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要做首辅在线阅读 - 第749章 马政和小站稻

第749章 马政和小站稻

    认识了唐毅十几年,琉莹总觉得这个人身上有着强烈的魔力,总是看不清他的底儿有多深,还有多少隐藏的本事!

    刚刚写成了三本著作,琉莹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唐毅竟然从一个学者,变成了养马的行家。

    这两个职业差距也太大了吧?

    看着琉莹吃惊,唐毅的虚荣心也得到了不小满足,不无得意,向着琉莹介绍他的养马经……

    作为冷兵器时代的王者,骑兵就是无敌的象征。一旦茫茫的草原,出现了一位雄主,能组织起十万铁骑,就表示无数国家要被灭亡,无数民族要湮灭在历史的汪洋。

    上帝之鞭所及之处,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从古而今,农耕民族面对着游牧民族的骑兵,往往是束手无策,除了强汉盛唐,鲜有战胜的记录。

    宋朝拥有最发达的经济,就是因为失去了马场,没法组织骑兵,一直被动挨打,就连小小的西夏都能骑在宋朝的脖子上。

    明朝或许比宋朝好一些,只是自从失去了河套之后,只剩下辽东一地,每年只能通过贸易,拿到几千匹可怜兮兮的战马,而且公马还都挨了一刀,没法繁殖后代,骑了十年,也就废了。

    另外养马比养人更贵,一匹战马的消耗顶得上三个兵丁,连人都养不起,又如何养得了强大的骑兵?

    九边各镇的将领,都把数量有限的战马配给了家丁,其他士兵只能靠着一双脚板儿了。唯有马芳的部下战马充足,不过那是人家用命换来的,每年十几次,几十次杀进草原,砍脑袋立战功都是次要的,战马才是关键。

    靠着缴获,马芳维持了他的不败神话。只是马芳的经验没法复制,多数大明的将领既不敢和俺答正面抗衡,也不会养马练兵。

    获得战马有多难?哪怕如同琉莹一般的军事白痴,也不相信能弄出几十万的骑兵。

    开什么玩笑,几十万骑兵,就要保有上百匹战马。大明虽然土地广阔,可还是找不出这么大的马场,而且养马要精饲料,朝廷拿得出银子吗?

    就拿专门养马的机构,苑马寺来说,一年的经费只有三十万两,扣除人员花费,能用在战马身上的,只有十万两出头,能干多少事情,可想而知。

    养马百万,那是汉唐才有的魄力,大明可没有那个能力,养那么多的战马,只会拖垮财政,一点都不现实……

    “按照以往的思路,的确没法养那么多的战马,不过我想出了新的主意。”唐毅笑着指了指周围的山地。

    “我准备在山上种满苹果树!”

    苹果不算稀奇,从汉代开始,就有了文字记载,只不过后世常吃的脆苹果是清末从海外引种的。琉莹只是觉得有点方,刚刚还说战马,怎么转眼扯到了苹果,有什么联系吗?

    “自然是有关系了,山上种满苹果之后,把马放养在山中,马就会以地上的杂草为食,帮着果树除草,而且马粪还能作为肥料,让苹果树长得更好。”

    唐毅抛出了种养殖结合的思路,把养马和种苹果结合起来,绝对是好处多得无法想象。

    首先京城和天津人口众多,市场巨大,种植苹果,绝对不会赔钱,相反还有很大赚头儿。利用果园养殖马匹,马儿以杂草为食,既帮着人马除草,又能减少饲料消耗。

    而且果园十分广阔,让马匹在果园之中,驰骋觅食,绝对要比圈养强壮很多。

    唐毅估算过,在果园养殖马匹,无非是冬季要消耗一些草料,一匹马花费也就不到三两银子,而马匹带来的果园增收,以及减少的人工开支,可以使得消耗压低到二两银子,假设养殖三年,耗费草料六两银子,一匹好马,在京城至少能卖十五两,净赚九两银子,如果再算上苹果的收入。绝对比单纯种植苹果,要高出一两倍以上。

    当唐毅把设想和俞大猷说起之后,老将军为之一振,他不停琢磨着唐毅的办法,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太好了。

    以往百姓苦于没有场所,草料花费太高,不敢养马,可唐毅的办法把困难都给解决了,苹果和战马双丰收,傻瓜才不干呢?

