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都市小说 - 村逝在线阅读 - 那些年我们一起使用过的农具系列

那些年我们一起使用过的农具系列

      各位朋友好,为帮助大家提高对二、三十年前农村生活的理解,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懿律和义律)里发布了“那些年我们一起使用过的农具”系列文章,有图片,有感想,不只是图片哦,比一般的每张图只配一两句话大有不同。

      因为在这个网页上不能放图片,所以想要更多了解的,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懿律和义律”到历史文章里去寻找。

      谢谢。

      下面是文字正文。

      给你一块没人要的地,你要怎么做才能当一个有收获的农民呢?借用游戏的广告语,开头只有一亩地,一切收获都靠拼和汗水。

      按照把大象放冰箱里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当然是播种,第二步是管理,第三步是收获。而实际上,每一步都不简单。

      这里我就说说我小时候的农村是怎么做的。限于篇幅,估计还得分成几章来讲。

      自从轮子发明之后,它经历了一次非常大的改进。最早的轮子我们都知道是木头加铆钉拼制成的,看这个样子你就知道它有多重了;再考虑到古代的路没有现在的路这么好,我都可以想象到古代牛马拉车的劳累,难怪有个词叫做牛马不如。据说以前过的牛马不如,现在生活提高了,如了。

      淡扯够了,我们说正事。轮子的第二次改进或者说再发明,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橡胶轮胎了。首先这种2.0版本的轮胎本身就轻了很多,再加上减少了很大的地面摩擦,运输的效率大大地提高了,拉车的人或者动物的无用功减少了很多。

      但是东西先进了,很多时候也就意味着东西复杂了,轮胎就需要充气了。这是一只比较现代的打气筒,为什么说它比较现代呢,因为看这个打气筒的头就知道它不是用来给传统的气门嘴充气的,所以说比较现代,但是又是靠人力,不是最先进的。

      打气筒用我老家的话说叫气管子,所以气管炎(妻管严)才会被人为地理解成怕老婆。

      农村劳作的移动平台出场了。用我老家的话说叫做小拉车,河南、陕西一带叫做平板车,在本小说中称作牛车,尽管牛、马可拉,人也可拉。贾平凹小说《高兴》里主人公收破烂拉的应该就是这种车。小拉车没有套的时候还是很轻的,当然每辆车的重量和重心根据加工工艺和用途也都不同。记得很清楚,邻居家的小拉车我喜欢拉着,因为真的很轻,而我自己家的那辆,光提起车辕来就很重,所以当时很讨厌拉那辆车。

      下面这个就不是靠畜力(chùlì,刚发现原来这个读音我一直读错了)了,这个是正正经经靠人力驱动的。我老家的发音是土车子(独轮车这个名字应该大家都看得懂,基本可以说是其学名了),不过我在小说中写的是推车子,因为是推着走的(当然技术好的也可以拉着走,也就是拉着车让车在人后面走,尤其是空车的时候容易做到;我小时候还故意抓住前面的两个短把儿倒着推车走),我觉得这个写法更符合实际。

      在小说中的每个土言土语我都查字典斟酌了一下,所以如果有写的不符合你期望的,也欢迎你提出来,我们再商讨。

      虽然叫土车子,但不是只用来推土,所谓出牛棚,即把牛棚里的粪推出来也是要用这个车,因为它个头小,灵活。当然你说弄着一堆牛粪上地里,肯定也不用这个,因为单次运载量太小了。

      最早接触土车子的时候估计我才五、六岁,因为那时候我表弟才出生不久。我们小的时候是没有尿不湿的,人们就用比较节约的方式来防止小孩尿炕和裤子。最早的方法是给小孩穿土裤子,即把细沙土装到一个布袋子里,再把小孩的下半身塞到袋子里去,然后用布条束缚住。过了一天就把脏沙土倒掉,换新的沙土。因为土裤子很重,小孩子也就不怎么翻身了。

      需要沙土,就得到处去找沙土弄回家。所以我记得小时候,外婆找了沙土用土车子往家推,但是她是小脚老太太,一个人推不动,就在土车子前面拴个绳子,让我在前面拉。这个忙帮的微乎其微,因为我本来就没有多大力气,何况那么小的时候;但是那么小的时候我已经有了隐隐约约的不满,因为在自己家里还从来没干过活(当然这亏了我有三个姐),只是当时太小,还不会表达不满,只觉得/记得回家的路走的好漫长。表弟,如果你看到了,你也不用感谢我。呵呵。

      后来人们觉得土裤子太脏、太落伍了,加上布的产量提高了,人们有了多余不穿的衣服就剪了做了褯(jiè)子,脏了就换新的。当然这种在现代爸妈看来也觉得不卫生了。

      所以再对比以前不论男女都穿土裤子,估计年轻的现代爸妈们看了会疯了的。

      从小时候那次之后,我是直到高中时出牛棚才亲自用到土车子的。因为我一直长的矮小,直到高二之后才开始长个头,所以之前一直推不了这东西。后来从推空车开始练习,很快也就学会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