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郑鹏的小算盘
“微臣拜见陛下。”进宫看到李隆基后,郑鹏恭恭敬敬地行礼。 李隆基亲自把郑鹏扶起,有些动容地说:“郑爱卿受苦了。” “不敢,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李隆基坐下后,随口说道:“赐座。” 高力士给郑鹏搬过一个绣墩,笑嘿嘿地说:“郑监军,除了朝中那几位重臣,没几个能有你这样的待遇哦。” 郑鹏闻言再三谢恩后,这才斜签着坐下。 李隆基上下打量了一下郑鹏,空然开口问道:“郑爱卿,这次回京,脚程可不慢啊。” 郑鹏受了伤,又远在西域,李隆基以为郑鹏起码要一个月以后才回到,没想到郑鹏回来的速度那么快,快到李隆基听说郑鹏在长安城外被抓走时,第一时间认为是不是认错人了。 “微臣牵挂陛下,听到陛下召唤,一路快马加鞭,就是希望早日见到陛下。” “哦,是吗”李隆基没好气地说:“要不是你在西域立了不少功劳,朕还真以为你是临阵怯战,逃离战场呢。” 郑鹏马上苦笑地说:“不敢欺骗陛下,微臣作为监军,虽说上战场,可一直站在后方,没机会上最前线,唯一次跟敌人照面的,还挂了彩,不怕陛下笑,真让微臣拿刀枪去拼杀,内心还真会怯。” 高力士在一旁笑着说:“打仗还要一个监军去参战,那主将可以撤了。” 李隆基的心情不错,听到郑鹏说得这么“坦率”,淡然一笑,有些关切地说:“在西域没吃什么苦,反而快回到长安吃了一记大苦头,身子没事吧?” 问候一下,在普通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可这话出自李隆基之口,对臣子来说很不错了,郑鹏连忙说道:“谢陛下关心,没事,都是一些皮外伤,小小挫折当成激励。” 李隆基笑着点点头,突然面色一变,有些严肃地说:“此事虽说是一场事外,要是当日你能妥善保管圣旨,绝不可能出现这种事情,郑鹏,丢失圣旨是大不敬,朕问你,你可知罪?” 伴君如伴虎,刚才还是一脸关切,转眼又面事寒霜,翻脸比翻书还快。 郑鹏连忙离开绣墩请罪:“都是微臣大意,请陛下恕罪。” 表面诚惶诚恐,郑鹏的内心有些不屑:又来这一招。 郑鹏很了解李隆基的性格,喜欢掌控,对他而言,最喜欢的游戏是,打一棒以示皇帝的权力威严,再给一个甜枣以示天子宽厚仕爱。 郭子仪真是成精了,郑鹏心里暗暗感叹道。 姚崇处理客来驿事件,绝大部分都能妥善处置,就是丢失的圣旨没找回,硬是把这件事变成一笔糊涂帐。 很明显,姚崇故意为之,要是真找回了圣旨,顺藤摸瓜,那样更坐实洪锋一干人等无视皇命,牵涉太大,肯定会找出真正的主谋,这样一来,就是姚崇再努力也不能把他的儿子摘出去。 进宫前,郭子仪说皇帝的心思很难猜,但他断言,赏赐肯定没有想像中丰厚,原因是郑鹏的官职和出身是个问题,为了不让郑鹏期望太高,一开始会先敲打一下。 出了这桩事,就是求赏的时候也不敢狮子大开口。 李隆基冷哼一声,这才开口道:“看你在西域表现不错,在客来驿也是出于义愤,暂且饶了你这一回。” “谢主隆恩。”郑鹏有些郁闷地说。 罪说饶了,可李隆基提到西域的功绩,不会是把西域的功劳和这次“过失”功过相抵吧? 那自己可亏大了。 李隆基看了看郑鹏,突然开口道:“郑爱卿,你的请求,朕已如你所愿,答应朕之事,没忘吧?” 郑鹏心中一动,马上恭恭敬敬地说:“禀陛下,不敢忘。” 为了进入官场、尽快向李隆基靠拢,没有走科举路线,而是想方设法进了左教坊,后来升得太慢,乐官一途相对狭隘,郑鹏又把目光瞄向西域,以作一首新的军歌作条件,从李隆基哪里谋了一个副监军的职位。 事实上,这个决定和冒险非常正确! 李隆基眼前一亮,马上追问道:“新曲呢?” “陛下,因为半途受伤,曲只完成了大半,请陛下开恩。” “何为大半?”李隆基皱着眉头,有些不大高兴地说。 华夏五下五千年,出了很多皇帝,据非正式统计,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在这四百多位皇帝中,要数李隆基最喜欢音律。 内教坊、左、右教坊、梨园的乐伎、乐官加起来逾万人,也就是皇帝养得起,还要盛世的皇帝才能长期供养。 心里掂记着这件事,李隆基在简单的交流后,主动提出来,听到还没完成,内心有些不太高兴。 要不是郑鹏为国负伤,估计都得翻脸。 郑鹏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张纸,交由高力士,再转呈给李隆基。 等李隆基拿到手里看时,郑鹏这才说道:“微臣愚钝,只写出词和一小段音律。” 李隆基没有说话,此刻,他的目光一下子被纸上的曲词深深地吸引了,纸的最上面写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字:精忠报国! 这和传统什么歌、什么调不同,一看到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李隆基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国也是皇帝的国,做皇帝的,自然希望臣子能精忠报效自己。 向下看,只看两句,李隆基的神色都变了: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只是区区二句,一股磅礴的浩然正气在好像从纸上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征战沙场的豪迈气概,文字简炼扼要,算是画龙睛之笔。 开章极为不凡,一下子吸引了李隆基继续往下看: 心似黄河水茫茫, 纵横四方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一口气连读四句,风格从豪迈变成悲壮式的思念,让人思忆曾经一起战斗的军中同袍,想起那些埋骨沙场的生死兄弟,磅礴中带着豪迈,豪迈中透着悲烈,宛如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