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一代巾帼
王杰热情地接待了王福林一行人,这让王福林等人感到有点受宠若惊。 王杰很佩服此时华夏的影视人员,他们质朴,吃苦耐劳,并且懂得学习,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低调,不计较名利得失,不像几十年后,娱乐成圈后一片“乌烟瘴气”,急功近利,连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都广受质疑。 王福林说道:“感谢威廉导演给予我们剧组的支持,我们希望威廉先生能够移步看看成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你能够指正,我们好进一步修改。” 王杰微笑着说道:“王老客气啦!按道理您是我的前辈,我只是力所能及地帮了一点小忙,成片我就不看了,我相信这部《红楼梦》一定是一部经典剧集。” 这部八七版的《红楼梦》正如王杰所说的堪称经典,不像几十年后那版选秀《红楼梦》,满满的铜臭和虚伪。 王杰送走了王福林等人后继续着《那年花好月正圆》的拍摄。其实这部剧中的原型人物远比王杰剧本中讲述的更具传奇色彩。 周莹,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当地被称为“安吴寡妇”,在公公、丈夫相继去世之后独撑家业,经营起偌大的商业帝国,确实堪称一代“奇女子”。 只可惜关于她的历史记载只有寥寥数笔,像她的身世经历、后代子女,乃至于吴氏产业的最终结局,有不少关键信息语焉不详,而后人更是因为种种原因附会了一些民间传说甚至臆造的故事,让传奇直接升级为荒诞不经的神话,再去讲什么启示、经验,就实在有些无稽了。 很多文章都提到了,真实的周莹并非如王杰编写的那样是一个卖艺女,而是SX省SY县鲁桥镇孟店村人,其曾祖父周梅村是乾隆、嘉庆年间当地的大商人,据《重修鲁桥镇城乡志》记载,周梅村以“JX窑业”起家,后耗费巨资建豪宅17院,历时24年方才全部建设完成,此后毁于兵火,只剩1院。 周梅村时代,周家生意红火,一方面在苏州买布到SX印染,行销西北,另一方面在JX经营瓷器,还有记载显示其在扬州盐业也有参与,积累家资达36万两。 到周莹这一代时,周氏家族应该已经败落,所以她的身世、父母不详,可信的官方记载只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刘懋官修、宋伯鲁纂的《重修ZY县志》卷十五所记载:少孤,依兄嫂,年十六,以兄嫂命归吴。少孤即父母双亡,以兄嫂命归吴说明嫁给吴聘并非父母遗命,而是兄嫂做主,所以学界有猜测她是周家的养女而非亲生女。 她的出生日期,按照《“安吴寡妇”墓志铭》的记录: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九日卒,享年四十。 光绪三十四年是公元1908年,虚岁40,则生年应为1869年,所以很多文章说她活了42岁是不正确的,准确地说是39周岁。 那么,周莹嫁给吴聘的时间应为1869 15=1884年。这里就涉及到王杰剧本里的几处问题,一个是百般赏识周莹的公公吴蔚文,历史上死于光绪丙子年,即公元1876年,那时候周莹只有8虚岁,放今天还在上小学呢,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具体的人情互动,更大的可能是根本不认识对方。 吴聘是吴蔚文的独子,在1876—1884年间,应该已经是吴家东院“实易堂”的掌门人了。要注意的是,吴家的后人称,吴聘和周莹婚后3年才去世,两人还育有一女,可惜夭折,似乎也不可能。因为《续修SX通志稿》记载:光绪十一年,安吴堡封二品夫人。吴周氏捐银四万两有奇,重修落成,知县涂官俊建立碑亭为文纪事。 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重修ZY县志》则明确了吴周氏(周莹)受封的细节:县文庙自壬戌乱颓圮……周承夫志,独立认修,三年竣工,费金四万余。事闻,给二品封典。也就是说,至迟于1885年吴聘已经去世,所以其妻才能继承“遗志”,如果人活着自然不存在“遗志”了。之所以说至迟,因为工期还有3年,可见这项工程可能是吴聘开头,周莹咬着牙挺下来,竣工后,得到清朝的二品夫人封典奖励。 总结一下,就是这对小夫妻最多最多共同生活了2年。当然,《续修ZY县志》里的记载更残酷:成婚之夕,夫病沈,逾十日亡。无子。也就是结婚10天,吴聘就去世了,这倒是和当地民间传说吴家是娶周莹“冲喜”的说法吻合,不过,王杰改编时为了故事性特地给了两个年轻人一段甜蜜时光。 周莹到底是不是“首富”?对于周莹经营产业的细节,其实在地方志里很少涉及,里面大量记载的是“安吴寡妇”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事迹,所以,只能根据各种零散的材料来重拼周莹的商业版图。按照吴宓的回忆,安吴堡吴氏新支共十家,皆“富室”,“然土地皆不多”,即主要以经商为主,自清朝中期以来,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院,其中东院最为财雄势大。东院的大发家,按照《泾阳文史资料》收录的刘铁涯《安吴寡妇》一文所说:主要是由于吴蔚文得了办理淮盐盐务之后(在户部注册,承办JS、JX、AH等省盐业的专卖权)。他凭借着手中掌握的几百盐引,(即政府发给的专卖盐业执照,一引为四百万斤。)在扬州设立“裕隆全”盐务总号,各地设立分号,一年就有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盐商在当时是最有钱势的官商,是其他商人望尘莫及的。但是在资料中就有一个常识错误。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起义平定后,受命整理两淮盐务,在同治三年(1864年)指定淮北票盐章程,明确规定了:四百斤盐为一引,分捆四包,票、盐必须相符。这是淮北盐场,淮南盐场曾国藩则规定每引六百斤,分为八包,也就是说,上面的材料里至少是个“万”字,至于说一年有几百万银子的收入,更是与吴家持有几百盐引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