    只是办法虽然好,但是俞大猷又有一点担心,在果园养出来的战马,绝对比圈养的好,可是想要和人家草原出来的马相提并论,还是差得太多。两军对阵,冲锋拼命的时候,保证要吃亏的。

    听到俞大猷说出了担心,唐毅却哈哈大笑,弄得俞大猷一头雾水。

    “末将说错了吗?”

    “俞老哥自然说的没错,只是咱们不需要拼骑射功夫啊!”唐毅笑道:“眼下我们装备了犀利的火铳和火炮,面对弓箭,一点都不吃亏。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茫茫的草原之中,跟得上俺答,只要能咬住他们也就足够了,真正战斗的时候,还是要靠着火铳结阵,以堂堂之师,击败俺答!”

    听完了唐毅的话,俞大猷如梦方醒,老将军略微思索一番,忍不住给唐毅伸出了大拇指。

    没错,根本不用那么麻烦,有了强大的火器之后,明军并不怕和蒙古人野战,诸如杨安、戚继光等名将的部下,已经可以和蒙古人死磕,而不落下风,甚至能战而胜之。

    但即便如此,也不代表着他们能够纵横草原,把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

    道理很简单,蒙古人是骑兵,是游牧民族,他们打不过可以逃,只要遁入草原,让明军追之不及,他们再去sao扰后勤,断绝粮道。没有了补给,哪怕是最强大的军队,一样要被拖垮拖死。

    朱棣后面的几次远征蒙古,就是犯了这个错误,劳师远征,一无所获。

    像是戚继光袭击大板升城的胜利,那是以总督唐毅作为诱饵,吸引住俺答大军实现的,不说危险巨大,下一次俺答也未必会上当。

    可是唐毅给出的办法,却解决了这个难题。

    明军眼下缺少的就是四条腿而已,有了战马,就能追得上俺答的主力,就能保护粮道安全,就能长途奔袭,连续作战。当马匹把戚家军等精锐兵力,送到了鞑子面前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宣布明军的胜利了。

    而且马匹多了,偏厢车一类攻防兼具的武器就可以大量制造,总而言之,失去了速度优势,俺答不值一提!

    俞大猷领会了唐毅的想法之后,兴奋的好几夜都睡不着觉,一直困扰着大明的战马难题总算有了解决的希望,唯有战马充裕,九边才能转守为攻,大明才能不被欺负……

    虽然身处江湖,却能凭着一己之力,革新马政,解决二百年的难题,唐毅真的是超凡入圣,比起阳明公,犹有过之。

    俞大猷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只是唐毅可没有盲目乐观,他请教了老农,用果园养马,还是有风险的,比如马匹会不会偷吃成熟的水果,会不会破坏树木,果园里的杂草,能不能填饱马儿的肚子,一亩地果园,能养几匹战马……

    唐毅没有着急,十分耐心地实验,他先是引进树苗,在山中广泛种植,接着把购买的近百匹小马,放养到了山中。

    结果第一天下来,刚种的树苗遭到了毒手,被马儿给踩断了。唐毅不得不安排人手,每天随着马群行动,保护树木。

    又过了些日子,果树活了,抽出了嫩绿的新叶,有些淘气的马儿就把新叶给啃光了。唐毅又不得不让人额外准备草料,每天先喂马儿一遍,让它们吃个半饱儿,不太美味的果树叶子就不会成为它们的选择。

    只是和当初唐毅的设想有些出入,人工和草料的钱增加了一大块。

    果然知易行难,养马磕磕绊绊,可是另一项实验却大获成功,唐毅在小站推广水稻种植,眼看着进入了秋季,站在田边,似乎都能闻到飘出来的米香,不用问,准是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