:

      “玉米啊,半个月前,有人从平安州李家镇来,说起有个人在大雪之夜被赶出宾栈,我和你媳妇儿一打听,都觉得那人像你——

      你这么长时间没个信儿来,你媳妇带上小棒儿前去平安州寻访你去了!还有我家你弟二发,他也一同去了——谁能想到你却是出家了呢?”

      刘玉米听了,垂泪道:“二叔,我能死里逃生,保住性命,全赖诸佛保佑!”

      他二叔听了这个话,也是眼中含泪,说道:“玉米,你出家了,你媳妇与小棒儿娘儿俩怎么办哪?你呀你!”

      刘玉米含泪道:“二叔,我这里有十两银子,”说话之间,刘玉米掏出化缘化得来的银子,其中一个整块的银锭子,有六两,另有一块,有二两,还有二两是散碎银子——此时刘玉米是一股脑儿地掏了出来,都交给他二叔,这才说道:

      “二叔,这十两银子,八两给秀芸,让她带着小棒儿过日子,我们小户人家,一年有四五两银子也够用度的了;那二两银子,就当侄儿孝敬您和二婶了——以后秀芸她娘儿两个还得靠二叔多帮衬呢!”

      说到这里,刘玉米下跪,给他二叔叩头。

      他二叔赶紧拉起刘玉米,说道:“玉米呀,这银子我不能要,都留着给她娘儿俩罢。看来你出家化缘,也还能弄到点儿银子哎,依我说啊,你化个几年缘,多攒点银子,就回家来,不要做和尚了——

      平时呢,把点银子回来给你媳妇儿和小棒儿,她娘儿俩能过得下去,不也挺好吗?玉米啊,咱们小户人家,吃苦受罪是常事,你可千万不能再像出家这样想不开啊!”

      刘玉米道:“二叔,既然二弟和小棒儿娘儿俩都往平安州去寻找我,我就再去平安州,找他们三个去。”

      他二叔听了,就说道:“玉米,你要去,也等吃了饭再走。你等等,我去地里喊你二婶来家给你做点儿吃的。”

      刘玉米道:“二叔,算了吧,喊二婶回家来,看了我这个样子,二婶她也会心里难受,我走了哈!”

      刘玉米说到这里,眼中含泪,转身就走。他二叔也是眼泪丝丝地,看着自己的亲侄子托钵而去。

      托钵僧这一番来平安州,竟是没有遇到自己的二叔家的小弟二发以及妻子秀芸和儿子小棒儿。

      回头再说平安州这边,秀芸母子两个,在刘玉米亲二叔家那二发弟的帮衬下,三人一路寻到李家镇悦来宾栈,询问之下,确知年前那被悦来宾栈在大雪里撵走的人,果然是刘玉米!

      众人都道是:那样的天气,早就冻死啦!

      秀芸承受不住这个打击,当时就瘫倒了,小棒儿声声哭喊叫“阿妈”;那二叔家的二弟,没奈何,只好觅取一辆车儿,带着嫂子与侄子往回走。恰恰因为坐了车子,就与托钵僧路上错过,没能相见。

      等到三天后,那秀芸总算好了些,又顾念着家中贫穷,没有钱来浪费给车夫,于是,叔嫂侄儿三个就辞掉了车,徒步往回走。

      ——此时托钵僧刘玉米一路再返平安州,也是没寻见自家妻子儿子和二叔家的弟弟,不免心又灰了几分,托着破钵,早已不知走到哪里去了。

      所谓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不停留,一转眼,十六年过去了。一日,在这李家大山之下,李家镇外之南小李村外,有两骑快马奔来。马上二少年,长相相仿,年岁相差无几。

      二少年,正是李诗剑与其弟弟李诗君。

      二人都在本国大都之内儒宗修习,师从京都大儒厉文山。一日家信到,说是老父李运晚奄奄一息,要二位公子尽早赶回,若是迟了,只怕难见最后一面!

      于是兄弟二人,报告师父,厉文山自然不阻拦,只是告诫他兄弟两个道:

      “你二人今番回家,不免要路过东八州,那东八州之倒马州、大名州等地大灾,颇有流民造反,很不安全,你兄弟二人在路上要小心了!”

      兄弟二人当即向师父道了谢,感谢师父提醒,又叩头告别,这才骑上银角马,火速赶回来了。

      路过东八州之倒马州、大名州时,果是大有流民造反,只是他兄弟二人马既快,骑术又精,更不惧有人拦路打劫,一路上倒也没什么险阻,平安归来了。

      进入家门之后,这兄弟俩还不曾来到床前,那李运晚就已经停了呼吸。

      于是李家举哀发丧。

      丧事完毕后,兄弟二人还想再去北海大都,但有不少消息传来,说道是那东八州流民,有几大股颇为横行,只怕前去上京,道路不通呢。

      于是两位mama苦劝二子,于是这兄弟二人就在家中呆下来了。

      这兄弟二人虽然呆在家中,却每天都习文弄武,读书完毕,就驰马射箭,舞刀弄枪。说起来他兄弟两个,都是非凡,论武功是力能扛鼎,论文采是才气过人——文武双修。

      却说有这么一天,李家大山之李家族长,召集李家镇大小各李家村的头头脑脑,村中长老们商量道:

      “诸位,听说东八州,特别是我们平安州东面的安顺州,已经被贼人占了,贼兵随时可能打到我们平安州来啊!我们李家人在这李家大山,也是大族,我想,集合众人之力,我们李家编练私兵,保护我们李家人,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有一人道:“老族长,我们编练私兵,这事情被官府知道了的话,可是死罪啊!”

      又有一人道:“当今我们大同汗国,汗皇昏庸是出了名的,朝堂上尽是朽木为官,禽兽食禄!

      东八州出现灾荒,官府不赈灾民,逼得灾民造反,东八州才刚刚一乱,这天下就乱象迭出,渐行渐衰,只怕要改朝换代喽!”

      李族长看时,只见说话之人,名叫李运航,乃是北大李村的小族族长,只是此人比起其他人颇有些学问见识。

      李族长正要跟李运航这种有见识的人说话,就见又有一人站起身来说道:

      “这种世道,我赞同老族长的看法,我们编练私兵,官府又岂奈我何?何况我们这是自保,不同于那些流民盗贼要造反哪!”

      此时李运航又说道:“老族长,我们李家子弟,足可以招募到三五千人,兵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将材难得,哪里找会领兵的人呀!没有能人领兵,我们等于是一块肥rou,反而容易招灾致祸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