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灵异小说 - 草铃醮幽在线阅读 - 《草铃醮幽》第一卷 《沙河天齐》 第一章 黄河故道

《草铃醮幽》第一卷 《沙河天齐》 第一章 黄河故道

    第一章黄河故道

    民国2年(西历1913年),仲夏,鲁西地界,正是酷热难熬之际。加之长时无雨,烈日蒸腾,河溪池塘干涸,井水下沉,田地龟裂,黍禾奄枯杨柳落叶,灰鼠乱窜蝗虫漫飞,灾荒征兆已现。人心惶恐,粮价日渐高昂。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是,沙地里种植的白薯秧苗还留有些许翠绿色泽,不至短时枯死。

    各个村寨里的农人无不心躁如焚,涌到庙宇道观中,焚香献贡,祈告天地神灵,赏赐甘霖,解除旱灾。而那些大户财主,并不焦急,笙歌美酒,恣意享乐。他们家中都积存有大囤的粮食,银钱盈柜,无衣食之忧。即使大旱加重,损失掉一年收成,也可通过放贷,买地,卖高价粮,弥补回损失,甚至大发一笔横财。

    此处有一津门县,西有一条干沙河,原为黄河故道,俗谓“老黄河道”。千年前浊水汹涌的河道中,见不到一丝水流,细沙绵延,风吹成丘。古柏参天榆槐蔽日,荆棘拦路,鸦雀聚翔,兔走狐奔。沿小路行走,几十里不见人迹炊烟,只见野树曳风摇荡。即使夏日白昼,艳阳高射,也觉遍体生寒。登高俯瞰,更是心惊。干涸的河汊丝丝络络,盘亘交错,像失去的血液的筋脉盘亘在这方古老而广袤的平原上。走进其中,黄沙细软,双脚深陷,行动艰难。荒幽古深之地,易生邪祟。加之此处多贫民,穷苦无立锥之地,如有丧葬,无力购买墓地,多乱葬于此沙河。白昼见鬼,夜闻狐谈,乃是常事。

    周围的人们绝少进入沙河地界,老话相传:阴阴森森老沙河,见人别当人,夜走鬼拍手,有胆进,没命出!

    傍晚时分,日头西沉,红霞飞天,沙河道中树影婆娑。一小路上,传出悠悠歌声:“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年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容显,不觉形容暗憔枯,试问堆金如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一中年道人摇摇摆摆而来,身材瘦长,细脸短须,头戴八卦帽,身披青道衣,意态颠倒,慨然而歌。此人乃天齐庙中的长青道长。原名冯音鹤,光绪二十年秀才,如今家事沦落,寄身三清。一细弱少年紧紧相随,手里还提了串熏rou,这是长青道长的外甥,高姓,乳名“鸦儿”。

    “舅舅,这rou咱怎么吃。”少年兴冲冲地说道,满脸馋相。道人捻了捻胡须:“过几天再吃,用清水泡泡,去去烟火气,对了,鸦儿,你有空寻点蘑菇,熏rou炒蘑菇,香得那个狠啊……”

    少年苦笑道:“这大旱天的,哪里去寻蘑菇。”

    两人拐过榆树林,进入一座破旧的小庙中,舅甥二人已在此居住十几年。小庙占地半亩,正殿三间,供奉东岳天齐大帝,帝尊泥塑坐于高台,哼哈二将站伺左右,四遭墙壁上绘十八地狱图,依稀可辨。殿前西侧小厢房中有铁铸崔判官像,牛头马面狰狞立前。东侧厢房供两人居住,一床一桌一椅一灶一锅一瓮而已。

    小庙久无修葺,房顶上瓦片横乱,茅草杂生,鸟雀xue居。神像彩漆斑驳,露出泥胎本色。天齐大帝神像手中所握玉笏,为白石制成,后不知所踪。高鸦儿孩童天性,见神像手中空缺,觉得不合适,采了一束野花强插其中。天齐大帝手捧花朵,正襟危坐,脸上泥痕累累,不知是喜是怒。

    小庙东南建有钟鼓台,上置一口精铁驱邪钟,重约百斤。夜黑风高之时,被几个胆大无赖打碎盗走,卖给铁匠铺,作了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