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农圣在线阅读 - 第427章 开始圈钱了

第427章 开始圈钱了

    其实,李世民理解错了孙享福的意思,豪华精装房虽然售价达到了五百贯,但是,它配备了全套皇庭家私顶级的家具,以及众多瓷器,琉璃器皿等,这些东西的市价,就已经达到了三四百贯,五百贯售出去,以当前的造价,盈利空间其实也只有百来贯而已,并不能将这六千多套房子的成本全部收回来。

    李世民在心里盘算完,道,“你将这些房子卖出去,咱们就有钱给船厂了?”

    “当然不是,这些房子,最终是以简装房,精装房,或者豪华精装房的价格卖出去,取决于市场,以渭南百姓的贫富程度,也就一些高级管理层或者官员能够买的起豪华精装房,大部分工人阶级,只能够买简装房和精装房,全部成交下来,这一期咱们大概是要亏些钱的,而且,就算卖出去,房款咱们也不能挪用,没有这些钱打底,咱们后面的楼盘,就建不起来。”

    李世民不解的道,“既然亏钱,还建它干啥?咱们大唐的土地多的是,像新农村那样,建普通砖瓦房不就好了,前宽后宽的,成本才十几贯一套。”

    孙享福笑了笑道,“现在亏钱,可不代表以后会亏钱,而且,现在咱们定的房价,也不是上市以后的房价,得看市场的反应再说,另外,像新农村那样的房子,也不适合在渭南这样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建。

    您想想看,如果上百万套民居像那样排开的话,只怕要从渭南一直建到长安去了,难不成让工人们上个工,跑上百里地啊!”

    “呃,这·····”

    李世民愣了愣,脑补了一下那个画面,也确实是个问题,又道,“那你倒是说说,这些房子,它怎么能够解决船厂的资金问题吧!”

    “陛下,咱们可以开放这些样板房给大家体验式居住,然后看市场的反应定价,开启后面即将修建的楼盘的预售啊!相信,等他们体验过之后,一定会有一股抢购潮,就像善阳天上居的别墅一样,卖着卖着,价格就涨了好几倍,但如果,他们提前购买还没建起来的楼房,等一两年之后才入住,那么价格却不会那么高,您说,他们会不会一下子,把剩下的五期的房子全部买完?毕竟,咱们规划模型,可以让他们提前看到修建好之后的样子的。”

    “体验式居住,预售?”

    即便是李世民脑洞比较大,也被孙享福说的有些懵了,然后,孙享福给他细细解释了好半天,他才搞清楚。这些手段是后世房地产公司的常用手段,孙享福那个时代的人,只要看报纸新闻的,基本都知道这个模式。

    就算第一期建好的这六千多套房子价格涨的不离谱,只能卖出七八十万贯的总价的话,那么,整个六期的全部销售出去,那可就是四百多万贯,剔除后面五期可能需要的两三百万贯的建筑成本,最终盈利最少也是一百多万贯。

    关键是,他们能马上到手四百多万贯的现金,不仅可以用来支付船厂所需的资金,还能加快整个小区的建设进度,扩大建筑规模,再开启其它楼盘的建筑,在后世,有很多房地产企业扩张过快,弄到最后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一旦停止了,钱回笼不过来,就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可目前渭南的情况,孙享福根本不怕,因为是独家经营,没有竞争,房子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论生发之能,大唐真是无人可与正明你比肩,这件事就依你之法施行,需要朕的什么支持,你尽管说。”

    整个渭南投资项目,李世民都是以土地入股,目前,也没拿到什么分红,反正只要不让他出钱,孙享福怎么玩,他都不会扎心,大致听懂孙享福的意思之后,李世民干脆摆出了一副我以后看你表演的架势。

    “那臣可就跟您说好了,这四十来栋房子,您让朝中的大臣,每人买一套,而且,要在不同的栋数,臣好拿来做广告。”

    “大臣买房子,帮你做广告?”

    李世民去过善阳,早已知道广告这个词的含义了,但还是没有明白孙享福的意思。

    “那个,陛下,您想想看,如果宰相在这样的楼里也有一套房子,那这些工人老百姓要是在这里买了房,岂不是跟宰相做的邻居······”

    孙享福不用往后面多说,李世民秒懂了,他现在理解孙享福刚才所说的,现在定的房价,不代表以后出手出去的房价的意思了,如果能跟宰相做邻居,只怕有很多百姓会头脑发热,咬牙下重注。

    于是,一天以后,报纸上有新消息发布了,标题是‘渭南第一工业小区楼盘火热开售’

    然后,下面的正文一开始,便是一长串大人物的名字,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抢先购入豪华精壮装房一套,等等等等。

    据报纸上说,这样楼房居住起来,比望江的客房还要舒适,任何有购房意向的人,都可以申请免费体验居住,抢先选房,就有机会跟宰相做邻居,钱不够,不用愁,大唐钱庄提供住房贷款,只需要付两成首付款,剩余的走分期付款,慢慢还就成。

    然后,当天很多工人下班之后,就围聚到了楼盘这边来看房了,他们大多数年收入都在十几贯以上,如果是已经成亲的,两口子都在渭南务工的话,年收入可以达到二三十贯,像这种收入的家庭,只需要三四年的积攒,就能买下一套房,倒是没有被售楼处标出来的价格吓住。

    至于一些熟手技术工匠,或在管理岗位的人,光一个人的年收入就有二三十贯以上,只是在那些房子里看了看之后,他们就准备出手买了,因为,知道房子里这些东西的造价的他们,知道目前这些房子的定价,是非常实在的,基本没有赚大家的钱,甚至是亏本在卖,他们估计,这是朝廷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特意给的补贴,毕竟,这么多人要长久的在这里工作,不可能一直都住在那些临时的工棚里。